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眼光”下低年级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2023-08-12 04:34沈淑芳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数量关系情境创设

沈淑芳

【摘 要】新课标中多处提及应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它是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是学生“数学眼光”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和迫切需要的。低年级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对其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应从小处着手,从认识,到学会,再到激发,螺旋上升,逐步培养他们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模仿 数量关系 运算本质 情境创设

“提出数学问题”意味着能自主地去思考,但是在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依旧是“重解题、轻问题”。新课标多次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可见,问题提出对于数学的重要性。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自发习得,必须有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引导和培养。

一、从模仿中认识“提出数学问题”

低年级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比较薄弱,对于数学的学习还处于碎片化的了解阶段,对于“问题”这个词的含义也不明确。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这一初始阶段的培养,可以先从模仿开始。

(一)在完全模仿中认识“提出数学问题”

什么是问题?什么是数学问题?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是不能理解的,至多是用一个算式来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让学生在完全模仿中认识“数学问题”,继而“提出问题”,是提升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第一步。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个单元的练习九中,第8题出现了“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直接让学生提出问题,那么他们给出的答案绝大部分为“54-12”。其实,他们心里想问的是:“鸡比鹅多多少只?”但是,他们不会表述出来。这时,教师就要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进行模仿提问。教师首先对教材上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发现是把两种家禽的数量做比较,明确问题提出的方向;接着引导:“还有哪两种家禽的数量可以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鸡和鹅也可以进行数量比较。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模仿前面两个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在学生大致能表述出问题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让2~3名学生进行重复表述。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提出”就会有一个浅显的认识。

所谓“行成于思”,想要提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数学问题”,怎样才叫“提出数学问题”。有了一定的数学经验,学生才能在具体的数学情境中,根据自身的理解,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二)在句式模仿中认识“提出数学问题”

低年级学生接触到的数学问题都比较简单。由于知识经验少,学生解决的问题中所包含的条件就相对简单,数学问题的句式表述也很简洁,学生对于这样简洁清晰的句式搭配,很容易就能进行模仿提问。

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接触了加减法。而加减法的数学问题的提出句式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固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加减法的句式特征,再举例论证,让学生意识到提出数学问题是有迹可循的。例如,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复习的第12题,有一个加法问题和一个减法问题,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问题和减法问题的句式构成,那么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他们能轻松地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任何一种知识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时,也应从模仿开始。

二、从本质中学会“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在模仿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简单的提出数学问题的语言表述、句式结构等。这虽然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到如何提出数学问题,但对于其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提升作用很小。教师要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从本质上着手。

(一)在数量关系理解中提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生要想真正理解并解决问题,必然要理清楚其中的数量关系。而数学问题的提出,作为解决问题的先导,必然要在学生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否则,学生就容易提出一些无效的,或者是利用已知的数学条件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教师要从数量关系上引导学生把已知的数学条件和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如题中给出“鸡有54只,鸭有31只”两个条件,学生如果明确“鸡的只数+鸭的只数=鸡和鸭的总数”这一数量关系,就能准确提出“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的问题。

要提升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的能力,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数量关系、掌握数量关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提出数学问题时有迹可循。

(二)在运算本质认识中提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计算方面的教学,主要是学习加减法。简单来说,加法的本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减法的本质是从一个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或几部分。学生掌握了运算的本质,就能更好地提出数学问题。

如苏教版数学一年级的减法教学,基本都是以“……比……多多少”这样的问题形式呈现。但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3页第16题,出现了另一种表达形式:“再放多少条黄金鱼,就和红金鱼同样多?”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问题时,是不理解题意的。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本质上去理解,用简单的句式呈现:红金鱼比黄金鱼多多少条?学生理解了这一含义,就能掌握这种数学问题的提出形式。

无论提出数学问题的表述形式如何变化,学生只要理解并掌握了运算的本質,就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答。学生有了这样的自信,才能不局限于固有的提问模式,愿意积极主动地尝试不同的提问形式,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学到更多新的知识。

三、从情境中激发“提出数学问题”

随着教学的深入,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而要实现这一水平进阶,设置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手段之一。教师创设提问的情境,给学生搭建提问的“支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在情境设疑中提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对于未知的知识有着浓厚的探索欲望,但是,他们的学习兴趣持续时间不长。如果没有持续吸引他们兴趣的教学情境,那么,他们对新知的探索就不会太过深入,从而无法实现提问的水平进阶。教师可以进行情境设疑,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学生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练习。如为庆祝元旦,学校购买了一些彩旗,按照红、黄、蓝、绿这样的顺序依次排列,第15面彩旗是什么颜色?在初次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可以先组织一场比赛。而每次,教师都迅速得出正确答案。这样的比赛情境,会让学生充满好奇和疑问,让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提问:(1)老师为什么可以这么快得出答案?(2)可以用什么数学方法解决问题?(3)判断颜色跟什么有关?当然,学生不可能完整地、系统地提出这类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培养。

学生的思维活动、主动学习意识是因为有了疑问,且需要解决而开始的。有效的情境设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有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的愿望和要求,从而主动探究学习,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二)在真实情境中提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应该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很多教师在引入新课时,会采用一种比赛的形式,出示每个图形的一半,让学生进行猜测,由此引发矛盾,使学生将关注点放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上,并引导其提出数学问题:(1)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的图形?(2)轴对称图形的“轴”是什么意思?随后,在学生解决问题、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教师再出示一个圆形,让学生判断其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中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应游离于現实世界之外,而要切实贴近学生的现实世界,让他们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有理可循、有据可依。

猜你喜欢
数量关系情境创设
找准标准量是正确解答分数(百分数) 三种类型应用题的关键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数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