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影响因素及其与创伤后成长、心理韧性的相关性分析

2023-08-15 03:09司西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5期
关键词:志气肠造口永久性

司西芳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 466000

近年来心理健康程度与病情进展、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但当前相关研究多集中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方面。志气缺失综合征是个体面对不良事件时出现的一种以主观无法胜任、无助感、无望感、低自尊为主要表现的负性心理,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意愿[1]。目前国内关于志气缺失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癌症患者中[2]。本研究探讨了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创伤后成长、心理韧性的相关性,以期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指导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60.22±5.31)岁。本研究已获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年龄<80岁;③均为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诊断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3]中的诊断标准,且均行永久性肠造口术治疗;④认知、理解能力良好;⑤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出现远端转移或伴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②伴有严重心理障碍性疾病或因其他重大创伤导致的心理问题;③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④因听力、语言、阅读障碍导致的沟通障碍;⑤存在严重术后并发症;⑥药物滥用者。

1.3 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居住地、付费方式、造口每月花费、造口类型、造口术后时间、家庭收入、是否有造口并发症、是否参加造口组织等一般资料。使用中文版志气缺失综合征量表(DS-MV)评估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24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0~4分,总分0~96分,评分与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呈正相关;使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估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20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0~5分,总分0~100分,评分与患者创伤成长水平呈正相关;使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心理韧性,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25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0~4分,总分0~100分,评分与患者心理韧性呈正相关。

2 结果

2.1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居住地、付费方式、造口每月花费、家庭收入、是否有造口并发症、是否参加造口组织是影响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1。

表1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分)

2.2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居住地、付费方式、造口每月花费、家庭收入、是否有造口并发症、是否参加造口组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家庭收入、是否有造口并发症是影响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的关键因素(P<0.05),见表2。

表2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2.3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与创伤后成长、心理韧性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中,患者的DS-MV、PTGI、CD-RISC评分分别为(35.69±6.08)分、(60.24±8.23)分、(55.24±7.58)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S-MV评分与PTGI、CD-RISC评分呈负相关(r=-0.915、-0.928,P=0.000<0.05)。

3 讨论

虽然永久性肠造口术是一种治疗性术式,但其永久性改变了患者排便习惯,这种生理性改变以及癌症本身造成的心理压力会给患者生理、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带来极大负面影响,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影响患者远期康复及生活质量,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随着护理学、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心理状态与患者康复、生活质量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护理人员的关注。

志气缺失综合征是目前心理医学研究的重点,其是指患者在面对死亡等不良事件威胁时产生的一种无助、绝望、悲伤心理[4]。本文经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造口每月花费、是否有造口并发症是影响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的关键因素,分析其原因,考虑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1)文化水平与患者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直接相关,文化水平较高的患者学习能力较强,可正确认识疾病对其的影响,能正确掌握造口相关知识,且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不仅如此,文化水平较高的患者还掌握较多的社会资源,其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外界寻求帮助,从而保障其康复顺利进行,故文化水平较高的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较低[5]。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低文化水平患者的关注,及时通过各种健康宣教方式提高其对疾病、造口护理的认识。(2)家庭收入是影响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的另一关键因素,高收入患者有经济保障,可承担更大的医疗花费,而家庭收入较低的患者面临长期用药、造口护理花费时所承担的经济压力更大,更容易担心治疗费用问题,因此其更容易出现主观应对不能、无助、绝望等志气缺失症状[6]。因此,护理人员应协助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患者申请各种医疗补助,以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3)存在造口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亦较高,因为疼痛、腹胀等造口相关并发症本就会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负面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不仅如此,出现造口并发症的患者还需要使用造口附件,这又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家庭负担,容易加重患者负罪感,诱发志气缺失综合征[7]。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院外随访及造口管理指导,指导患者识别早期并发症,从而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

本研究亦探讨了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与其创伤后成长及心理韧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患者DS-MV评分与PTGI评分、CD-RISC评分呈负相关,表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与其创伤后成长、心理韧性呈负相关。创伤后成长是指个体在经历创伤后出现的一种正性心理,较高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可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治疗和护理,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减少其回避、自卑情绪,从而降低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8]。心理韧性则是指个体在面对重大负性事件时逐渐适应、恢复的能力,心理韧性水平较高可快速消除永久性造口带来的不良情绪,且高心理韧性水平有利于患者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方式,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有积极作用[9]。

综上所述,文化水平低、家庭收入低、有造口并发症是导致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上升的关键因素,且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水平与其创伤后成长、心理韧性呈负相关。

猜你喜欢
志气肠造口永久性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患者应用个性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巴西侨商叶兴平:宽厚养大气,淡泊养志气
人小志气大
欲望与志气
欲望与志气
俄成功研制“永久性”核反应堆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浅析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以慈溪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