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晓君教授以“肝失疏泄”诊治月经病的经验

2023-08-09 05:52徐晖黄晓君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7期

徐晖 黄晓君

摘要: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气机、藏血、主筋,对人体至关重要,女子一生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的疏泄失常使血液运行异常,可导致各类月经病。黄晓君教授从肝论治,以“疏、调、养”三法贯穿于月经病的治疗中,独具特色。简要分析黄教授对月经病的治疗经验,以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肝失疏泄;月经病;黄晓君

中图分类号:R27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3)07-0001-03

黄晓君,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名中医,从事中西妇产科临床诊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贵州省第三批中医名医学术传承指导老师。在治疗月经病方面有独特的学术思想,对“肝失疏泄”引起的月经病的治疗以“疏、调、养”为主导学术思想。用其法治疗月经病颇有疗效。学生跟随导師有幸得窥堂奥,得益非浅,现将老师治疗月经病诊疗思路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月经病是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女子以肝为先天”,在月经的产生中,肝血下注冲脉,司血海之定期蓄溢,参与经量的调节[1]。其主要病机与“肝失疏泄”有关,患得“肝病”必影响其疏泄功能。肝失疏泄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疏泄不及与疏泄过及。因疏泄不及所致的月经病,临床多见于月经过少、月经后期甚至闭经;而疏泄过及所致的月经病,临床可见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甚则崩漏,在月经病的论治中,导师运用“肝主疏泄”、“肝藏血”、“调节气机及血量”的生理功能,以及“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理论基础[2],认为月经病的发生多以肝失疏泄有关。因此,对月经病的论治思路以“疏、调、养”为主导,收到明显疗效。

2 理论渊源

2.1 肝主疏泄之内涵 肝主疏泄一词早在《素问·五常致大论》对其属性就有了“肝性条达而恶抑郁”的记载。疏泄实质上就是一个气机升降出入的问题。它包括了肝气具有舒畅,调达,疏通等综合性的生理功能。并通过调节气血运行而实现对机体的精神、情志的活动。因此,肝的疏泄功能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愈后。正如朱丹溪所言:“气血充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气机不转,一病难除”。这些精辟的论述都证明了肝主疏泄的重要性[3]。肝主疏泄最重要内涵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通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疏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舒畅等作用都与肝有关。而肝气调节津液的输布代谢是“肝主疏泄”理论的重要方法。《千金要方·妇人方》载曰:“女子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之慈恋、爱憎、嫉妒、忧患、染着坚牢,情不自抑[4]。”女性天性喜多思、易纠结和抑郁,加上现代女性工作、家庭生活压力大,加重了情志不畅,或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肝脏功能,使肝气郁结不舒,则肝失疏泄,气失条达,则导致肝失疏泄的两种结果即疏泄不及与疏泄过及,以致月经发生紊乱。因气机调节的中心在于肝脏,肝脏不仅调节气机且藏血,调节人体血量、月经周期,量的变化的调节有赖于肝的调节与疏导。故导师在治疗月经诸病时首要重视肝气的舒畅调达。治病时,常用柴胡,玫瑰花配伍方中。柴胡归肝经,具有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效,也是一味调节肝气的良药。玫瑰花归肝、脾二经,疏肝理气解郁,柔肝活血。中医认为肝脏“喜条达,勿抑郁”,临床观察中发现,由于情志不悦,导致气机紊乱,肝气郁滞,影响血液运行,可伤及肝之疏泄功能,从而导致月经不调[5]。柴胡配玫瑰花能达到疏肝调经的作用,导师调经不离二药,能使肝气调达疏畅,并强调治疗“肝病”以疏为要。

2.2 肝主疏泄与气血关系 肝藏血必附疏泄之功 肝藏血,以血为本。肝主疏泄,以气为用,而疏泄之功是其生理活动的体现,体阴而阳用为肝脏功能的实质。气与血,如影相随,互相生存与依赖。因此,肝气疏泄不仅影响到血的运行,且影响血液的贮存。气血的生成源于肾精与脾运化之水谷精微,肝与脾主要是疏泄与运化[6],藏血与生血的关系。肝与肾是母子关系精血同源。肝主疏泄又藏血;藏血是疏泄的物质基础,疏泄是藏血的功能表现。肝疏泄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血的濡养,所以肝的疏泄与藏血功能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肝肾同处下焦,肾藏精,肝藏血。肾中精气充盛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血满盈,则肾精有所化生。精血互生滋养,使得精血源源不断;又肾司封藏,肝主疏泄两者共同完成“一藏一泄”的功能。使女性月经行止有时有规,经量适度。肝、脾、肾功能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气血的藏泄,使血海按时满盈则子宫藏泄有期,女子月经如常。导师在治疗月经病时注重肝、脾、肾三脏的调节,三脏间更重视肝与肾的调节,临证遣方时,常配白芍、菟丝子、山药,并重用白芍20-30克。白芍入肝经,偏于益补肝之阴血,是养血调经之良药,朱佳卿等[7]对《傅青主女科》在《调经篇》组方用药 进行分析时发现,《调经篇》中15方,有12方使用白芍,白芍不仅能调节肝气,又能养肝血。肝为刚脏,体阴而阳用,白芍在此以达刚柔并济之效。《本草汇言》记载:“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此药能调“三经”,即肝、肾、脾(胃),补而不峻、温而不燥,助阳益精,平补三经,协调阴阳,为补三经之要药。山药归脾、肾二经,具有健脾胃、补肾之效,所以导师在治月经病时常“三药”不离方,并告知学生这三药在月经病调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证实了肝、脾、肾三脏功能互相资生、互相调节与月经是否正常有密切关系。

2.3 肝主疏泄与藏血的关系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藏血是疏泄的物质基础。肝藏血有涵养肝气,濡养肝脏的作用。《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指出:“女子以肝为先天”,强调肝脏对女子的重要性,所以养肝血在月经病的治疗中非常重要。导师指出并强调女子一生要经历“经、孕、产、乳”不同的生理阶段,这几个生理阶段都必耗伤血,使体质偏于血虚,血虚则气也虚,最终造成气血不足,而经病从生。所以导师在治疗月经病特别是在经后期着眼养肝血为主,认为肝血充足,血才能更好归藏于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才能更好发挥其功能,使气血运行流畅,胞宫藏泻有期,经血定时藏泻,月经才能如常。在经后期血海空虚之时,重在养血调经,导师遣方用药时常选用熟地、山茱萸,黄精、山药,茯苓,养肝健脾生血,使血更好归藏于肝。但也常告诫学生,此期填补精血时,注意稍佐活血之品,以防养血留瘀之弊。

3 典型病案

患者吳某,28岁,已婚。经量减少半年,于2021年12月3日初诊。婚后1年多工作繁忙及家中能琐事,常感焦虑、易怒,近半年发现月经量明显减少,经色黯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1-2 d/28-30 d,经前时感小腹及乳房胀痛,伴有头晕、乏力、耳鸣,心烦易怒,口干欲冷饮,时有潮热,纳眠欠佳,小便偏黄,大便干燥,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数。妇科B超示:子宫大小及附件未见异常,子宫内膜0.8cm。诊断:月经过少(肝肾亏虚证)治法:滋补肝肾,养血调经,佐以疏肝活血。处方:菟丝子20 g,枸杞10 g,山萸肉10 g,生熟地各10 g,白芍20 g,玫瑰花10 g,女贞子10 g,墨旱莲10 g,路路通6 g,牛膝10 g,鸡血藤10 g,甘草6 g,服用7剂。

2021年12月13日二诊:LMP12月7日,药后4 d,月经来潮,口干、耳鸣,潮热明显好转,二便正常,经色暗红,经量较前增多,现经期第6 d,纳眠差,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处方:前方去路路通、牛膝、赤芍,加合欢皮10 g,刺五加10 g,莲子心10 g,迭进,服用5剂。

2021年12月20日三诊:本次月经行至7 d干净,服药后睡眠正常,但仍感头昏乏力,不思饮食,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处方;党参10 g,黄芪15 g,柴胡9 g,白芍20 g,鸡血藤10 g,升麻6 g,当归9 g,川芎9 g,生熟地各10 g,玫瑰花9 g,山药10 g,炒白术10 g,佛手10 g,补骨脂6 g,女贞子10 g,墨旱莲10 g,甘草6 g,服用14剂。

2022年1月6日四诊:LMP2022年1月4日,月经如期而至,经量中等,现值月经第3 d,经色正常,纳眠可,头昏乏力症状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处方:党参12 g,黄芪10 g,柴胡6 g,白芍20 g,鸡血藤6 g,当归9 g,川芎9 g,生地10 g,山药10 g,茯苓10 g,桑葚9 g,山茱萸10 g,补骨脂6 g,薄荷6 g,甘草6 g,服用7剂。临床追踪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

按:月经过少,临床常见且多发,此患者肝肾两虚兼有肝郁,属本虚标实之证。《丹溪心法》曰[8]:“经水涩少为虚为涩,虚则补之,涩则濡之”。血海不充,经源缺乏故经水少,宜滋补肝肾之精血。佐以疏肝活血,使经血充足,肝气条达,肝主疏泄功能得以发挥作用,使胞宫藏泻有度,则月经如常。首诊方中菟丝子归肝、脾、肾三经,能助阳益精,不燥不腻为君药,且能平补肝、肾、脾三脏,平衡阴阳;枸杞、山萸肉、熟地能益精养血,生地、女贞子、墨旱莲、白芍相须配伍增强滋补肝肾、养血之功效为臣药;鸡血藤、牛膝、路路通活血调经通络为佐药,其中鸡血藤即能补血又能活血,牛膝能补肝肾又能活血通经,引血下行。玫瑰花疏肝解郁、行气化瘀,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组方全意在于滋补肝肾,养血活血。其特点:滋补精血而不壅滞,活血通经而不伤精血,使精血充足,下注冲任二脉,胞宫精血满则能正常溢泻。药后效起,二诊时经将尽,气血耗伤之时,侧重补脾益肾、调肝。党参、黄芪、山药、白术、佛手补脾益气,健脾则血生而运;柴胡、玫瑰花、白芍疏肝养肝,血旺则藏于肝,体现了肝与脾的关系即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生血的关系。补骨脂、女贞子、墨旱莲补肾之阴阳,阴阳合则病愈也。

4 小结

综上所述,导师认为月经病的产生,“肝失疏泄”是其关键。“疏、调、养”三法贯穿于月经病的治疗中,跟师一年余,得窥堂奥,见证其疗效。导师的学术思想承受于叶天士“女子以肝为先天”的学术成就,以肝为中心,重视脏腑辨证,强调肝、脾、肾在月经病中的相互作用[9]。“疏肝,调肝,养肝”三法确定了导师在治疗月经病的基本治则。肝血充沛,肝体不燥,则疏泄有度,若肝血不足,肝气有余则易于横逆致变。“疏、调、养”是中医治疗学动静观的一种体现,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导师用药上以调肝养血为法的自拟方药疗效明显[10],导师还强调治疗中注意疏泄中不忘柔养,柔养不忘疏泄,养肝还需参以益肾,因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阴受损日久势必损及肾阴,在养肝血时最好肝肾同调同补。经一年余的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学生尝试应用“三法”诊治数例月经过少患者,收到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刘彦平,赵健雄.赵健雄教授辨治月经过少经验探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5,32(2):8-10.

[2]吴妙丽,李军.“女子以肝为先天”的内涵及临床应用[J].江西中医药,2019,50(5):17-19.

[3]霍磊,张欢润,詹向红,等.“肝主疏泄”内涵演变[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10):1533-1535.

[4]尹灵,张丹丹,张建伟.《金匮要略》从肝脾论治月经病[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62):279-280,282.

[5]甘珊珊,袁娇,王萍.导师自拟补肾疏肝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42(4):41-43.

[6]曹彬,刘友章,丁玲,等.肝脾相关理论在月经病治疗中的应用[J].环球中医药,2014,7(10):779-781

[7]朱佳卿,车玉霞.《傅青主女科》调经方剂组方用药挖掘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8):1610-1613.

[8]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1.

[9]申萌萌,刘雁峰,梁嘉玲,等.《傅青主女科》从肝论治月经病[J].吉林中医药,2018,38(12):1372-1374+1379.

[10]许敏,黄晓君.自拟调肝活血汤治疗月经过少3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8):29-30.

(收稿日期: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