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联合七叶皂苷钠在粉碎性髌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3-08-15 03:08郑付扬孙霖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5期
关键词:皂苷钠粉碎性髌骨

李 鹏 张 豪 郑付扬 孙霖霖

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中医院 475000

粉碎性髌骨骨折多是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是临床常见关节内骨折,若不及时医治,可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目前针对粉碎性髌骨骨折多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恢复骨折端,膝关节功能,但术后活动时间受限,患者易引发疼痛、侧肢体肿胀等发生情况,且外科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可诱导机体释放刺激因子,延缓骨折修复[1]。七叶皂苷钠具有保护神经、镇痛、消炎、抗水肿等功效,但单独用药对部分患者效果欠缺,故需联合其他药物以提高疗效[2]。中医认为,髌骨骨折属“骨痹”“筋痹”等范畴,主张以活血祛瘀、接骨续筋之疗法治疗,中药汤剂(桃红四物汤)主要由川芎、桃仁等中药材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功效[3]。但中药汤剂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效果如何,临床报道较少。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106例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探究上述两种药物联合的应用价值,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其中对照组女30例,男23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2.11±4.67)岁;骨折原因:跌伤15例,压砸伤12例,交通事故20例,运动意外伤6例;观察组女32例,男21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1.19±4.23)岁;骨折原因:跌伤16例,压砸伤11例,交通事故21例,运动意外伤5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髌骨骨折诊断标准[4];患者膝关节不能自主弯屈及伸直者;膝部发现压痛、肿胀者;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膝关节、骨折疾病患者;精神类疾病;伴恶性肿瘤;依从性差;严重器质性病症;哺乳期、妊娠期妇女;伴免疫系统疾病。

1.3 方法 两组均予以术后消炎、镇痛、肢体锻炼、换药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七叶皂苷钠(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1776)治疗,取10mg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溶入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联合中药汤剂(桃红四物汤)治疗,组方为:川芎10g、桃仁10g、白芍10g、当归15g、红花5g、熟地15g;水煎取汁300ml,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ROM评分及膝关节肿胀值,VAS评分共0~10分,0分:无疼痛,10分:剧烈疼痛,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强;膝关节肿胀值:以软尺测量肿胀程度,取患肢膝关节、膝关节5cm、10cm为测量点,计算均值;ROM评分:于治疗前后以量角器测量患者关节活跃度。(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取静脉血5ml,3 000r/min转速离心10min(r=10cm),分离血清,以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普利生,C3510)检测。(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降钙素(CT)水平,以双抗体夹心法测定PICP、β-CTX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BGP、CT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水平,以免疫比浊法测定VEGF、IGF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MP-3、TIMP-1水平。(5)比较两组膝功能优良率。术后30d,肿胀、疼痛消失,关节活动范围>120°,伸直0°为优;术后30d,肿胀、疼痛基本消失,关节活动90°~120°,伸直<10°为良;术后30d,肿胀、疼痛有所缓解关节活动30°~90°,伸直>10°为中;术后30d,肿胀、疼痛无改善为差。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ROM评分及膝关节肿胀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ROM评分及膝关节肿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膝关节肿胀值较低,ROM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ROM评分及膝关节肿胀值比较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浆比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浆比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3 两组血清骨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BGP、β-CTX、PIC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GP、PICP、CT水平较高,β-CTX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骨代谢指标比较

2.4 两组血清MMP-3、TIMP-1、VEGF、IGF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MMP-3、TIMP-1、VEGF、I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IMP-1、VEGF、IGF水平较高,MMP-3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MMP-3、TIMP-1、VEGF、IGF水平比较

2.5 两组膝功能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膝功能优良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70,P=0.026<0.05)。见表5。

表5 两组膝功能优良率比较[n(%)]

3 讨论

中医认为,髌骨骨折属“伤骨”“疾骨”等范畴,起病关键归因于损骨伤筋、血瘀气滞、气血于内、为肿为痛,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留滞为主要致病因素,故主张以祛瘀生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疏其血气、舒筋活络为主要治疗原则[5]。七叶皂苷钠可有效促进微循环,使静脉张力加强,降低组织渗出液,扩张血管,从而到达抗炎、抗渗出的效果;此外,还可诱导前列腺素F2α释放,有利于微血管、细胞的稳定性,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对部分患者效果欠佳[6]。桃红四物汤中当归性温,味甘、辛,可调经补血,止痛活血;川芎性温,味辛,可行气活血、止痛祛风;桃仁性平,味苦,可祛瘀活血;熟地性凉,味苦,可填髓益精、补血养血、补肾滋阴;红花性温,味辛,可通经活血、止痛祛瘀;赤芍性寒,味苦,可祛瘀活血;诸药配伍,共奏活血化瘀、养血补气、止痛理气之功效[7]。现代药理研究指出,当归主要成分阿魏酸、苯肽类具有抑制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血液循环、镇痛、抗炎等作用;川芎中主要成分川芎嗪、阿魏酸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缓解风湿痹痛、扩张血管等作用;桃仁提取物苦杏仁苷、桃仁脂肪油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镇痛等效果;熟地具有促进造血、增强免疫、抗氧化等作用;红花提取物红花黄色素具有降血液黏稠度、抑制内皮血管损伤、扩张血管、抗炎,此外还可促进骨骼生长、骨折愈合等作用;赤芍具有镇静、抗动脉硬化、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等作用。本文中,治疗2周后观察组VAS评分、膝关节肿胀值、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低,ROM评分、膝功能优良率较对照组高(P<0.05),由此说明中药汤剂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调节膝关节肿胀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水平。

另有研究指出,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术后骨代谢指标呈异常表达,存在骨代谢紊乱现象。血清BGP可反映新生成骨细胞的活跃度;血清PICP可反映成骨细胞转换活跃度;血清CT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及增殖,降低骨转换;血清β-CTX可反映骨代谢状态。本文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清BGP、PICP、CT水平较对照组高,β-CTX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说明中药汤剂辅助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调节骨代谢水平。原因分析,桃红四物汤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分泌β-转化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从而使骨折愈合、骨骼生长,调节骨代谢指标水平。此外,血清MMP-3可反映骨破坏损伤程度;血清TIMP-1可有效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跃度,从而调节骨代谢,保护细胞外基质稳定;血清VEGF可通过增强血管通透性达到保护血管的作用;血清IGF可诱导软骨细胞生殖、分化,有利于骨基质形成。本文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清TIMP-1、VEGF、IGF水平较对照组高,MMP-3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可见,中药汤剂辅助治疗可有效调节血清TIMP-1、VEGF、IGF、MMP-3水平,促进病情恢复。原因分析,桃红四物汤中红花、当归等主要成分可通过对钙离子的调控,调节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还可促使骨微血管形成,维持骨血液供给,增进骨重建,此外,还具有缓解血肿,促使骨折愈合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汤剂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膝关节肿胀程度,调节血液流变学及骨代谢水平,促进病情恢复。

猜你喜欢
皂苷钠粉碎性髌骨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轻型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比较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
双钢板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骨折方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40例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