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中华文化的传播实践与创新路径

2023-08-09 15:27于璇楚颖盈罗恒睿
科技智囊 2023年7期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科技创新

于璇 楚颖盈 罗恒睿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整体呈现出系统建构不足、传播主体活力有待增强、综合人才支撑不足、被动地位亟待扭转的状况,中华文化走出去更具现实迫切性。全媒体时代,科技创新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创造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传播困境,包括算法优先导致国家形象认知片面化,技术宰制带来国际舆论极化倾向,过度注重技术支撑容易忽视人文意蕴,偏重宏大叙事造成对抗解读广泛化等。基于此,可通过挖掘培育优质种子用户、发挥多元主体比较优势、注重个体创意表达、创新人才培养等路径,推动中华文化对外高质量传播。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国际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3.07.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随着信息技术快速推陈出新,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在对外传播领域的应用愈发深刻,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实践不断开创出新的发展图景,助力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效能。有学者认为,科技创新为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提供了新机遇,“智+媒”的对外传播有利于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世界新秩序建构,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还有研究者提出了科技创新对中华文化形态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如要积极使用智能算法技术对文化关键词进行国际信息采集、话语分析、基础信息生成、多语种翻译,提高儒释道思想在目标国的技术触及广度和深度[2],创新利用超高清制播、机器写作、智能语音、智能翻译等前沿技术赋能内容生产供给和分发传播[3]。立足新型国际传播格局,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传播实践,探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从科技创新视角切入,深入探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实需求,剖析中华文化走出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继而找寻科技创新驱动中华文化对外高质量传播的有效路径,以期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理论参考。

一、新时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实践与不足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之题应有之义,承载着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巩固和强化国际话语权的时代重任。全媒体传播视野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际舆论场中各类思潮竞相涌动,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表达与多元呈现,引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显得更加紧要和迫切。

(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系统建构需夯实

围绕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如何平衡好不同时期的中华文化比重,展现新时代我国的发展成就、话语体系和价值观念,向海外用户阐释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逐步消解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与固有成见,是新时期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任务。从传播实践来看,中华文化当代价值与现代意义的建构与扩散力度仍显不足,彰显现代文化精神价值的新概念、新表述未能于海外用户中深入人心,丰裕的中华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和传播。繁而不荣、多而不精的文化创作现象依然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既阻碍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同时也加剧了海外文化倒灌。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达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传播效果是新时期中华文化价值建构需要努力的重要方向。

(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主体活力需激活

人工智能环境下传播格局的重构体现在各传播要素的改变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4]立足新传播格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主体多元协同,政府、媒体、企业、个体、社会团体等共同发力,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然而,限于多元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受众定位、目标取向、价值导向等良莠不齐、纷繁复杂,各主体间职责不清晰,各主体资源禀赋未能充分激活,加之部分主体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博弈关系,导致在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难以集聚合力,各主体间的协同联动难以达成,传播效能不高。例如,部分主流媒体在我国对外传播整体布局中掌握优势资源,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传播活力却未能被充分激活以形成更大合力,传播效能有限。我国部分社会组织的国际化程度较低,对外传播与联络能力不强,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在对外传播系统布局、内容规模、传播专业性、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距,对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支撑较弱。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实践场域中,多元的、非专业的个体、组织是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主体,但由于其还存在信息真实性、表达专业性、传播精准性方面的不足,导致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受到掣肘。

(三)对外传播复合型全能人才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依托于新闻传播专业,聚焦采写编评业务能力、设备操作能力等职业素养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进入智媒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愈发成熟,在新闻传播业中的嵌入更加深入,为中华文化对外高质量传播提供了重要驱动力,但目前该领域相关专业的人才仍存在较大缺口。随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与国际政治、对外贸易、生态保护等议题互嵌的趋势愈发显著,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新的传播需求,新时代我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展示亟须复合型、全能型人才支撑,同时也需要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通力协作。值得注意的是,传播主体对对象国语言的熟练应用程度直接影响对外传播效果,关系到我国国家形象亲和力和话语说服力。与英语相比,目前我国在非通用語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投入尚不充足,缺乏学科建设的体系性与贯通性,影响人才培养效果,导致对外传播的非通用语人才储备存在不足。

(四)我国国际影响力传播面临多重挑战

当今世界,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5]当前来看,国际文化“走进来”的能力大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能力,有限的国际传播影响力致使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不断陷入“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泥淖难以抽身。同时,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在传播理念、叙事手法、阐释技巧、技术辅助等方面演变升级,不断强化国际舆论主导权和游戏规则制定权,消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战略影响力和解释力。差异化的内容制作及传播策略暴露出欧美发达国家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对我国的围追堵截和霸权行径,也映射出中国对外话语实践中被动澄清多、议程设置少的现实境况[6]。以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为切入点,推动海外传播能力建设,是争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防范不良思潮侵袭的必然要求。

二、科技赋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瓶颈与隐忧

科技创新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7]。当前,科技创新赋能不仅表现在信息传播表征与信息传播流程中,更在深层次赋能中华文化“走出去”,将中华文化与现代传播技术密切结合,以数字化、个性化、场景化为特征的智能传播进一步延展媒体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机遇。但是,这样做也利弊共生,科技创新在推进传播流程再造、传播格局重塑时,技术黑箱、价值偏向的存在等易使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陷入低效甚至无效传播的困境。

(一)算法优先导致国家形象认知片面化

聚焦中华文化走出去,算法模型依托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能够实现对内容的定向生成与推送,影响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成效。借助用户行为数据,算法可准确把握用户信息偏好,满足用户需求,但同时也易培养“信息偏食者”,导致用户对算法的过度依赖,将思维认知局限于数据环境内。当前,用户与算法技术互嵌共生,难以剥离与戒断,影响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与定位、理解与想象。由于海外用户在文化传统、思想认知、情感观念等方面的隔阂与差异,算法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实践中易导致内容同质化现象加剧,一方面会强化海外用户原有的我国形象媒介認知,造成国家形象标签化、刻板化;另一方面网络水军活跃及虚假信息泛滥,会加剧海外用户对我国形象认知的扭曲和丑化。

(二)技术宰制易带来国际舆论极化倾向

新传播格局下,科技创新为用户赋权赋能,使其能够有效跨越地缘、亲缘等物理性区隔,与同好者建立虚拟连接,沉淀兴趣圈层和网络组群,跨越主流媒体议程设置,参与到国际传播实践中来。但是,这也意味着网民让渡自身部分权力,如信息决定权、数据控制权等,个体自主性与主导权也面临被消解的风险,主体数字化、透明化特征凸显。在当前的国际传播实践中,依托成熟的写作机器人、文字语音识别技术,社交机器人假扮用户发表虚假性、迷惑性言论煽动误导海外用户的现象时有出现,操纵、炒作相关议题,易使国际舆论出现极化倾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部分欧美发达国家的宣传羽翼,使其能够在国际舆论场中实现高精度操作,将舆论引导细化到最小颗粒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海外用户对中华文化、我国形象的认知和态度,激发部分用户偏激执着的心理状态,使其在无形中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形成对抗。

(三)过度倚重技术实现而忽视人文意蕴

基于现有媒介平台讲好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故事,不仅需要高屋建瓴地诠释新时代中华文化结构性系统性的宏观变迁,还应深入浅出地分析当下我国在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方面产生的微观变化。丰富多元的科技创新应用助力开创新型对外传播格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由泛众传播转向精准传播,由政府主导转向全民外交,但是从风起云涌的技术狂潮中冷静下来,再度审视过往的传播实践,就会发现对外传播的技术投入与转化效率并不完全匹配。科技创新的引入,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形式与手段的迭代,但易出现形式与内容割裂的情况,导致传播效果“事倍功半”,难以防范和抵御欧美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和破坏。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如何借助科技创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与智媒时代发展需求相适配,焕发出新的生机,满足海外受众的审美意趣和文化鉴赏趋向,实现情绪感染,建立情感共鸣,增进跨文化沟通,是提高中华文化吸引力需要突破的思维桎梏和技术藩篱。用科技创新助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用人文情怀反哺技术架构,实现技术与文化的互融互嵌、共生共赢,是中华文化“走出去”应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四)偏重宏大叙事造成对抗解读广泛化

“民族—国家”的叙事框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实践中随处可见,造成软/硬语态和信息/故事模式的失衡局面,从国家站位对发展成就、远景规划进行宏大疏离的宣介,缺少微观视角对日常生活实践情感与力量的临摹呈现,在某种程度上制约海外受众对中国故事、中国经验产生情感触动和价值认同。偏重使用宏大叙事手法的话语表达偏向,一定程度上容易引发海外用户对传播内容的对抗式解读,从而对传播目的、传播内容持有偏见、怀疑和抵触情绪,既影响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也不利于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主体诠释和辩白公示。在开展对外传播过程中,既应开展“高大全”的宏观叙事,亦应注重对“小切口”“小细节”的把握。完美同时也意味着失真,是对信息的人为衰减,正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困境,回应疑问、澄清事实,也是一种文化自尊自信的表现。

三、科技赋能中华文化对外高质量传播的创新路径

立足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实需求,同时正视科技创新赋能中华文化“走出去”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国应尝试开放视野、创新思路,从主体联动、精准识别、人才培养、创意表达等视角切入,推动中华文化对外高质量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力、穿透力与影响力。

(一)防范唯技术论导向,推动多元主体耦合联动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有效引领了互联网发展方向,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这对推动中华文化高质量对外传播具有重要促进意义。但也应意识到,唯技术论或技术优先容易带来观点极化、信息茧房加剧等问题,完善科技创新对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赋能机制,应兼顾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避免陷于唯技术论陷阱。基于此,以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顶层设计和整体战略为遵循,以科技创新为助力,应着力强化多主体参与、凸显价值理性,推动各级政府、媒体机构、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等主体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协同发力,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于主流价值框架内尊重各类主体的差异化传播策略及目标导向,明确各方治理边界,激发对外传播更广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明确政府在新型传播格局中的职能与定位,重点突出其在海外传播中的统筹与协调效用,扮演好管理者与“把关人”的角色,健全规划、协调、沟通、监管、奖惩等机制。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媒体的传播渠道与载体优势,将各级电视台、客户端、社交媒体平台账号打通,构建对外传播矩阵,放大网络传播效能,推动本土社交媒体国际化,整合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交媒体资源,兼顾“造船出海”与“借船远航”,从而在“船长”与“水手”之间自如切换。中资跨国企业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格局中的重要后备力量,在海外承担经济建设任务的同时,还应以传播为表、文化为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和智慧。高校作为全球人才的汇集地,也是中国文化走向海外的重要策源地,应充分利用其科研优势,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发挥好智库作用,为中华文化高质量对外传播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方案。推动多元主体耦合联动,坚持边界清晰、目标明确原则,将会助力建构出科学高效、多元互补的中华文化“走出去”模式。

(二)精准识别中间地带,挖掘培育优质种子用户

国内外不同的社会语境和文化生态,容易导致媒体“借船出海”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使传播效果受限。为进一步推动实现分众化、对象化传播,可尝试借助前沿信息技术对相關领域网络账号进行数据识别与用户画像,以精准挖掘优质种子用户。加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精准性、针对性、定制性,应重视在华外国籍网络红人、中国籍留学生和海外华人华侨等优质内容创作者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完善算法、数据等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赋能机制,精准识别并壮大对外传播的中间地带,从而有效平衡官方视角的叙事偏向。此外,还可结合数据挖掘技术综合考量海外受众在信息扩散过程中的文化参与和文化体验,在价值共融与意义共创中,拉近文化距离,降低文化传播折扣,避免陷入“自说自话”“自卖自夸”的传播窘境。应尝试在内容创作与传播环节,引入海外用户,以丰富多元的阐释维度实现参与性、合作性文化叙事,弥补单一僵化的传播思维,实现更强的对外传播效果,打造对外文化传播“自塑”与“他塑”共赢的话语体系,在共通的话语空间解读不同社会语境的文化符号,从而获得海外用户的文化认可与情感共鸣,塑造传播对象国用户可接受、可认同的共义文化。

(三)创新科技人才培养,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作

强化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人才支撑,我国应着力综合内容属性、传播需求、技术竞赛、用户特征等多种因素,优化对外传播的人才构成体系,引入国际关系、国家安全、心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人才,打造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队伍。应尝试组建具有国际视野、科技视野的智库化传播队伍,联合高校、企业、研究院、个体等主体,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建言献策,群策群力,制定科学高效的出海战略。同时,应加快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追赶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传播新秩序中占据优势地位,掌握网络空间数字话语权。此外,还应完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生态,在有条件的地区和中学开展非通用语言教学,推动建构从中学到大学一体贯通的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人才、非通用语人才、跨学科人才培养协同推进,在统一规划下做好人才的招生、培养及培训工作,解决好人才输入与输出问题,进一步增加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人才储备。

(四)注重个体创意表达,差异叙事丰富传播维度

基于现有媒介平台、互联网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应高屋建瓴地诠释新时代我国结构性系统性的宏观变迁,还应深入浅出地分析当下我国在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方面产生的微观变化。创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应重视和兼顾好宏大叙事与个体表达相结合,硬语态与柔性叙事并行,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丰富对外传播维度。应注重以中华文化为切入点和着力点,鼓励作为个体的用户以新传播形态展示自我、记录生活、创新表达,从微观层面促进文化交流与互动,对外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和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个体的表达汇成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也将推动形成根植于文化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由此形成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根本性、支撑性和持久性的理论。应坚持平视海外用户,讲述我国复杂多元、鲜活灵动的社会百态与人间烟火。中国人的故事,真实的故事最有说服力,以“发展中国+复杂中国”[8]的框架阐释中国故事,于微观细小处展现中国的社会风貌。

四、结语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愈发深刻介入信息生产与传播各环节,并重新整合、塑造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在此形势下,锚定中华文化高质量对外传播,应充分重视科技赋能,紧盯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找准其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关键着力点,兼顾好思想、艺术与技术的充分结合,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整体效能。同时,应在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的基础上,激发各传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增加情感连接与价值融通,平衡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为高质量传播中华文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 顾栋栋.智媒时代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话语表达与传播逻辑[J].湖北社会科学,2023(04):156-161.

[2] 陈先红.“走进去”与“走出去”:儒释道思想国际传播战略研究[J].学术前沿,2023(02):58-72.

[3] 申阳.融媒时代黄河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建设与策略重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12):73-75.

[4] 李丹,裴硕.人工智能环境下传播格局的重构[J].科技智囊,2021(05):55-59.

[5] 樊良树.讲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故事彰显“中国担当”[J].科技智囊,2023(06):30-34.

[6] 胡正荣.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建构的现状与进路[J].人民论坛,2022(03):119-122.

[7] 郭海威,任晓刚,刘菲.科技创新赋能网络文化安全建设[J].新闻战线,2023(03):76-79.

[8] 张志安.突出呈现“发展中国”“复杂中国”[N].环球时报,2021-6-21(15).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the overall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presents a situation of insufficient system construction,the vitality of the main body of communicat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the support of comprehensive talents is insufficient,and the passive position needs to be reversed,it is more realistic and urgent for Chinese culture to go out. In the all-media era,whil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creat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it has also brought new communication difficulties,including algorithm priority leading to one-sided cognition of the country's image,technological domination leading to the polar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and excessive emphasis on technology,it is easy to ignore the humanistic implication in support,and the emphasis on grand narratives leads to the broadening of confro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is,it is possible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o the outside world by exploring and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seed users,giving full play to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multiple subjects,focusing on individual creative expression,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猜你喜欢
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科技创新
核心价值观助推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
中国南海维权行动中的国际话语权研究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之思考
关于提升我国媒体国际话语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