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消融手术患者实施集成增效胃肠道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3-08-15 03:09朱纪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5期
关键词:房颤消融胃肠道

吴 清 李 春 朱纪芳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消融手术是目前治疗房颤常用外科手术,可对心律失常传导过程进行有效阻断,改善相关临床症状[1-2]。但是从目前房颤消融手术治疗现状发现,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以迷走神经紊乱最为常见,迷走神经是支配心脏活动主要神经之一,具有调节心脏功能的重要作用,因而房颤消融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迷走神经紊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其中胃肠道功能障碍是迷走神经紊乱常见表现[3-5],不仅会引起消化功能异常,还会影响心血管功能,对术后康复进程造成不良影响。房颤消融手术术后常规护理中对于胃肠道方面干预措施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所以需要进一步优化干预措施。集成增效胃肠道干预是基于集束化护理模式和循证医学理论的新型干预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基于此,本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房颤消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集成增效胃肠道干预对房颤消融手术患者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房颤消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2)。对照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2.64±12.59)岁;房颤类型:阵发性房颤42例,持续性房颤18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3.08±12.67)岁;房颤类型:阵发性房颤45例,持续性房颤1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房颤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复,且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1)符合《心房颤动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6]中关于房颤诊断标准者;(2)2种及以上抗心律药物联用才可控制症状者;(3)抗心律药物治疗无效者;(4)有1项及以上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者;(5)预计生存期>12个月者;(6)肝肾功能正常者;(7)术后出现迷走神经紊乱及胃肠道反应症状者。

1.2.2 排除标准:(1)心功能等级为Ⅳ级者;(2)左心室射血分数≤35%者;(3)年龄≥80岁者;(4)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者;(5)左心房内镜≥65mm者;(6)合并阻塞性或弥散性肺功能障碍者;(7)术前食道超声提示存在左心耳或左房血栓者;(8)术前合并迷走神经紊乱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干预内容:(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给予心电和血氧连续监护,重点关注是否存在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复发情况,若患者出现低电压ST-T改变和窦性心动过速,考虑存在心包填塞情况,及时上报医生处理,必要时配合医生完成心包穿刺术;若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考虑存在房室传导阻滞,及时上报医生处理,并准备好人工起搏器等抢救设备,预防突发疾病。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及血压等情况,发现体征异常及时上报处理,且关注患者术后排尿情况,术后4h未排尿且小腹胀痛需要及时上报处理。(2)穿刺点护理:术后要求患者静卧修养12h,并应用沙袋对穿刺点进行压迫,静脉压迫6h,动脉压迫8~12h,其间注意观察穿刺点是否存在出血、血管硬化、疼痛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饮食干预:术后按照流质、半流质、软食、正常食物的顺序逐步恢复正常饮食,食物选择易消化且清淡,避免摄入高脂肪、油炸辛辣刺激等食物,若患者血糖无异常则鼓励其适当增加新鲜水果的摄入,少食多餐。(4)出院指导:出院前与患者讲解房颤消融术后自我护理方式和注意事项,分发健康手册便于其学习,并叮嘱其出院后按照医嘱定期复诊,出现不适及时到院救治。

1.3.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成增效胃肠道干预,具体干预内容:(1)组建集成增效胃肠道干预小组,由主管医师、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同时联合康复科、营养科及中医科等共同实施干预,组建成功后将“促进胃肠道功能和迷走神经紊乱恢复”作为干预目标,并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利用知网、万方、维普等学术网站检索相关文献和依据临床经验对循证支持进行获取。小组成员查询资料结束后组织集体会议,运用头脑风暴法制定集成增效胃肠道干预方案,拟定干预方案后以函件形式发送护理专家进行论证得出最终的干预方案。干预方案制定好后实行责任负责制,主管医生负责患者术后相关治疗,护士长负责监管和指导责任护士,责任护士落实干预内容。(2)集成增效胃肠道干预内容:①术后48h以内,对于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胃潴留、腹胀等症状的患者,经评估后符合条件的给予胃肠减压干预,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对于术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营养状态良好者给予肠外营养干预,营养状态较差者给予肠内营养干预,同时进行进食训练,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经口进食。②对于术后48h后可经口进食的患者,可联合中医科实施膳食管理干预,根据患者不同辩证指导饮食,如脾胃虚弱食物可增加胡萝卜、淮山、莲子等,脾胃湿热可增加薏米、苦瓜、冬瓜和莲子等。③术后48h后对于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给予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耳穴埋籽等干预措施。a.穴位按摩:选取患者的内关、太冲、百会、合谷、肝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按摩,采用指揉法,护理人员用双指对穴位进行按摩,然后先顺时针再逆时针进行按揉,按揉频率控制在50~60次/min,每个穴位按揉3min,早晚各进行1次。b.穴位贴敷:贴敷药物由丁香5g、砂仁10g、乌药10g、旋覆花10g、吴茱萸10g、生姜15g、半夏15g和黄芪15g组成,配合姜汁、香油和蜂蜜制成糊状,选取内关、气海、中脘、神阙、涌泉、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贴敷,每日贴敷8~12h,直至胃肠道反应消失后停止。c.耳穴埋籽:选择胃穴、皮质下、神门穴、耳迷根及交感穴进行干预,干预前对穴位进行消毒,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穴位上后进行按压,每个穴位按压1min,每日按压3~6次。

1.4 观察指标

1.4.1 术后恢复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心电监护去除时间及住院时间。

1.4.2 体征指标:测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5d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餐后2h血糖(PBG)水平,应用电子血压计测定HR、SBP和DBP;PBG应用指尖血糖监测仪进行测定。

1.4.3 迷走神经紊乱恢复情况:干预前和干预5d后通过对患者发音和触及双侧咽后壁的反应评估迷走神经恢复情况,若患者发音无异常,触及双侧咽后壁的反应为恶心呕吐且软腭上升表示完全恢复;若患者干预后发音较干预前显著改善,触及双侧咽后壁出现软腭上升或恶心呕吐症状则表示基本恢复;若干预后发音与干预前无差异,且触及双侧咽后壁反应不明显表示未恢复;迷走神经紊乱恢复率=(恢复+基本恢复)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排便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心电监护去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征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HR、SBP、DBP及PB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HR、SBP、DBP及P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征指标比较

2.3 两组迷走神经紊乱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迷走神经紊乱恢复率高于对照组(χ2=4.481,P=0.034<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迷走神经紊乱恢复情况比较[n(%)]

3 讨论

房颤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以心悸、眩晕、气短、胸前不适等症状为主,可严重影响心房的收缩功能,且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栓,诱导栓塞性疾病地发生,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早期给予房颤患者有效治疗十分关键[7]。射频消融手术是治疗房颤有效微创手术,可有效对房颤症状进行消融,改善左心室的功能,降低血栓形成风险[8],房颤消融手术术后容易出现迷走神经紊乱,迷走神经是最长且结构最复杂的脑神经,而消化系统受迷走神经控制,因而出现迷走神经紊乱时容易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两者互相作用和影响,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加大其术后复发心律失常的风险,影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前射频消融手术术后常规护理的重点在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和穿刺点护理方面,在迷走神经紊乱方面措施较为欠缺,因而患者术后迷走神经紊乱较难得到缓解,加重其术后不适和心律失常复发风险。相关研究指出[9],给予房颤消融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干预不仅可以减轻其胃肠道反应,还可以促进迷走神经紊乱的恢复。对此,本文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成增效胃肠道干预,该干预模式核心理念为循证医学,护理结构参照了集束化护理干预,是较新型的干预模式,目前报道文献较少。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恢复指标、干预后体征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干预5d后的迷走神经紊乱恢复率高于对照组,与李翠芳等人[10]研究结果相似,可见集成增效胃肠道干预在房颤消融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究其原因,集成增效胃肠道干预通过组建专业干预团队,基于循证医学理论和专家论证基础上制定符合房颤消融手术患者术后康复需求的胃肠道干预方案,使得其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正常,更利于体征指标的稳定,减轻对迷走神经紊乱的影响,促进其迷走神经紊乱的恢复进程。

综上所述,给予房颤消融手术患者集成增效胃肠道干预的效果良好,可促进其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稳定其心率、血压及血糖等体征指标,使得其可尽早下床活动,并促进迷走神经紊乱的恢复,加速术后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房颤消融胃肠道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消融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百味消融小釜中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