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不同腹腔镜入路平台下行输卵管切除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2023-08-15 03:08谢坤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5期
关键词:经脐单孔基层医院

谢坤勇

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妇科,广东省佛山市 528305

异位妊娠是妇科多发的一种急腹症,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出现大出血,也是导致妇女孕早期死亡的重要因素[1-2]。传统多孔腹腔镜入路多使用3个切口,可导致术后出现明显的手术瘢痕,部分患者难以接受[3-4]。因此,近年来逐步尝试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行输卵管切除术。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最基础的装置是一次性单孔腹腔镜,但其在临床上所需的成本较高,而且无法重复利用,限制了其在基层医院应用。通过多个领域的学习,我院成功在输卵管切除术中运用自制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手术成功施行,疗效显著[5-6]。目前关于不同腹腔镜入路平台下行输卵管切除术对异位妊娠患者并发症的影响仍需探究,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120例异位妊娠需切除输卵管的患者,对异位妊娠不同腹腔镜入路平台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有利于为基层医院推广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提供数据,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就诊的异位妊娠需切除输卵管的患者,按信封随机法分成三组,每组40例。其中A组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28.40±2.56)岁;经产妇14例,初产妇26例;B组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28.32±2.41)岁;经产妇15例,初产妇25例;C组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28.51±2.60)岁;经产妇16例,初产妇24例。三组基线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纳入标准:(1)异位妊娠诊断参考《妇产科学》[7];(2)超声诊断未见孕囊;(3)存在或不存在腹腔内出血等。排除标准:(1)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合并癫痫、焦虑等疾病;(3)伴有恶性肿瘤;(4)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肾衰竭、心力衰竭等疾病者等。本研究试验设计已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A组施行传统多孔腹腔镜入路,在脐孔上方开10mm的小切口,置入气腹针,采用CO2建立起人工气腹,保持12~15mmHg(1mmHg=0.133kPa)的腹压,穿刺时使用10mm直径的穿刺套管,腹腔镜下,对患者的盆腹腔状况进行探查,随后将于2~3个5mm直径的穿刺套管穿刺置于下腹双侧,并实施手术。B组施行自制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所需的材料包括1只无菌橡胶手套,1个切口防护套,7号丝线,1个10mm、2个5mm的 Trocar,在手术之前,将1只手套的中指、食指、小指和无名指的指端切开,分别放入1个10mm、2个5mm的 Trocar,然后用丝线进行绑扎。术中患者全麻,在脐部做一25mm的纵向切口,将切口保护套置入,并将其向上提起,以保证下环与腹壁的紧贴。再将准备好的手套袖口包裹住防护套后,将手套与防护套一起翻转多层,让上环与肌肤紧密接触,确保手套不会由于气腹的压力出现漏气、移动情况,并保持良好的气密性,手术流程与传统腹腔镜保持一致。C组使用一次性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全麻后,在脐部做一25mm的纵向切口,将切口保护套置入,并将其向上提起,以保证下环与腹壁的紧贴,将上环与防护套一起翻转多层,让上环与肌肤紧密接触,保证气密性,使多通道单孔平台接合切口保护套,手术流程与传统腹腔镜保持一致。手术方法:腹腔镜下,对患者的盆腹腔状况进行探查,确定异位妊娠的位置(例如:输卵管妊娠),切口沿着输卵管系膜边凝边直至输卵管峡部,将患侧输卵管切除,常规腹腔镜下,输卵管用10mm的孔置于无菌标本袋内,用10mm的穿刺孔将其取出,单孔腹腔镜手术于脐部切口取出标本。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情况:记录三组失血量、手术操作用时、肛门排气用时与住院天数等。(2)血清β-hCG水平:抽取三组术前、术后第2天的外周血3ml,离心处理,取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指标。(3)切口愈合状况:基本愈合:切口无红肿渗液、无感染、无痛感;愈合良好:切口处有轻微红肿、微量渗血和少量脂肪渗液,无感染,轻微疼痛;愈合较差:切口处有明显渗液渗血、红肿,疼痛感强烈,有炎症出现。愈合优良率=(基本愈合+愈合良好)例数/总例数×100%。(4)并发症:记录三组切口感染、腹壁血管受损、穿刺部位粘连等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三组手术情况比较 B组、C组术中失血量少于A组,肛门排气用时与住院天数短于A组,手术操作用时长于A组(P<0.05);但B组、C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操作用时、肛门排气用时、住院天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三组β-hCG水平比较 术后第2天三组β-hCG指标均下降,且B组、C组β-hCG指标低于A组(P<0.05);但B组、C组β-hCG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组β-hCG水平比较

2.3 三组切口愈合状况比较 B组、C组切口愈合优良率为100.00%、97.50%,高于A组的85.00%(χ2=3.914,P=0.048<0.05);但B组、C组切口愈合优良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三组切口愈合状况比较[n(%)]

2.4 三组并发症比较 B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50%,低于A组的20.00%(χ2=8.114,P=0.016<0.05);但B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三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多处于病情中后期,胎囊体积已较大,导致患者预后状况不良,对其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8-9]。目前,手术是治疗异位妊娠的常规方案。其中,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传统多孔腹腔镜入路输卵管切除术多采用3个切口,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10-11]。因此,需要探寻一种积极的手段以提高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本试验探究异位妊娠不同腹腔镜入路平台下行输卵管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及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

单孔腹腔镜手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内镜术式,有助于缓解疼痛,改善手术疤痕,促进术后恢复。与多孔腹腔镜相比,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最大的优点在于切口美观,其切口隐蔽在脐周和脐孔间,可以实现无瘢痕手术[12-14]。但是,目前国内应用于临床的一次性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装置成本较高,而且无法重复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项技术的使用。我院使用自制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施行输卵管切除术,将手套与保护圈制成密闭空间,原材料为1只无菌医用橡胶手套、7号丝线,1只切口保护套,1个10mm、2个5mm的Trocar,并未增加医院的成本与病人的费用,经济性与实用性较高,可在基层医院推广。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C组术中失血量少于A组,肛门排气用时与住院天数短于A组,手术操作用时长于A组,切口愈合优良率高于A组(P<0.05);但B组、C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操作用时、肛门排气用时、住院天数、切口愈合优良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自制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一次性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可以缩短异位妊娠患者的肛门排气用时与住院天数,改善切口愈合状况。分析原因可知,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行输卵管切除术仅于脐部有一个切口,有利于减少术中失血量,腹部美容效果更佳,同时一个切口有助于缩短术后愈合时长,与既往研究[15-16]结果相符。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术后第2天三组β-hCG指标均下降,且B组、C组β-hCG指标低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但B组、C组β-hCG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自制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一次性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行输卵管切除术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β-hCG水平改善。其导致因素可能为,单个切口有利于减少多切口可能出现的如腹壁血管受损与穿刺部位粘连等潜在并发症,减少切口的感染率,有助于血清β-hCG指标的恢复。同时相较于一次性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自制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的经济成本低,制作流程简单,有助于标本的一次性取出,更利于在基层医院中推广。

综上所述,在异位妊娠需切除输卵管的患者中,自制经脐单孔腹腔镜入路平台的疗效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期,促进其切口愈合,且安全性良好,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经脐单孔基层医院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3D与2D腹腔镜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