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血常规里的“秘密”

2023-08-10 20:00刘子晖
健康博览 2023年8期
关键词:性贫血直方图血常规

刘子晖

血常规检验是医院中普遍使用且频率较高的检验项目。一次血常规检验费用通常为十几块,包含了二三十个项目结果和多张图像。这些数据令人眼花缭乱,但其中又隐藏着诸多秘密,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血常规报告有哪些内容

血常规报告主要包含三个内容。

第一部分是白细胞相关信息,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五种细胞的绝对值与比例,以及白细胞散点图。

第二部分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相关信息,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以及红细胞直方图。

第三部分是血小板相关信息,包括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比容、血小板分布宽度,以及血小板直方图。

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有紧密联系。

白细胞相关参数

白细胞相关参数中,最重要的是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原因非常多,可以分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

生理性原因引起的改变一般幅度较小,常表现为增高,如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等。

某些病理性原因可导致白细胞计数增高,如各种细菌感染、组织损伤和坏死、恶性肿瘤、白血病、某些化学药物中毒等。另一些病理性原因可导致白细胞计数降低,如某些病毒感染、放射线及药物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除了白细胞计数,还应特别关注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比例,对于许多疾病的鉴别具有一定价值。如果白细胞计数持续升高,应警惕恶性疾病的可能,并积极咨询专业医师。

此外,白细胞相关参数的散点图也包含了很多信息,当图像中出现区域间散点明显的黏合或者未识别的散点群时,应关注报告是否有异常细胞群的提示,一般情况下,实验室会进行显微镜检查,并对异常细胞群进行描述。

红细胞相关参数

红细胞相关参数中,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是最重要的指标。紅细胞是身体各个组织器官输送氧气的细胞组成部分,血红蛋白则是红细胞中负责氧气运输的蛋白质。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是贫血的主要诊断和治疗指标。与白细胞相关参数相比,这两个指标一般在短期内波动性较小,它们的水平反应了一定阶段内是否存在贫血。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大致呈平行关系,比例约为1:3。

上述两项指标结合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三项指标,可以初步将贫血分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等类型。常见的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分别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大细胞性贫血类型。

红细胞直方图以红细胞体积为横轴,红细胞数量为纵轴,可以直观地反映不同大小红细胞分布情况,对贫血类型的分类有重要意义。

血小板相关参数

血小板相关参数中,最重要的是血小板计数,它反映了单位体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以及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和促凝等功能,对于止血作用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血小板数会随时间和生理状态波动,通常午后略高于早晨,冬季高于春季,高原居民高于平原居民,月经后高于月经前,妊娠中晚期增高,分娩后即降低,运动、饱餐后增高,休息后恢复。

除了生理性变化,还有很多疾病导致的变化。血小板计数升高可见于急性和慢性炎症、急性大失血、急性溶血、肿瘤、脾切除术后、缺铁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降低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一旦出现血小板明显增高和降低,需要积极查找原因,结合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比容、血小板分布宽度可以对血小板减少和增多的原因进行初步判断,减少盲目的检查。

血小板直方图类似于上述的红细胞直方图,是为了让数据化的内容更加直观,利于异常结果的快速识别。

可见小小的血常规报告中其实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学会正确读懂报告,发现其中有价值的线索。

编辑/罗烨艳

猜你喜欢
性贫血直方图血常规
符合差分隐私的流数据统计直方图发布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用直方图控制画面影调
基于空间变换和直方图均衡的彩色图像增强方法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基于直方图平移和互补嵌入的可逆水印方案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