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嗅跨越千年的兰蕙芬芳

2023-08-09 02:32黄云意王叶莫李小舟高森泉
剧作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楚文化屈原

黄云意 王叶莫 李小舟 高森泉

摘 要:《屈原》是由黄维若编剧,郭小男导演的大型无场次新编历史话剧,于2023年作为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该剧运用倒叙的手法,更多遵循死去的屈原回首往事时的内心变化,以屈原和楚怀王复杂的人物关系为核心,辅以化用了楚文化的舞美和音乐,铺陈屈原的人生轨迹和心理转变,反思主人公的一生,在舞台上重现了楚国灭亡之前的历史。

关键词:《屈原》;历史话剧;新时代舞台艺术;楚文化

《屈原》是由黄维若担任编剧、郭小男担任总导演的大型无场次新编历史话剧。3月22日晚,该剧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支持作品之一在中央歌剧院拉开北京首演序幕。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情感和人性的故事——屈原被贬斥而流浪于洞庭湖畔,因楚国国都沦陷、生灵涂炭而内心痛苦异常,继而思绪万千。他不断与心中的楚怀王及张仪等“魂灵”形象辩驳诘问,由此勾连起他为国家不顾生死、为理想敢于斗争的生命回忆,展现出他刚直不阿做事、高洁清白做人的人生信条。当屈原意识到大楚与自己的最后时刻即将来临,他早已下定决心,无论生死决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决不屈服于强权要挟或威逼利诱。于是全剧以其高唱战歌、自沉汨罗为终章,完成一曲用生命谱写的伟大爱国者之歌。

一、主要人物分析

1.屈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部剧里,屈原的主要动作线即是劝谏楚怀王对内变法强国、对外联齐抗秦。但是他耿直的性格给他处处树敌,朝堂上的贵族也因为他主张变法而对他百般陷害刁难。但即便他面临为其他朝臣所敌视、不受怀王重用的困境,他却依旧坚持自我,想尽一切办法挽救江河日下的祖国。

屈原的内心深处支撑着他不惧生死、冒死进谏的原动力来源于其爱国主义情怀。他对楚国土地满怀热爱,对楚国人民深切关怀。他愿意为了人才兴邦的梦想得罪朝中掌权的贵族,也愿意为了国运以死相逼。但是当在举世皆浊、唯有他独自清白的环境下,这种精神几乎不可能独存。因此,屈原被排挤于朝堂之外、流放于荒野之中,也是一种必然。

他是一个极致的理想主义者,却在人情世故方面显得异常稚拙,有时甚至天真耿直如孩童。他坚信“自己想到什么就该说什么”,却丝毫不考虑朝堂中的生存竞争需要权衡利弊;他也因此常被百官抵触,被郑袖、张仪等人怀疑或构陷。当屈原代表的理想主义爱国情怀被充斥着权谋斗争的残酷现实淹没,楚国也一步步滑向衰落灭亡的深渊。

不可否认的是,屈原是一个聪慧又高瞻远瞩的人。他对时局的分析及对盟友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出于直言伤人、朝臣阻挠、劝诫无果等原因,他的主张自始至终都未被采用。

本剧在情节切入点和人物塑造的处理上都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屈原吟诗以明志,身边却净是为蝇头小利奔波、沉溺于声色犬马的俗人,甚至有人将写诗这一爱好贬为他的“罪状”,形成“清”与“浊”、“直”与“曲”的强烈对比与戏剧张力——当浪漫主义不为世俗所容,他的赴死便更显壮烈。

2.楚怀王

在《屈原》这部作品中,楚怀王不是一个符号化的君王,而是一个“当了君王的人”。他荒诞任性又思虑深藏,他矛盾自困又潇洒果决。在全剧的前半部分,他看似只顾自己享乐而对国事毫不在意,与屈原忧心忡忡、激烈进谏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他的话语永远吊着尾音,他在屈原劝谏变法时一心只想着山鬼女子,他可以不顾形象地躺倒在地耍赖撒娇,他哈哈大笑着回顾自己的生前之事……在他的心灵中,有作为君主的权衡辗转,更有属于人性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惧。

不过纵观整个故事便能发现,怀王最根本的动作线其实与屈原是相同的——都是救楚国于危亡之中。然而由于二者的身份、性格等有所不同,他们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时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思考重点与行动方式。例如在是否变法、是否与齐国断交这一问题上,怀王比屈原更多考虑到朝中权力的平衡、国内政权的稳定,由此便形成了二者之间层层铺展的戏剧冲突。

所以怀王不是个称职的君王,但他又的确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和百姓——无视屈原谏诤而要寻山鬼女子的是他,武断决策意气用事以至于丢了汉中的是他;然而在朝堂平衡各方势力以稳定大局的是他,明辨百官之心护屈原周全的也是他。他确实曾如老臣所言像个长不大的顽童,但他终究与楚国一同老去——当怀王对放逐归来的屈原展现出内心最真实的困顿,当他颤抖着捡回那一篮倾覆在地的橘子,观者才终于得以窥见这个一国之君的苦痛无奈。也正是出于内心最深处这种对楚国的痛与爱,他看得到、看得懂屈原的傲骨与忠诚,也始终在“凡人”与“君王”两种身份间不断挣扎,对国难危亡给出自己的回答。

或许对楚怀王而言,亲赴凶多吉少的武关会盟是为自己国家留存生机的权谋之计,但更是一种个人意义上的解脱——他终于做了一件全然是自己想做的事,终于有机会挣脱君主之名为他压上的重重枷锁,终于能以一种近乎献祭的方式告诉天下:我无愧于楚国。

3.郑袖

郑袖是楚怀王的宠妃,构陷屈原、勾结靳尚,令楚国国运衰退。郑袖相关的情节集中在和屈原的对峙中。她的行动线十分简单,就是专宠。因此她讨厌屈原描写其他女人的诗句,又因为巴蜀之地多美女,她便一再阻挠屈原的朝堂之计。值得一提的是,舞台上通过灯光展现了两人通过眼神对视进行的交流:屈原眼神澄明,不工于心计,而郑袖则暗含威胁,偏执阴鸷。她会假惺惺地假借整治后宫之名专宠于楚怀王,内心里却全是私人恩怨和嫉妒情绪。

郑袖是一个异常现实主义者,因此她显得尤为短视。她眼前只有楚怀王的宠爱,却完全看不到国破家亡后自己的命运。在她的后两次出场中,她联合靳尚等人构陷屈原,在楚国亡国后悲怆的呼喊,也充分體现了她承担的命运后果。她只是导致楚国灭亡的小小环节之一,但也是当时朝堂风气不正、荒唐无度的一个切面。正是因为郑袖这样只顾及蝇头小利、丝毫不在意国家大义的人太多,屈原这样目光长远的人太少,楚国才无法摆脱“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的命运。因此,郑袖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因为无数个郑袖这样的人才致使楚国沦亡。

4.张仪

作为秦国使臣在本剧中出现的张仪是诡计多端的,但也是立体迷人的。当他身着一身暗紫金纹官袍拱手上台,抑或是挥着宽大的袖子以灵魂形象出现时,总会令人想到一只掠过荒野的鹰——他目标明确、不择手段,以说服楚国、联秦断齐为一切行动的动作线。他擅长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更擅长洞察人心、以计取胜。从世俗意义上评价,他是为正人君子所不齿的“投机者”;但就个体生命历程而言,他的确是个优秀的“权谋家”。

张仪是机敏且精明的。在游说楚国重臣靳尚时,他将先礼后兵之计用得炉火纯青——先是言语恭维、厚礼相待,接着挑拨离间、点明利害,最后将锋芒止于关于“谍人”的交锋,再度回到滴水不漏的“笑面虎”状态。“我为什么要替你去扳倒屈原?”“因为你不喜欢他。”从诸如此类的言谈之中,可以发现张仪的每句话几乎都是一步精妙的走棋;他在层层推进的话语中抖搂出一个个楚国朝廷和私人恩怨的秘密,在笑谈之下的暗流中完成一次撬动楚国国运的交锋。

但张仪也是有才而惜才的。从立场上来说,楚国是他的敌国,屈原是他的敌人,但他依旧会为政权斗争之外屈原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会去偷看郢都百姓送别屈原,会在成为魂靈后直言对他的钦佩……当这一对昔日仇敌在灵魂世界相见时,张仪对屈原剩下的只有钦佩之情——“楚国也许会失败,但你所抒扬的精神,却是永存。”

二、舞美与音效

《屈原》的叙述方式很大程度上是乱序的,更多遵循死去的屈原回首往事时的内心变化,而非绝对的时间顺序:投江而死的屈原在回忆中串起他的半生,不断与心中的楚怀王及张仪等人辩驳、诘问,进而展开了自己为了守护家国不计生死、为了崇高理想敢于斗争、为了高洁情操甘受孤苦的人生回忆,逐渐揭示出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技术给舞台美术提出了挑战,而舞台美术的设计也很好地回应了这个挑战——他们采用了很多特殊的技巧,例如舞台的分层设计、移动式的道具、灯光变化等等。这些舞美设计的变化与屈原内心的变化相呼应,能够更好地表现屈原的情感历程和内心挣扎。这些设计能够帮助导演和演员更加流畅地完成场景的转换,并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自然地接受不同场景的出现和人物角色的出场,而这对非线性的叙事非常重要。舞美团队在表达上没有过多的炫技,而是以突出角色和情节为主要目的,像无形的水一样,撑起了《屈原》这艘大船。

本剧的舞蹈和音乐也很好地化用了楚文化的元素。这些元素的加入,使得观众更容易被带入古代楚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同时也为音乐、舞蹈和对白的表演提供了更具体的情境。因此,舞美和音乐不仅仅是演出的附属品,而是与情节、角色和对话一样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便观众对古代音乐的了解可能十分有限,但在屈原吟诵《湘夫人》和《湘君》这两首赋时,仍可被《湘妃怨》这首古老琴歌的旋律所打动,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和厚度。

综上,《屈原》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立体多面,看似对立,实则将深刻复杂的人性糅为一体;剧情节点横贯屈原一生的起落,看似跳跃,实则以精妙的非线性叙事技巧流畅地串联在一起;舞台的分层设计,道具、灯光的变化等也润物无声地撑起大量的场景转换,使得本剧在家国情怀和古楚文化的厚重底色之上,以饱满的情感和极具戏剧张力的情节讲述了屈原充斥着诗情和哲思的一生。

《屈原》中被各种高超的艺术技巧高度统一起来的不仅仅有千年前历史角色的浪漫与现实、骄傲与不甘,更有相隔千年仍为人类所共持的信仰和理想,那是跨越时空的两个群体共享的精神与文明。艺术的意义不仅在于创作,也在于被感知。人物的塑造和舞台的设计,终究是为了呈现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核,为了向观众展示历史中一个人可歌可泣的命途历程,以及背后千古永存的精神文化。本剧以精湛的艺术表达唤起观众以自身生命阅历为基础的动容和共鸣,以人类个体的嬉闹和挣扎唤起群体共有的激动与苦痛,打破了历史与现实的界限,填补了古人与今人的隔阂。千年后仍有人在舞台上呼号、狂歌,是为了让一切向前,让“信仰超越生与死”,让屈原的理想在千年后的今天、在这片大地上重现。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

责任编辑 姜艺艺

猜你喜欢
楚文化屈原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荆楚文化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读屈原〈天问〉之一》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楚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