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心身耗竭”(上)

2023-08-12 04:00介勇
家庭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心身综合征身体

介勇

基本概念

心身耗竭是在持续的、过度的应激环境中产生的相关负能量心理疲惫,比如应付失败、资源缺乏、整合瓦解等相关的疲惫、身体过度损耗的状态。这是一种比较严重且频发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晰的公共卫生问题。此类综合征被认为有可能是因为职业上的负能量产生过多,且工作上的重负荷但是挑战性低的工作所造成的。此类人的注意力降低且无法集中,出现莫名的或比较淡漠的情绪;而在身体的生理方面,会经常感觉到疲惫、浑身酸痛、头晕目眩以及睡眠障碍等问题,伴随有肠胃功能紊乱。这些由职业所引发的身心上的疲惫状态,弗罗伊登贝格尔称之为“心身耗竭综合征”。后来Maslach等人认为,这是一种因为心理能量在工作状态中被索取太多,导致心理和生理上都受损的综合征,伴随着自卑心理以及极度反感工作,逐渐失去同情心。包括情感上逐渐消耗、人格化丧失以及成就感降低三个方面。

易患人群

不断工作在紧张情绪下、应急事件时常发生以及工作压力比较大时,且要保持足够的工作热情、对待工作极其负责任和自身要求较严格,常常很少拒绝和懈怠工作的人,较易患心身耗竭综合征。其中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者、肿瘤学家、麻醉科医生、教师及公司白领等均有较高的发生率。高学历、低工作年限、处于高工作压力环境及家庭条件欠理想等各行业人员均属高危人群。研究显示,在护理人员中,ICU、外科及急诊科护士更易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

影响因素

心身耗竭综合征的发生受外界因素及自身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外界因素包括工作环境、工作量、工作风险、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家庭因素(经济困难、配偶年龄偏大,家人或孩子的照料及健康存在问题,等)。自身因素包括职业心理素质、受教育水平,普遍认为受教育的程度和心身耗竭综合征的发生率成正比。由于高学历者对自身工作期望过高,对工作中出现的相关决策以及行为管理的期待也较高,所以会出现较大的落差感。以前也有相关研究证明,工作经历短但学历高的护士普遍会有工作倦怠的现象,受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工作地位及经验和角色压力的水平过高等影响。Collins通过研究发现,职业中存在的紧张度和人格的坚韧度有密切关联,人格的坚韧度高,紧张则会越低。邹志方等的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低的护理人员都是A型性格,心理健康水平也比较差,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自身敏感度较高,就会出现工作倦怠的自责行为,心身耗竭的水平越发严重。

由此可以看出,长期紧张会诱发心身耗竭综合征的发生。从生物角度来分析,人体应激反应的发生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紧张状态的长期存在,身体吃不消就会生病。该种压力会使身体产生强烈的不适感,高血压以及心脏病、免疫力降低都会出现。如身体开始发生病变,精神、生理上也会跟随着改变。工作中想法越来越少、记忆力倒退、精神不集中以及出现差错。这些压力以及达不到预期的现实,都会对精神上造成一定影响。这些自我要求的预期达不到以及工作中产生的焦虑,都在不断地打击着他们,最终导致“心身耗竭综合征”患者慢慢地失去信心。

另外,心身耗竭综合征的患者除了在工作上可以满足自身存在的意义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生存的意义,所以他们对适当放松、合上电脑休息一会儿这种建议,起不到舒缓压力的效果。因此,这类人想要舒缓压力就要学会思考,在成就感上不只是有事业上的成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时刻也是可以体会到的。曼弗雷德·舍德洛夫斯基认为:“必须摆脱那些可以令你在事业上蒸蒸日上的個性。”这位心理学家把“人生规划”追溯到患者的童年时期。他认为“例如从小时候就要求自己必须准时,需要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完美的小孩,在长大后就会学到对自己有好处”。由于这种观念一直伴随着自己,他们在校园时期就会特别出众,在职业生涯上也同样如此。但是他们对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技能缺乏认知。(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心身综合征身体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我受够了!
Chandler综合征1例
从心身角度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证体会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肝硬化患者的蒙医心身护理及营养饮食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