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古典诗词,感悟文化魅力

2023-08-12 18:16李晨玉李欣蔓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怀古古诗词诗词

李晨玉 李欣蔓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

在这五千年的发展中, 蕴含着许多令世人叹为观止的文化,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品味古典诗词是中学生接触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从思想文化、节日文化、酒文化、音乐文化等方面展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一、多元并举的思想文化

“百家争鸣”是历史上思想多元化的典范代表。多元的思想互相碰撞与交融, 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 其中很多对当今社会的思想建设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蕴含的多元化思想和价值取向, 这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新编教材中的古诗词道德情操可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离骚》《登岳阳楼》《蜀相》《虞美人》《桂枝香·金陵怀古》《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些都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感。比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大量的借用典故既是为了激励自己, 也是希望统治者在历史中吸取教训,不要轻敌误国。

第二,对美好河山的向往之情和对亲人的相思。

《归园田居(其一)》《春江花月夜》《客至》《蜀道难》《望海潮(东南形胜)》,这些诗词里面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河山的向往之情。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声声慢》,她一生经历了诸多挫折坎坷,国破家亡、离乡丧偶等,处境凄惨。一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道出了心中对丈夫无尽的思念。当今学生难体会其中离别的沉重感, 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珍重亲情。

第三,积极进取、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这类诗歌有《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伤感之情,但实则是通过反衬手法展现出诗人不甘沉沦、豁达进取的精神。如今青少年的抗压能力普遍较低,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的文化精神,迎难而上,保持好良好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

第四,坚贞不渝的爱情。体现爱情主题的诗句有《静女》《锦瑟》《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鹊桥仙》等,《氓》和《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批判封建礼教,向往自由爱情的代表。《静女》以男子的口吻描写了与恋人约会的情景,表现了爱情萌发时的甜蜜和欢乐。李商隐的《锦瑟》表现出了爱情的坚贞和朦胧之美。中学生对“爱情”

这个话题很敏感,教师要正确引导,让学生在古诗词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

重陽节、端午节、七夕、元宵节等都是中国传统节日,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风俗习惯,比如杜甫的《登高》,教师要拓展有关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孔雀东南飞》中“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和秦观的《鹊桥仙》是有关七夕牛郎织女的故事。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牛郎织女相约银河鹊桥的浪漫故事, 用超现实的手法深情地表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歌颂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由于时代的发展和一些商家的营销手段,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对中国一些传统节日漠然置之。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手段做全方位的介绍,学生就很容易接受。

三、历史悠久的酒类文化

酒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酒是人愿望的表达,酒成就人性之善恶。商周时期,酒是用来祭祀的,人们将酒献给神明和祖先。魏晋时期,酒变成了文人墨客们聚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时的重要道具,边饮酒边作诗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酒文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等广为传颂。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酒文化”。少饮怡情,醉酒伤身误事。教师要利用古诗词正确引导学生领略酒文化的精髓。

四、有声有色的音乐文化

除了“酒文化”,也不得不提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古筝、琵琶、箫、笛子、古琴等在很多古诗词中也有出现。《礼记·乐记》中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诗经》是第一部用文字记录流传在民间的诗歌的总集,篇篇都可配乐吟唱。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把琵琶的演奏技巧表现得惟妙惟肖,营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学生们对歌曲音乐的喜爱如痴如醉,尤其钟爱流行歌曲。教师在课上适时播放改编的古诗词歌曲,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滋养学生的情感。

品味古典诗词,可以净化学生浮躁的心灵,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进而体会诗词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古诗词蕴含的民族美德和民族智慧,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猜你喜欢
怀古古诗词诗词
行书方拱乾《混同江怀古》(33cm×21cm)
踏青古诗词
清晏园怀古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上都怀古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翠云廊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