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将高远的“道”落实到人心(节选)

2023-08-15 17:53陈鼓应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29期
关键词:齐物异质老子

陈鼓应

“道”的本意是人行走的道路,后来引申出技艺、方法、事理、规准、法则及和谐、秩序等涵义。(由本义到引申义,为下文特殊义张本,是学术类文章的逻辑切入法则。)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中三个“道”分别代表不同的语境意义。第一个“道”包含了天道和人道的双重含义。简单来说,日月星辰的运转和四时的交替,都有内在的规律,这就是天道;人间有需要共同遵守的法條、规范,这就是人道。第二个“道”是言说,就是语言文字表述的那个道理,是我们的现象世界、感觉世界、经验世界的法则,不是永存的那个道。第三个“道”是“常道”,永存之道。例如,我们可以看到一棵树的树干、枝叶和盛开的花朵,可是我们看不见大树的根,老子所要探讨的就是深层的源流。他将文化意义的“道”提升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即将“道”提升为宇宙的本原和万物的本根,统摄天道与人道,从人间的规范探讨天地的法则与万物的根源。(对老子的“道”进行“道可道,非常道”中的三个区分,并进行必要的阐释,环环相扣而又逐步深入。论述时作者并没有玄化老庄哲学,而是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甚至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平易中见深刻,论证清晰有力。)

庄子继承了“道”的思想,以道为“生生者”,中国古典哲学中凡阐述大道及天地万物所孕育之蓬勃生机,皆出自庄子。同时,庄子提出“气化论”解释万物的形成与整个的运化、演化,认为“气”是自然界的基本物质粒子,人的生死就是“气”的聚散。(庄子的“道”脱胎于老子,又有自己独特的领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庄子将老子“玄之又玄”的道,化而普于万物,并将高远的“道”转化为心灵的境界。“心斋”境界的提出,也属于精神生命修养的最高境界。此外,在自然说方面,庄子更为深入地发挥了人的自由性与自在性。(指出庄子的道学旨在“心斋”,可谓独到而贴切,也为后文提到“游心”作铺垫。)

但庄子在内涵上与老子有很大的不同——老子“无为”,庄子“游心”。“游心”不只是精神自由的表现,还是一种审美式的人生态度,更是艺术人格的体现。《老子》五千言,主要是向当时的君主提的建议书,是救世之书,包含治身与治国。庄子重视生命的内涵,要保持内在精神状态的自得自适,这与他所处的战国中期有很大的关系。世人虽然往往以老、庄并称,然而进入到他们的世界里,立刻就感受到老子的机警和庄子的豁达,形成鲜明的对比。(“游心”之说更是发人深省,将庄子与老子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逻辑清晰。)

庄子哲学精神最具独到之处有四点:(一)宽容胸怀。(二)个性尊重。(三)齐物精神。《齐物论》中“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即肯定各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及其独特的价值。“以隶相尊……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将卑贱之物和尊贵之物等同看待,万物都归于一体,而相互含蕴在大全的世界中。(四)异质对话。在中国异质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庄子的思想曾起过良好的作用。佛学思想进入中土,道家有接引之功,庄、禅的融合更在隋唐产生了辉煌的文化成果;北宋儒学明确排斥佛老,却暗中援引庄子,无论在理论的建构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上,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遇到了比佛、儒更具有强烈异质色彩的西方文化,中西对话的工作,需要儒释道共同来承担。而在承担之中,庄子思想最具关键性,因为他那开阔的心胸和审美的心境是当今世界最为欠缺的,他所具有的宇宙视野最能和全球化视域相对应,而他所倡导的自由精神和齐物思想则最具现代性的意义。

庄子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上,庄子的独特风格常常成为启发后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思想源泉;在哲学上,庄子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在社会思想和人生态度上,庄子对时代的灾难有痛切的体会,对知识分子的命运有敏锐的感受,正因如此,他的声音直到今天还能得到普世的肯定和日久恒新的共鸣。(结合古今史实,谈庄子之道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和指导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2月3日)

◆赏析

在尊崇儒家思想的漫长历史中,大家对于老庄哲学有着很深的误解,常常被冠以“消极”的标签。其实,对于哲学思想,我们应该本着“扬弃”的观点去看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对庄子的“道”做了学理上的阐释,并将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进行对比,阐述二者的思想来源,指出其落实在“心”层面的积极意义,给我们诸多有益启示。尤其是庄子哲学精神的“四点独到之处”概括精准,分析鞭辟入里,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无裨益。

猜你喜欢
齐物异质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LIFE, ENTANGLED
Life, Entangled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齐物观念
智者老子
Later Wittgenstein’s Rule-following Paradox and Chinese Philosophy of Meaning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MoS2/ZnO异质结的光电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