关于船员外派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3-08-08 13:26王国进
中国水运 2023年7期
关键词:外派船员航运

王国进

(中远海运船员有限公司上海分/子公司,上海 200000)

航运承担着全球贸易90%以上的货物运输任务,船员是国际航运的重要人才资源,对保障海上物流供应链畅通、服务航运强国建设至关重要。在社会就业形式日趋多样化、市场化的今天,船员成为我国越来越多适龄劳动者的就业选择,其中,外派船员市场是一个有着广阔发展空间的领域,是广大勇敢者勇立潮头的重要阵地。截至2021 年底,我国注册船员数量达180 多万人,全年外派船员达14 万人,是名副其实的船员外派大国。本文通过对船员外派历史的简要回顾,探讨促进船员外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1 简要历史回顾

伴随着改革开放,新中国劳务输出事业快速蓬勃兴起,船员外派工作也于1979 年5 月率先在国有航运企业拉开序幕。上世纪90 年代,在党中央“走出去”战略指引下,我国船员外派事业得到更快发展,主要国有航运企业纷纷成立专门外派机构,分别建立起规模适度、素质较好且拥有各自品牌影响力的外派船员队伍,成为我国开展对外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劳务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自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高速增长,进出口国际贸易总量逐年攀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进口国。繁荣的航运业带动了船员外派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船员外派机构雨后春笋般地增长。根据2020 年度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船员培训机构259家,船员外派机构248 家,船员体检机构144 家,有效保障了海上人才发展和物流供应链畅通。

航运是强周期性行业,受国际贸易形势影响密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远洋船员队伍经过40 多年的市场锻炼和海上实践,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内现代化航运企业以及大型现代化船舶配备培养和输送了大量航运人才,在促进劳动者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增进国际交流和提高航运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船员外派事业虽然先后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及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但总体呈现出了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

2 现实与挑战

随着我国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船员学历教育、适任岗位培训、船员外派服务以及船员权益保障体系日趋完备,注册船员和船员从业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外派船员市场份额总量仍然不足。2021 年,国际船员供应国排名依次是菲律宾、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中国、印度,供应总量占比为44%,我国外派船员总量与人口大国地位不相匹配。从船员结构看,外派高级船员比例高于普通船员;从外派地区看,主要派往亚洲市场,欧美等高端市场占比明显偏少。

近年来,导致外派船员市场发展变化较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看,一是我国船员工资水平高于市场。主要是我国陆上员工收入增长,倒逼船员工资增长,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船员工资大幅提升,迫使不少境外船东转向价格更为低廉的菲律宾、越南、缅甸等船员市场。疫情恢复后虽然工资有所回落,但我国普通船员工资水平仍高于市场平均线,高级船员则与市场基本持平或略高,普通船员外派压力更为明显。二是能力素质存在差距。首先,是语言能力不过关,在套派情况下,外派船员英语短板不明显;在混派增多的情况下,英语交流方面的弱项逐步显现出来,普通船员更为突出;在独立应对国外港口检查等工作中与印度、菲律宾等国船员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其次,是专业能力不过硬,一些证书培训机构为了提高考证通过率,存在重考试轻培养的情况,船员专业技能、履职能力提升有限。三是船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不少船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不强,外派船员中等级观念较重,部分船员不适应,工作中有时候缺乏服从性、执行力;独生子女增多,年轻船员吃苦耐劳精神有所弱化,存在挑肥拣瘦、挑三拣四的现象。个别外派船员在急难险重问题面前,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及躺平、依赖、逃避心理,缺乏主动担当、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个别外派船员一旦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或者对工作环境不满意等,甚至做出随意终止履行合同的行为。这对外派船员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外派市场主体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监管、风险业务增多,船员权益保障不够完善,也是制约船员外派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 优势与机遇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贸易强国,实施人才强国和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随着一系列国家战略出台,我国船员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船员服务行业规模和能力不断提升。

(1)法规体系日趋完善。2019 年以来,在促进外派船员高质量就业、保障船员权益等方面,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法规,比如,修订完善了《船员条例》《船员培训管理规则》和《海员外派管理规定》等,2021年5 月交通运输部等7 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些条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以及针对相关产业的“放管服”改革,营造了良好的企业营商环境和船员利益保障体系,对于促进我国船员队伍健康发展、规范船员外派行业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外派船员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了扎实基础。

(2)人才红利持续释放。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前,我国有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就业人口超1500 万,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与优势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的最大支撑。每年有大量受到高等航海职业教育的就业群体加入船员队伍,必将有效提升外派船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和履职能力。

(3)航运市场前景广阔。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国际贸易发展势头良好,航运市场正处于健康稳定发展的历史时期,各国航运企业对船员队伍保持着较为旺盛的需求。同时,随着绿色航运、智慧航运的发展,航运领域对高端航运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新生代船员的科技素养、数字化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更容易培养出具有时代精神、世界眼光的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航运人才。

(4)青年船员勇挑重担。随着LNG 等一大批新型现代化船舶列装,远洋工作、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船员加入船员队伍。比如,上海某外派公司采取自主培养的方式,持续推进高素质LNG 船员队伍建设,TOP6 船员数量逐年增加,改变了过去由外籍船员垄断的局面;约500 名在库船员平均年龄不超过35 岁,其中70%在30 岁以下,他们思维活跃,性格外向,业务过硬,学习能力强,视野较为开阔,而且具备了平视这个世界的信心和底气,已经成为外派船员队伍中一支新生力量。

4 实践与探索

外派船员是高度市场化的船员,灵敏的市场感知能力、灵活的市场运作能力、积极的市场派员能力,是船员外派企业必备的生存能力。笔者通过在上海一家船员外派企业调研中发现,随着后疫情时代航运市场重新回归常态,董事会、经营管理层普遍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和成本管控意识,对当前船员外派市场持有谨慎乐观态度,对未来船员外派市场长远发展则充满信心。

公司船员外派业务坚持国际化、高端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外派船员资源与集团主营船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目前,公司有陆岸管理人员57 人,管理船员规模近5000 人,负责向29 家船公司提供派员业务,其中套派船舶80 余艘、混派和散派船舶50 余艘,平均在船船员约2500 人,是上海地区最大的船员外派机构之一。

一是完善管理体制,打牢高质量发展根基。面对当前船员外派市场供需失衡、船员队伍结构性短缺、供方船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效能,公司在上级关于健全完善船员外派管理体制机制工作指导下,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党建基础,遵循“以服务集团航运主船队为主体,服务主营和劳务外派相互促进”的新发展定位,坚持“责权利统一,管做服到位”,从功能作用、治理结构、决策体制等方面明确“管理+治理”改革方向和路径,按照“一盘棋”“属地化”“三分开”原则有条不紊推进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其一,牢固树立所属集团主营是最大船东的思想,依托背后强大资源优势,夯实外派业务发展根基;其二,巩固优势板块外派业务,与集团集装箱、散运等主营板块实现共享、互补发展;其三,聚力发展化工品、LNG、邮轮等精品、高端趋势性外派业务,实现船员队伍素质和派员服务能力双提升;其四,高度重视并加强与传统优势船东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夯实基础,增进互信合作、互利共赢;其五,有序退出与集团发展关联不强、存在风险的船员外派业务。

二是强化源头培养,打造高素质船员队伍。在巩固拓展前端市场的同时,公司积极把握高素质船员供应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紧紧依托校企合作品牌,从源头上锁定优质外派船员资源。先后与国内多所航海院校建立稳固校企合作关系,定期组织金牌船长、金牌轮机长、金牌工匠等培训师走进校园,超前介入培养,为订单班学员开展岗位业务培训,着重从跨文化交流、思想觉悟、身心素质、职业素养等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全面强化提升订单班学员培养质量,打牢外派船员素质基础。

三是遵循市场规律,推行高效率派员模式。针对近年来劳务外派岗位持续下降、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公司在着力巩固和发展集装箱、LNG 等优势精品外派业务的同时,兼顾市场需求和船员诉求的有机统一,实行派员业务的市场化运作,一方面,对派出船员的合同、租金、履约时间、履职要求等关键要素在用人单位确认后具体落实。另一方面,打通公司主营和外派板块船员进出的“双通道”,实现船员资源内部有序自由流动;探索推行船员薪酬“双轨制”,把自有船员隐形收入显性化,船员根据个人需要自由选择,在降低离职率的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优秀船员加入到外派船员队伍中来。这一市场化派员服务和船员管理模式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船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增强企业经营发展的韧性,有利于充分调动外派船员工作积极性,船东满意率也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2023 年5 月8 日,上海市出台了《提升上海航运服务业能级 助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行动方案》,加速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这将为国内外航运企业带来难得的新发展机遇。地处上海的船员外派服务企业,也一定会抓住机遇,乘着“上海航运”品牌发展的东风,充分享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红利,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船员外派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外派船员航运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巧解企业外派人员个税难题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