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摄影:实现艺术间的通灵

2023-08-15 13:17林路
摄影之友 2023年8期
关键词:亚当斯音乐家旋律

林路

在摄影中,音乐可以作为一种灵感来源,为创作的情感孕育惊人的能量。而在音乐中,摄影则可以作为视觉效果的通感,转换成美妙的旋律上抵天宇。

即便是从短暂的摄影史中,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大师级人物在音乐的旋律中“起舞”。比如对现代艺术和摄影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兹(AlfredStieglitz),他的创作就受到了音乐家兼作曲家肖邦的影响,其《夜间曲》系列在肖邦同名乐曲的引领下,表现出深情和浪漫的氛围。被誉为“现代主义摄影之父”的爱德华·韦斯顿(EdwardWeston),为人熟知的作品以人体和自然景观为主题,受到巴赫和贝多芬的音乐启发,弥漫出优美与和谐的氛围。还有曼·雷(ManRay),以其抽象和实验为观念的创作生涯,被誉为“达达主义摄影之父”。他的创作明显受到了爵士乐的影响,跳跃出充满活力和节奏感的旋律。而被誉为“后现代主义摄影之母”的辛迪·舍曼(CindySherman),以自拍和身份探索为特征的创作受到了流行音乐的影响,包括一些作品有着大卫·鲍伊和帕蒂·史密斯等音乐人的启发,以其反叛和自由的力量震惊于世。

其中最为经典的例子,莫过于美国著名摄影家和环保主义者安塞尔·亚当斯(AnselAdams),他的创作受到了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启发,还有肖邦钢琴演奏的“神灵附体”。其实亚当斯早年就是一位钢琴演奏家,只不过他在后来放弃了钢琴演奏生涯的生命长途中,用黑白胶片的神奇魔力,演绎出一曲自然世界的宏大乐章。他在按快门前,总要先凝视大自然,然后才拍摄。他说,每当他凝视大自然时,似乎能听到自然界也在向他叙述什么。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我看到一张好照片时,常常会听到照片里的音乐。这并不是我故弄玄虚、自作多情,而是一种结构上的感觉,是音乐自发地从照片中产生出来的。”他的作品以其丰富绝伦的影调和纤毫毕露的细节,为亚当斯证明了摄影媒体潜在的可能。有意思的是,亚当斯是在与音乐家贝斯特结婚,定居在约塞米提山谷后,放弃了对音乐的钟情,转移到对音乐家妻子的热爱上,进而可以腾出主要的精力拓展他的摄影生涯。由于他和妻子都被地球上连绵起伏的山脉所迷恋,定居那里,就意味着他不必每年夏天都去一次,而是可以直接面对自然的神奇。更精彩的是,他用一个比喻,将摄影暗房制作与音乐巧妙地“通灵”在一起:负片是乐谱,制作就是演奏!

这样的“通灵”反之亦然——美国著名的民谣歌手和诗人鲍勃·迪伦(BobDylan),也是一位摄影师。他的摄影作品反映了他对美国社会和文化的观察和关注,被誉为“民谣摄影之王”。至于格雷厄姆·纳什(GrahamNash)这位英国著名摇滚歌手和词曲作者,作为摄影师的身份,通过风景和人物摄影,表现出了和他音乐节奏相通的深情和浪漫。同样作为摇滚歌手、诗人的帕蒂·史密斯(PattiSmith),她的摄影作品以黑白照片为主,孕育着她对文学、音乐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还有一位美国著名摇滚歌手和词曲作者迈克尔·斯泰普(MichaelStipe),其摄影作品以人物和当代社会为主题,反映了他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其中最为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布莱恩·亚当斯(BryanAdams),加拿大著名摇滚歌手和词曲作者。当你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上输入他的英文名字,大部分都是他作为音乐家出现的摇滚乐作品。有人说:世上最动听的情话是什么?我觉得是布莱恩·亚当斯的这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EverythingIdo,Idoitforyou)。《Idoitforyou》诞生于1991年,在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位居榜首长达16周,该专辑获得美国格莱美音乐大奖。1993年,布莱恩·亚当斯和另外两位英国摇滚明星合作发布单曲《AllforLove》,再次牢牢占据全球榜首。他在音乐的道路上始终风光,是加拿大作品最畅销的歌手之一,全球唱片销量超过7500万张,获得多个音乐奖项,并因电影作曲获五次提名金球奖,三次提名奥斯卡奖。然而他从21世纪开始选择的是摄影——世界上大多数著名的杂志都争相刊登他的作品,并且引以为豪。布莱恩·亚当斯于是成为另一个世界的明星,是从摇滚乐歌手到摄影家的综合体。有一次回答媒体的提问“你是如何平衡音乐家和摄影家之间的关系?”他坦言道:“每个月我在世界各地都会有大约10场音乐会,中间的空隙全部用在摄影上。人们经常问我哪来那么多的时间,会不会分心?我以为我有足够的动力,充满激情去挑战。我喜欢自己拍摄的照片,具有神秘感!”

至于落到更实在的案例,首先,摄影作品可以通过构图、色彩、光影等手法来表达出对音乐的感受——《爵士之夜》(JazzNights):美国摄影师威廉·克莱恩(WilliamKlein)的一组作品,他通过黑白照片的高对比度和强烈的光影表现手法,表达了爵士乐的热情和节奏感。《摇滚与烟雾》(RockandSmoke):美国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RobertFrank)的一组作品,他通过模糊的画面和色彩的渲染,创造了摇滚乐的狂热和烟雾弥漫的氛围。《布鲁斯之夜》(BluesNight):法国摄影师雅克-亨利·拉蒂格(Jacques-HenriLartigue)的一组作品,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渗透了布鲁斯乐的深情和痛苦。《爵士的黄昏》(JazzatDusk):美国摄影师威廉·莫滕森(WilliamMortensen)的一組作品,通过复杂的构图和明暗的对比,提升了爵士乐的悠扬和复杂性。《摇滚之光》(RockandRollLight):美国摄影师亨利·达尔兹(HenryDiltz)的一组作品,通过自然光线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穿透了摇滚乐的自由和艺术性……呵呵,数不胜数!

反之,音乐可以通过节奏、旋律、和弦等元素,来表达摄影画面的感受和氛围——《纽约之眼》(NewYorkEye):美国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PhilipGlass)的一首作品,它以重复的旋律和节奏,凸显了纽约城市的繁忙和活力,与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RobertFrank)的黑白照片中所表现的城市景象相得益彰。《雪山飞狐》(SnowMountainFlyingFox):中国音乐家胡伟立的一首作品,它以激昂的旋律和高亢的和弦,将大自然的壮美和摄影画面中所表现的雪山风光相呼应。《狂野之心》(WildHeart):澳大利亚音乐家尼克·卡维(NickCave)的一首作品,它以低沉的嗓音和急促的节奏,展现了摄影画面中所表现的野性和狂热。《野人之歌》(SongoftheWild):美国音乐家凯特·布什(KateBush)的一首作品,它以温柔的旋律和和声,喃喃低语着大自然的柔美,达到了摄影画面中所表现的野生动物可愛和可怕之间的平衡。《午夜巴士》(MidnightBus):英国音乐家布莱恩·伊诺(BrianEno)的一首作品,它以柔和的旋律和充满想象力的声音效果,让摄影画面中所表现的城市夜景的神秘和梦幻若隐若现……不胜枚举!

约翰·伯格曾说:“音乐是最好的疗愈,因为音乐不产生话语。”这让我想起了当时已经70岁的美国新色彩摄影代表人物之一的威廉姆·伊格莱斯顿(WilliamEggleston),面对记者很不情愿地讨论他的摄影作品时,却谈起了音乐,尤其是他自己的作曲,是为风琴所创作的乐谱。老人说:“我心目中的英雄就是巴赫,但是他没有太多的乐趣,也许因为他只是为教堂作曲……有人告诉我他所创作的清唱剧实在太复杂了,没有人能够唱出来。”关键是新鲜的体验方式对于伊格莱斯顿来说太重要了。根据这样的思路,他又提起了美国作曲家约翰·凯齐的观念和作品:“我无法确认他是一位音乐家还是一位魔法师,但是他太迷人了。”

旅美中国摄影家黄甦,对音乐与摄影的关系理解更是一往情深。他认为:音乐本是人类的另外一种语言,它表达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和审美情操,进而塑造了音乐的形象。摄影原本就拥有图面的形象,它也能表达人们的生活情感,它通过技法手段形成了摄影的语言。他进而展开说:“音乐形象的组成要素为旋律、和声、节奏、力度、音区、音色、调性等。摄影语言表达的方式是构图、色彩、影调、深度、焦段、光影、用光等。于是:音组的七个自然音级就类似于画意中的七彩原色……”

最后,当我们迷恋于音乐与摄影的“通灵”时,还应该记取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唱片封面上的音乐家和拍摄他们的摄影家。摄影史学家盖尔·布克兰德这样说:“音乐需要影像来传递自由和个人创造的信息,当音乐结束之后,静止的影像依旧存在,让音乐传遍四方。”于是,当音乐人通过唱片封面成为视觉明星的那一刻,拍摄音乐明星的摄影师也因此成为名人,包括安妮·莱波维兹、马克·塞里格、琳达·马克卡尼等等,让音乐明星的影像和自身的魅力并驾齐驱。是否可以这样说,摄影从音乐中抽出了最基本的能量。不仅是明星,还有对偶像崇拜的狂热人群。这些影像在摄影史中的地位,应该是不可低估的。

音乐与摄影,一言难尽的艺术“通灵”!

猜你喜欢
亚当斯音乐家旋律
春天的旋律
呆伯特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姚铜(音乐家)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给自己一次失败的机会
给自己一次失败的机会
给自己一次失败的机会
7月,盛夏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