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结合心理疏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康复依从性的作用

2023-08-15 03:09侯丽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5期
关键词:负性康复训练家属

侯丽娜 肖 琴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乳腺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0%左右,40~60岁女性或绝经前后其发病率达到高峰[1]。它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关联较大,而乳房腺上皮组织病变是乳腺癌的预警信号,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内陷、胸剧痛等,是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之一[2]。临床上多采用改良根治术作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生存获益,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早期诊断的乳腺癌经积极治疗后其5年生存率高达85%以上[3]。但术后患者乳腺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患者出现心理应激的情况增加,因此乳腺癌术后护理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患者心理情绪的缓解效果。本文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协同护理结合心理疏导的联合干预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使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负性情绪得以切实缓解,并进一步强化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20年5月—2021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且均为女性,所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其中对照组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6.65±3.43)岁,体质量指数(BMI)19~28kg/m2,平均BMI(22.98±4.02)kg/m2;肿瘤分期:Ⅰ~Ⅱ期34例,Ⅲ期13例。观察组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46.87±3.52)岁,BMI 18~28kg/m2,平均BMI(23.11±4.05)kg/m2;肿瘤分期:Ⅰ~Ⅱ期32例,Ⅲ期15例。本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实施。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研究可行性。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手术可耐受度较高者;首次化疗者;对自身病情了解,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合并认知、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者;哺乳期患者;合并其他肿瘤疾病者;个人原因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术前相关准备,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实时监测,术后将手术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让患者对自身的身体状况大致了解,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常规监测,向患者及家属简单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发放健康宣教手册,疏导患者负面情绪,并对患者的饮食及康复训练进行简单指导。

观察组患者采用协同护理+心理疏导的联合干预模式。(1)协同护理干预:①组建协同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乳腺癌专家、1名乳腺癌主治医师、3名乳腺科主管护师共同组成,干预方案的制定及工作职责的分配由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完成,研究开始前需对小组成员进行协同护理模式的专业培训,培训时间为1周。②制定协同护理方案,干预方案以患者实际病情情况及心理情绪为依据来制定,以确保方案的个性化和针对性,使家属在护理工作中的参与度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有助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并积极配合。③开展疾病认知教育宣教活动,将专家知识讲座及一对一宣教进行有效结合,一对一宣教由主管护师来完成,知识讲座由乳腺癌专家主讲,主治医师辅助专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惑,患者及家属都需要参与其中,这样才能使认知教育达到预期效果。④落实协同护理方案,术后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功能康复训练手册,指导患者做握拳、伸指等简单的卧床训练;术后24h卧床期间指导患者做简单易行的下肢功能锻炼,即踝泵运动,反复练习屈伸和绕环动作,该运动可对下肢静脉血栓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练习5~10min/h,5~8/d;术后2d向患者播放相关功能训练的教学视频,并讲解训练获益;术后3~5d引流管拔除后以患者实际临床指征引导患者进行摸耳、侧肩等训练,家属要陪同并监督患者完成每一阶段的康复训练,主管护师同时要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详细记录,以便对康复效果的评估更加准确。(2)心理疏导干预模式:①家属亲情心理疏导,术前对陪护家属进行简单的护理培训,使患者及家属能够亲身感受护理工作的参与感,同时将术前陪护的重要性向患者进行深入讲解,指导家属在与患者沟通时能够传递出具有积极乐观的话语和行为,使患者在家属的引导和鼓励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②术前心理护理,主管护师要对患者的疾病情况、性格、爱好、心理状况及对疾病的掌握度进行系统评估,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对沟通方式进行总结,对患者及家属的不解之处和遇到的问题积极、热情地给予解答和帮助;以发自内心的同理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所带来的亲切感,并给予患者恰当的安慰、鼓励等,患者负性情绪得以疏导的同时护理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也得以显著提升。③术中心理疏导,进入手术室后主管医师要主动并耐心地向患者介绍手术环境及仪器设备等,若患者仍处于紧张、焦虑等状态,可通过握紧患者双手、以亲切的语言轻声安抚等适当的措施进行疏导。④术后心理疏导,患者苏醒后主管护师要第一时间传达手术结果,并密切观察患者心理情绪的波动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列举预后良好的案例激励患者重拾信心;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恢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伤口进行护理时手法要轻、处理伤口要细致,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1.3 观察指标 (1)干预7d后,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分为3个等级即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2)于干预前、干预7d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SAS的评定以50分为分界值:正常<50分、50分≤轻度焦虑≤59分、60分≤中度焦虑≤69分、重度焦虑≥70分;SDS的评定以53分为分界值:正常<53分、53分≤轻度抑郁≤62分、63~72分≤中度抑郁≤72分、重度抑郁≥73分;(3)于干预前、干预7d后,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对两组患者创伤后心理应激进行评价,该量表共21个条目,可分为与他人关系、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精神变化和对生活的欣赏5个维度,评分范围分别为0~35分、0~25分、0~20分、0~10分和0~15分,总分0~105分,分数高低与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PTG)呈正相关。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 干预7d后,观察组患者康复总依从率为95.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34%(χ2=9.598,P=0.002<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d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PTGI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PTGI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d后,两组患者PTGI各维度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TGI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群体中最常见,也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引起患者的重视,等发现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窗口期,临床上多以手术配合化疗、放疗等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这对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的降低及功能恢复的提升有积极影响,同时患者远期生存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的突破[5]。但乳房对女性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是女性自信、交际、工作、婚姻等的重要载体,乳房的缺损使得患者自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完全显现出来,进而直接影响着患者康复和预后效果[6]。因此术后配合系统、科学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乐观、积极向上等心理情绪的重塑和日常生活工作的回归有正向影响。

协同护理是以建立在现有医疗设施和人员配备的基础之上,注重护理责任制,引导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护理人员临床教育者、支持者、协调者的多重角色及职能的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有助于护患之间的相互信赖感日益增强及护理质量的提升,该干预模式对患者精神状态的调节及护理依从性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对相关风险因素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控制有重要影响[7]。心理疏导重视对患者整体性的强调,通过对患者生理指标、心理状态等的全面了解和掌握,以充足的准备积极应对患者的负性情绪并给予针对性的疏导,该干预模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护理原则,以患者的实际病情、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情绪等方面着力点,并对患者的感受与认知进行纠正,积极扭转患者颓势的心理状态,让患者勇于面对自身形体的改变,为处于创伤和苦痛中的患者传递坚定的信念和成长的力量,进而为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的调节及创伤后成长水平的正向发展提供积极引导和干预[8]。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7d后,观察组患者康复总依从率为95.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34%,且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协同护理与心理疏导的联合干预模式取得的护理成效显著,“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得以彰显,符合患者及家属内心最真实的期望,促使患者对自身存在价值和对生活的态度能够实现正性转变,而正确的认知和深刻的感悟也更能激发患者开拓新生活和尝试新事物的自信和勇气,进一步推动患者PTG的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这与秦如梦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结合心理疏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康复训练依从性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正向发展,并为其积极心态的形成和战胜疾病自信心的树立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负性康复训练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