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美育的实践探索

2023-08-10 15:31吕秋月李程库小伟马铭佑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1期
关键词:美育课程体系互联网+

吕秋月?李程?库小伟?马铭佑

摘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质量多样化、学习终身化、培养个性化、治理现代化的需求,加快建设以数字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新形态。不仅是高校教育未来发展的空间转向趋势所在,更是推行普及美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互联网+教育”助推高校“美育”的发展,从当前信息化教育时代,到社会文化背景驱使的地方文化提炼,进而促进地方高校中美育资源的整合,再通过校地美育团队共建地方特色美育课程体系,最后将前期美育师资团队、美育课程体系与“互联网+”模式结合,切实落实高校美育普及提升工作,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互联网+”;地方高校美育;信息化

美育工作的推行上衔党和国家“美育”政策,下接地方文化,以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立德树人为研究背景,以高校信息化教育为平台,制定科学符合地方特色的艺术类美育课程,建设涵盖学科专业方向的美术、音乐、舞蹈、教育、地方文化、非遗文化等学科内容,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课堂实践、文艺活动、艺术竞赛、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艺术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美育”课堂。将地方“美育”与信息科技结合,有效实现大范围、可复制的美育课程,从而实现新时代地方高校特色的“互联网+美育”教育。

目前,高校美育教育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需根据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结合“互联网+”探索出一条适合地方高校的美育教育新路径。随着信息化美育资源的发展,我们可以实现美育的课程翻转,促进学生与艺术的深入交流、“互联网+美育”的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大数据“互联网+美育”课程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地方高校“互联网+美育”研究背景及困境

当前,地方高校美育教育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一些困境,如教学资源的不足、效果的不稳定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展更加优质的美育教育。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地方高校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类是关于“互联网+美育”课程的研究,其中包括宏观角度的研究,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是从宏观思维层面提出“互联网+美育”课程的实施方案内容的研究,第二种是“互联网+美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第二类是“互联网+美育”现状分析研究,主要包含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内容。第三类是以不同文化元素融入“互联网+美育”课程体系的研究。此类研究主要来源于一些地方高校美育资源不足,地方高校美育教育充分挖掘地方美育文化资源,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模式,搭建学校和地方的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平台,从而进行地方高校特色美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为多个地方高校美育教育实践提供可复制的样例,建设地方特色的高校“互联网+美育”教育新模式。

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各高校开始进行“美育”课程的开展,但是美育的推行始终流于表面,没有形成健全、科学且有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美育类慕课资源较少,且内容比较单一,地方高校更加难以实现高水平美育教育。因此相应成果体现匮乏且单一,简单浅显的美育课程开展难以形成有意义、有价值、有深度、有体量、有影响的“美育”成果,大部分美育成果依然体现在艺术类专业上。

(一)地方高校美育教育课程资源匮乏

线上美育课程资源的使用欠缺,建设健全美育课程涉及美育课程的方方面面,仅仅凭借校内资源很难以达到建设要求,尤其是地方高校“美育”资源更加匮乏,地方美育资源的匮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传统教学模式禁锢。互联网教育思维的滞后,未建立新时代、持续性、可复制的“互联网+”模式下美育课程资源。

②线上教学机械固化。线上美育课程难以呈现师生互动的生动课堂氛围,线上课堂“千课一面”。

③教师资源短缺。地方高校以及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较少,导致美育教师欠缺。

④“美育”基础设施不足。地方高校欠缺美育线上沟通交流的学习互动平台;“美育”类专业的欠缺导致相应教室、实验室匮乏以及设施设备不完备。

⑤成果展示平台欠缺。各地各高校开展美育课程并未留下成果展示。

⑥地方特色“美育”教材欠缺。各地未打造以地方为特色的美育类教材。

(二)地方高校“美育”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地方高校受办学地域与办学条件限制,缺乏美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资源,相关基础理论课程建设不全面,美育教育课程设置少、教学模式单一、专业覆盖面窄、美育教育活动举办及开发数量和规模较小,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完整美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美育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渗透不够深入,没有深入挖掘,内容不细致、不系统,甚至有些流于形式,传统的线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固定,不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学情特征。

(三)“美育”通识功能失调

由于专业划分的泾渭,其课程划分过细过窄,造成艺术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脱节,科学思想与专业建设的割裂,导致了学科发展的功利化和片面化,“美育”课程大多体现在美育类专业上,艺术展演、博物馆学习参观、大师讲座,非遗文化学习、高雅艺术进校园、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等,通常只组织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参加,专业覆盖面狭窄。

(四)美育课程设计脱离学生

大部分美育课程依然使用常规的灌输式教育,“互联网+美育”的翻转式课程更符合資源共享的信息化时代教育模式,网络社交软件的趣味深深吸引新时代的大学生,因此美育课程也应当与新时代的媒体结合走近大学生,建设多维度下的“互联网+美育”课程,最终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互联网+美育”教育体系构建

地方高校需要因地制宜,通过地域元素的融入,走特色发展之路,探寻地方高校美育教育的新路径,打造符合区域时代特点的“互联网+美育”课程体系,整合地方美育资源与高校美育教育,在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和提升人文素养基础上,推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开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地方高校“互联网+教育”实施路径探索第一步是做好顶层设计,深入贯彻国家信息化教育方针,落实地方高校美育教育主体责任,建立信息化教育的常态化管理机制,精准确定地方高校美育教育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强化地方高校“互联网+美育”教育实践,高品位、高质量开展美育教育展演。其宏观策略首先要实现“互联网+美育”常态化路径探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社会主义美育的一线阵地和常规工作,是重要途径和平台。进行“互联网+美育”教学研究转型升级路径探究,对美育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推进各专业领域、互联网平台“美学”资源的相互渗透与支撑,有效实现专业转型升级,成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美育改革的动力源。最后是“互联网+美育”实践成果产能转化路径探究,“美育”是精神的体验与升华,是对心性的修养与浸润,更是创造力的源泉,引导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能够创造美,以社会实践将美育进行产能转化。

地方高校“互联网+美育”实施路径探索第二阶段是地方高校“互联网+”模式下的美育教育平台构建与资源整合,搭建多渠道、广泛的美育资源平台,充分挖掘地方美育教育资源,包括设施设备、场所、舞台等硬件资源,也包括师资、专业、课程等软件资源,促进高校美育教育资源的建设。一方面引入民间手工艺、非遗传承、文博展览、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等地方线下美育资源平台,另一方面建立校地线上美育,打通Mooc、超星等专业学术渠道的“美育”课程建设,连接“小红书”“抖音”等当下“流量”的新型微课建设及宣传渠道。建立“互联网+”模式下地方高校美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网络教育平台可以实现鉴赏、理论、史论类型美育课程的推行。但“美育”与专业课程的功能存在本质区别,“美育”是解放心灵、愉悦身心、塑造健康人格的一门课程,引导学生建立高雅、纯真的精神世界,而实操类美育课程的学习需要特定的场所和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与美育知识的传授同样重要,“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育模式更有利于实现美育的真正价值。

地方高校“互联网+美育”实施路径探索第三阶段是地方高校“美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美育教育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相结合,进行特色美育线上线下课程开发。与时俱进,结合当前社会、科技发展进行美育课程的适时调整,美育教育要结合学科建设,形成优势互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对地方高校美育教育的新要求。美育教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网络教育平台建设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实现理论知识、专业基础课程、美育通识课程与艺术活动互联互通。

三、地方高校“美育”教育体系构建

以地方高校推广地域文化,地方高校是推广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它承担着引领地方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任,这也是新时代地方高校美育工作的历史使命,让地方文化走进高校,让地域文化有展示平台、有传播途径、有实用价值。反之,地方文化是形成地方高校办学的特色文化资源,以地方文化的成果导入高校“美育”加强地方高校文化建设,形成高校文化自信与地方文化自信。联合地方文化共同实现高校“互联网+美育”教育,将民间文化、非遗传承、大师工作室等地方文化共同协作开发地方文化的实用性与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让地方高校“美育”成体系,让地方文化多方面多角度深入高校“美育”工作,多种地方文化与高校实现强强协作。

制定美育课程,形成完备的“互联网+美育”课程体系,制定适合专业培养的美育课程及美育活动,实行美育通识+必修+选修+实践的课程体系,制定美育学分任务毕业要求,建设通识美育课程,结合教育部美育政策建设好艺术导论、美术鉴赏、音乐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电影鉴赏等多门艺术类核心通识课程,必修课程可紧密联系地方文化,选修课程与实践活动结合,让选修课程实现“美育”的实操功能,确保可选修课程满足全校学生的需求。[4]

有效结合校地文化,搭建校地共建“三台融合”的美育教育资源整合:

(一)校地共建讲台

邀请非遗传承、民间文化推广大使、地方文联、协会艺术大师进校园,共同承担地方高校“美育”教育责任,校地共建“互联网+”背景下的慕课美育课程。非遗文化进校园,一方面建设校内非遗传习讲台,拓宽让非遗传承的场所及学员,让非遗的发展道路更宽广、更顺畅、更多元。民间文化的推广对象聚焦于正值勤学好问的大学生,将文化推广形式以高校课程形式呈现,丰富美育讲台形式,以达共享共赢。文联、协会应当肩负国家美育的重任,成为高校美育教育的一分子,一手抓学术,注重艺术的高度;一手抓普及,拓展艺术的宽度。

(二)校地共建平台

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地方文化,搭建高校与民间文化、非遗传承、大师工作室、博物馆、美术馆等社会美育资源平台。学术活动从“校内”走向校外,让更多受高校教育者了解非遗文化、民间文化的全流程制作,对非遗文化、民间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入、更透彻。从大师工作室、博物馆、美术馆的平台丰富文化审美内容的学习,提升审美素养。

(三)美育成果产能展示舞台

美育成果除校园表演、舞台表演以外还可形成班级、年级、院系、校级、地方高校联合等群体性展示交流、艺术展览、竞赛艺术节等形式,地方应用型高校更重要的是将“美育”成果转化为与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等共建的产能化项目活动“舞台”。

四、结束语

以“三台融合”作为美育建设基础,构建美育课程体系:实现学分要求下的美育任务,美育通識+必修+选修+实践的美育课程套餐,理论搭配实践的美育体系,以美育课程开展呈现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等演绎活动;班级、年级、院系、校级、地方高校联合等群体性展示交流、艺术展览、竞赛艺术节等。地方应用型高校联合地方美育资源协同多方力量建设通识美育课程队伍,充分结合信息技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搭建美育学习与实践平台、美育成果展示平台,以及美育产能转化平台,如开展美育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探究地方高校本地手工艺、非遗文化产业能转化路径等。

作者单位:吕秋月 李程库 小伟 马铭佑 绵阳城市学院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19〕41号360A17-08-2019-0029-1.

[2]吴慧凤,王舵.新时代高校“以美育人”工作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浙江省高校“美育”实践为例[J].大众文艺,2022(11):185-187.

[3]陈丽,徐亚倩.“互联网+教育”研究的十大学术新命题[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1):5-12.

[4]徐影.“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空间的构建模式与运行逻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02):139-144.

[5]叶朗,顾春芳.“互联网+教育”时代的美育观念及媒介形式探索[J].中国文化研究,2021(02):2-11.

[6]张桐.“互联网+美育”:信息化助力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以服装设计特色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18):149-151.

[7]郝爰飞,赵晓旭,姜枫.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美育教育创新思考——评《互联网+大美育课程论》[J].中国科技论文,2022,17(08):948.

猜你喜欢
美育课程体系互联网+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