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团”,别跑偏了

2023-08-09 05:52韩浩月
环球人物 2023年15期
关键词:乱象名校研学

韩浩月

暑假到来,各种“研学团”掀起热潮,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学员进不去校园,在门口打卡拍照;把学员扔在博物馆内“放羊”;酷热中在景点门口排长队;还出现了“每人收费10800元进北大”的“天价团”……家长纷纷吐槽“研学团”变味了,背离了初衷,“游而不学、价高质低”。

“研学团”的热,背后有各种动因。首先是补偿心理,近3年孩子们外出活动较少,家长有歉疚之心,将参加“研学團”当作一种补偿;二是在各种包装之下,“研学团”成为一种文化时尚,跟着文化名人或者名校学霸逛名城、访古迹,刺激了消费欲;三是名校崇拜方兴未艾,认为到名校一游可促使孩子主动学习;四是“研学团”俨然成了暑期补习班的替代品,家长希望孩子借此“弯道超车”;还有些“研学团”,则来自学校与老师的倡导,甚至本身就是学校组织或联办的,不参加会有压力……各种因素的推动下,研学市场急速膨胀,行业乱象也随之而生。

“研学团”源自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本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之一。2016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同时也强调: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

究竟是谁让“研学团”变了味?有运营公司利欲熏心,有学校对“研学团”的真实功用态度暧昧,也有主管部门对其定位的含糊。游走在教育和市场的中间地带,准入门槛低,各方趋利而来,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于是乱象丛生。

“研学团”的乱象,其实也暴露了“伪教育”投机与功利一面。有的美其名曰“自然实践”,其实是在野外放个烟花、点个炮仗,晚上捉两只虫子;有的被包装成“博物馆游学”,实际却是披着增长知识、审美教育的外衣,向学生和家长收取大笔学费,目的不外乎是为了高利润——大多数公立博物馆早已免费开放;还有“跟着院士去旅行”“七日速成珠心算研学营”,花样繁多但名不副实……要么“只旅不学”“只学不旅”,要么“挂羊头卖狗肉”,背离了研学的出发点,也偏离了教育的轨道。

真正的“研学团”,不能成为“高价团”,这只会让高消费性质大于学习性质,腐蚀其本来面貌,引发不必要的攀比;不能“只旅不学”,一味强调玩乐性、趣味性,只会把“研学团”变成游乐园;也不能“只学不旅”,可以请名师、名人讲课“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让学生真正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暑期还在进行中,眼下当务之急,是有关部门对“研学团”进行必要的管理与监督,认真对待投诉信息,该处理的要及时处理。从长期来看,更应系统地审视“研学团”,在审批方面制定统一准入标准,在管理方面细化规则,把不断跑偏的“研学团”拉回正道,真正确保“游有所研”“旅有所学”。

猜你喜欢
乱象名校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全国名校等差数列拔高卷(A卷)
名校介绍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光伏招投标乱象,谁之殇?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
晨农直销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