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辅助托伐普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疗效

2023-08-15 03:08严聪玲杨吉操胡东旭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5期
关键词:库巴缬沙坦心衰

严聪玲 杨吉操 胡东旭

1 河南省淅川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474450; 2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一科

高血压是由动脉舒张压、收缩压增高所致的临床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群体,如若不及时医治,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室后负荷增加、心室重构、心力衰竭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是舒张末压后期增高,射血分数基本正常,或舒张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为一种临床综合病症,是由心肌收缩力异常、心排血量不足所致,可导致心室充血、射血过程中出现受损,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目前针对高血压伴HFpEF常采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托伐普坦为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虽可一定程度缓解病情,但对部分患者效果欠缺,影响预后[3-4]。沙库巴曲缬沙坦为ARNI类药物,具有抑制急、慢性心力衰竭作用,可有效降低HFpEF患者病死率[5-6]。但关于沙库巴曲缬沙坦辅助托伐普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HFpEF患者的疗效,临床报道较少,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老年高血压伴HFpEF患者112例,旨在从疗效、心血管事件等层面分析上述联合药物的应用价值,探究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7月收治的112例老年高血压伴HFpE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6例。其中A组女33例,男23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3.41±8.36)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71±0.47)年;体质量指数18.3~25.7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59±1.38)kg/m2。B组女28例,男28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74.33±8.01)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61±0.98)年;体质量指数18.7~25.3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23±1.44)kg/m2。2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7]相关诊断标准,符合《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8]相关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合并重要器官(肝、心、肾、肺)功能障碍;伴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存在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免疫系统疾病;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卧床休息、利尿剂、抗血小板聚集、限钠、电解质纠正、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B组采用托伐普坦(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16)口服治疗,15mg/次,1次/d。A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国药准字J20190002)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50mg/次,2次/d,连续2~4周后增加为100mg/次,2次/d,2~4周后增加为200mg/次,2次/d。2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疗效评估标准:患者乏力、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为Ⅰ级,血压恢复正常范围,SBP、DBP降低>20mmHg(1mmHg=0.133kPa)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恢复≥2级,心衰症状有所缓解,SBP、DBP降低10~20mmHg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心衰症状、血压未改善或加重为无效。将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2)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动图参数[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EPIQ5)测定。(3)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爱帕琳肽(Apeli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取静脉血3ml,3 000r/min转速离心10min,分离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4)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生活质量越好,评分越低。(5)比较2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衰再住院。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B组的7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26,P=0.026<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2组心动图参数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E/A、LVEF明显升高,LVESD、LVEDD明显降低(P<0.05),且A组心动图参数均优于B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心动图参数比较

2.3 2组血清TNF-α、hs-CRP、Apelin、Ang-Ⅱ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清TNF-α、hs-CRP、Ang-Ⅱ水平降低,Apelin水平升高,且A组变化幅度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血清TNF-α、hs-CRP、Apelin、Ang-Ⅱ水平比较

2.4 2组MLHFQ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MLHF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治疗后A组MLHFQ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MLHFQ评分比较分)

2.5 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随访6个月,A组失访6例,B组失访4例。A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6.00%,与B组的13.4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2,P=0.350>0.05)。见表5。

表5 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HFpEF被称之为舒张性心衰,临床多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且病程长、致死率高,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是导致HFpEF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因素,目前针对高血压伴HFpEF多以减少病死率、缓解症状、提升生存质量为主要治疗方案[9]。

托伐普坦是新型利尿剂的一种,具有通过与V2受体拮抗作用,提高尿液排泄、自由基的清除率,且还可降低尿液的渗透压,促进血清钠浓度水平升高,缓解病情[10-11]。沙库巴曲缬沙坦属脑啡肽酶抑制剂,具有增高利钠肽水平、阻断AngⅡ受体、扩张血管、降低醛固酮水平及增强尿钠排泄作用,此外,还可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逆转心室重构[12]。本文结果显示,A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B组,治疗后心功能参数指标优于B组,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伴HFpEF患者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分析原因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经口服进入机体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脑啡肽酶生成,增加利钠肽水平,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扩张血管,减少水钠潴留,进而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肌。另有研究指出,MLHFQ评分是衡量老年高血压伴HFpEF患者生活质量重要评测方式,由于患者心功能下降,则导致日常活动降低[13]。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MLHFQ评分低于B组(P<0.05),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辅助治疗可提高老年高血压伴HFpEF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与心功能改善、病情减轻有关。

另有研究指出,血清TNF-α、hs-CRP、Apelin、Ang-Ⅱ可参与老年高血压伴HFpEF患者发生发展,血清TNF-α为活性较强的促炎因子,其水平异常可反映心肌肥厚;血清hs-CRP是由肝脏合成释放,具有促进心肌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其水平异常时可反映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程度;血清Apelin为血管活性肽的一种,多存在于心肌、平滑肌等组织中,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控制血压、抑制血管收缩、心肌细胞肥大作用,其水平异常时可反映心脏功能受损程度;血清Ang-Ⅱ属RAAS系统重要效应因子,具有加重水钠潴留、促进血压升高、诱导心室重构等作用,可反映心衰严重程度[14]。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血清TNF-α、hs-CRP、Ang-Ⅱ水平低于B组,Apelin水平高于B组(P<0.05),由此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伴HFpEF患者可有效促进病情恢复。分析原因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经口服进入机体通过环磷酸鸟苷增殖、生成,促进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形成,从而抑制炎性反应,促进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伴HFpEF患者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促进病情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猜你喜欢
库巴缬沙坦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