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珠单抗联合525~532nm微脉冲激光治疗重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效果

2023-08-15 03:0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5期
关键词:雷珠激光治疗黄斑

安 琪 洪 浩 应 晔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眼科,江苏省南京市 210003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DM)因素导致黄斑中心凹附近积聚大量细胞外液,引起视网膜厚度增加、存在硬性渗出物沉积的一种临床常见视网膜疾病[1]。重度DME患者,其水肿部位累及后极部,硬性渗出累积发达黄斑中心处,严重影响患者的视物能力[2]。临床上采用雷珠单抗这类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作为一线治疗,在改善视力方面具有较好效果,但作用时间较短,需要反复注射,会增加眼部组织的医源性损伤[3]。微脉冲激光以高频率的阈值下激光重复照射进行治疗在轻中度DME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但对重度患者效果欠佳,治疗方案尚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将雷珠单抗联合525~532nm微脉冲激光治疗应用于重度DME患者,旨在探究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年12月—2022年2月收治的93例DM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患病侧别:左眼23例,右眼23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70.36±7.01)岁;糖尿病病程5~9年,平均糖尿病病程(7.21±1.35)年;眼压10~15mmHg(1mmHg=0.133kPa),平均眼压(12.36±2.01)mmHg。观察组男23例,女24例;患病侧别:左眼22例,右眼25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0.47±6.98)岁;糖尿病病程5~9年,平均糖尿病病程(7.34±1.36)年;眼压10~15mmHg,平均眼压(12.45±2.11)mmHg。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DM诊断标准[5],且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下确诊为DME者;(2)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 检查下,黄斑厚度超过400μm者;(3)单眼患病者;(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1)FFA检查存在黄斑出血者;(2)妊娠、白内障手术、代谢异常等其他因素引起黄斑水肿者;(3)屈光介质存在严重异常无法进行眼底检查者。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3+PRN”方案(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注药前3d,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眼部炎症。进入手术室后,嘱患者仰卧,按照常规进行表面麻醉、消毒铺巾,常规使用消毒液进行眼表消毒,洗净消毒液后,使用无菌注射器(1ml)于距角膜缘4mm的睫状体处行前房穿刺,抽出房水0.5ml后,将0.5ml雷珠单抗(上海康和药品,批准文号:S20110085,规格:10mg/ml,0.20ml/瓶)注入玻璃体腔内,进针角度垂直于巩膜表面,注射完成后,使用无菌棉签对创口进行压迫防止药液流出,后将涂有抗生素眼药膏的无菌纱布覆盖于患眼。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以连续治疗3次为1个疗程。符合以下条件者需要延长治疗周期[6]:(1)经光学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CVA)字母数下降超过5个者;(2)眼底检查发现新生血管者;(3)黄斑水肿未见改善者。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525~532nm微脉冲激光治疗。于首次接受雷珠单抗治疗2周后,使用眼科多波长激光治疗仪(北京仪和仪美科技,型号:YHM-05-DOA,国械注准:20193160610)进行1次激光治疗,单波长为525~532nm。具有治疗流程如下:(1)治疗前准备:患者准备:首先进行散瞳,完成后进行表面麻醉;仪器准备:将激光治疗仪调整为连续波单点模式,将曝光时间设置为0.1s,光斑直径设置为100μm。(2)能量阈值(P)测定:将能量阈值从100mW逐渐上调,密切观察视网膜变化情况,将视网膜微变白时的能量作为患者治疗时的P。(3)参数调试:开始治疗前,对以下仪器参数进行设置,将工作时间设置为0.16s,间隔时间设置为0.03s,光斑直径设置为100μm,负载率设置为15%,曝光能量为20%P。(4)治疗:准确定位黄斑中心位置,使光凝治疗的光凝点落在中心凹外750μm处,开始进行激光治疗,在定位点处作C型光斑,光斑排数为3~4排。仅治疗1次,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

1.3 观察指标 (1)血清学指标:治疗前、首次治疗后3个月(首次注射雷珠单抗后3个月),嘱患者空腹,取血液4ml,离心(离心半径:3 500r/min ,离心时间:10min)后,选择酶标仪(迈瑞,粤械注准20192220393,型号:MR-96A)检测两组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VEGF 水平。(2)黄斑水肿情况:治疗前、首次治疗后3个月,选择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定两组黄斑体积、黄斑中心凹厚度(CMT)。(3)视力恢复情况:治疗前、首次治疗后3个月,使用视力表测定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4)雷珠单抗使用次数:记录两组3次随访期间使用雷珠单抗进行治疗的次数。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学指标对比 首次治疗后3个月,两组血清PED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学指标对比

2.2 两组黄斑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3个月黄斑体积、CMT均较治疗前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黄斑情况对比

2.3 两组视力恢复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1、3个月BCVA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视力恢复情况对比

2.4 两组雷珠单抗使用次数对比 3次随访期间,观察组雷珠单抗使用平均次数为(5.32±1.23)次,较对照组的(7.43±1.15)次少,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t=-8.547,P<0.001)。

3 讨论

DM引起的视网膜功能结构受损,血管堵塞均可引起黄斑水肿,使患者的视物能力降低[7]。重度DEM,病变扩展至黄斑中心,视物能力进一步下降,可出现不可逆性视觉受损。临床上,常使用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进行治疗,在减轻黄斑水肿、恢复视力方面效果较好[8],但其疗效受药物浓度影响,需要反复用药,多次的玻璃体注射对眼部组织损伤较大。而微脉冲激光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视力,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525~532nm微脉冲激光是一种阈值下的绿色微脉冲激光,可用于DEM的治疗。有研究表示,单纯激光适合治疗轻中度的DME[9],重度患者的治疗方式尚需要探索。因此,本研究使用雷珠单抗联合525~532nm微脉冲激光治疗重度DME,以期达到降低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改善黄斑水肿情况,提高视力,减少雷珠单抗使用的效果。

VEGF具有促血管生成的作用,高血糖刺激下,视网膜出现局部缺血缺氧会引起BRB损伤增加PEDF漏出,也会刺激其分泌VEGF,促进细胞增殖诱发新生血管形成,加重黄斑水肿。本文结果显示,首次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PEDF水平高于对照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黄斑体积、CMT均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治疗可以使患者血清PEDF水平升高,VEGF水平降低,改善黄斑水肿情况。这与陈洪涛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雷珠单抗可与VEGF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11]。而微脉冲激光治疗可以使视网膜病变区域的光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以此减少视网膜对氧的需求,减少小血管的代偿性增加,减轻黄斑水肿[12]。

DME 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被破坏,各色素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性受到破坏,使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增高,黄斑水肿加重。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首次治疗后1、3个月BCVA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治疗能提高患者的视力。可能是因为微脉冲激光治疗曝光时间短,且能够选择性对RPE 细胞进行调节,避免不必要的视网膜组织受损,有利于RPE 细胞的增生修复,促进水肿的吸收,改善黄斑的水肿情况,以此使得患者的视力得到恢复[13]。

出现DME病变后,患者视网膜血管的基底膜出现增殖变厚,血管通畅性降低,加重眼部组织的缺氧缺血,为满足组织的氧需求,新生血管大量生成,加重水肿。本文结果显示,3次随访期间,观察组雷珠单抗使用平均次数少于对照组(P<0.001)。说明联合治疗可以减少重度DME患者雷珠单抗的使用次数。可能是因为微脉冲激光治疗可对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层细胞进行破坏,减少组织的需氧量,从根源上解决视网膜供血不足,减少水肿的发生,以此减少雷珠单抗的使用次数。黄孔乾等[14]的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

综上所述,雷珠单抗联合525~532nm微脉冲激光治疗重度DME可以降低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改善黄斑水肿情况和视力,且较单纯使用雷珠单抗治疗而言,雷珠单抗使用次数更少。

猜你喜欢
雷珠激光治疗黄斑
眼睛的激光治疗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肾移植术后泛发性扁平疣1例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裂孔在黄斑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RVO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