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政府预算管理

2023-08-13 09:54杨丛泉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7期
关键词: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杨丛泉

(滦州市财政局 河北 滦州 0637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但实际预算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1 政府预算管理取得的进展

1.1 预算管理更规范透明。新《预算法》从法律层面规范了“四本预算”财政收支管理。之后,《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等系列文件,确保了预算编制、执行以及绩效管理等方面科学规范。政府及其部门预算公开逐步常态化,预算管理实现了透明化。

1.2 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更科学。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在2021 年发布,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制定地方支出标准。目前全国范围内具有约束力和灵活性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预算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1.3 预算绩效管理迈出新步伐。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中央部门和省级部门达成后,稳步推进到了市、县预算层面,初步形成了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有关预算绩效目标、运行监控、项目支出评价等管理办法的出台,更为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保障。

2 当前政府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预算编制仍不够科学全面。财政部门对信息掌握不充分,将低效项目纳入预算。部门预算从自身利益出发,尽可能多列支出,而财政部门无法对各项支出全部核实到位。一些应列支的支出因疏忽未列入预算,产生较多预算调整事项。

2.2 政府预算监督体系还不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职能应由不同主体承担,但实际上这3 个职能往往都是由财政部门行使,增加了预算执行各环节中的风险。预算执行监管职能划归审计部门后,审计部门监督职责履行不够到位。

2.3 绩效评价机制还不够健全。地方财政部门受水平所限,无法对专业指标进行有效评价。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仅能从会计的角度,不能很好地从政府角度分析评价项目绩效。实际工作中政府各部门绩效意识淡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很难建立。

3 对策和建议

3.1 提升预算编制精准性和约束力。预算编制要做好准备工作,基础资料务必详尽,要经过充分的论证。项目支出要精细化,按照重要性、可行性和效益区分出轻重缓急,精准安排资金。预算一经人大批复,不得随意调整,确保资金使用精准有效。

3.2 完善预算监督评价机制。构建财政、审计、人大三位一体的预算监督机制,明确职责,切实有效开展预算监督工作。提升预算公开水平,在本级财政督导部门基础上,上级财政部门督导好下级部门预算公开工作,对预算公开时效性、准确性进行监管。

3.3 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财政部门对本级政府及部门进行指导,让绩效观念深入人心,真正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到资金安排上,奖优罚劣。上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下级的绩效评价指导,建立专业的绩效评价队伍,提升预算绩效评价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规范财政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人民银行与财政部门财政支出数据差异分析——基于新疆2008年-2013年数据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