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对痛风患者健康行为及痛风发作情况的影响

2023-08-15 03:09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5期
关键词:痛风日记发作

蒙 静

贵航贵阳医院,贵州省贵阳市 550027

痛风是一种因血尿酸积累而引发的关节疾病,其病程较长,以突然性的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患者肾脏功能,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危害极大[1]。痛风患者需通过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方式以降低血尿酸,控制疾病发展[2]。然而长期痛风发作会对患者生理、心理带来双重危害,易引发多种不良情绪,影响健康行为的形成,进而影响疾病控制[3]。常规护理从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虽能够改善疾病,但相关护理以口头指导为主,患者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积极控制痛风发作方面存有局限性[4]。基于日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是通过设计痛风日记,指导患者每日记录、自检、修正健康行为,不断强化健康行为,旨在积极控制病情、提高护理质量。鉴于此,本文通过对68例痛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分析基于日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对其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痛风患者68例。纳入标准:符合《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5]中关于痛风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肝肾功能正常;精神良好,可配合相关护理。排除标准:近期服用降尿酸药物者;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无法正常沟通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9.86±5.03)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7±0.69)年;痛风分级:Ⅰ级2例,Ⅱ级17例,Ⅲ级13例,Ⅳ级2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及中专12例,大专及以上15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50.13±4.8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2±0.64)年;痛风分级:Ⅰ级4例,Ⅱ级15例,Ⅲ级12例,Ⅳ级3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及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通过教育讲座、发放痛风健康手册的方式告知患者痛风知识、健康饮食及规范作息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时间为25min,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并嘱患者多摄入豆制品、低脂牛奶、酸奶等,且以低嘌呤饮食为主;在患者出院时嘱家属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在患者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时间为20min,了解患者痛风发作情况,共护理8周。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日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1)日记本的设计:由责任护士以痛风、健康行为、日记录等为关键词查找相关文献,再参考日记录干预理念,设计痛风日记本,日记内容主要包括药物使用、每周体质量变化、心理状态、饮食情况、运动频次、每周尿酸测定数值、睡眠时间等,设计完成后由护士长评价,指出改进之处,细化日记本的设计。(2)具体实施:①在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向其发放设计好的日记本,告知患者记录要点、记录正确方式及坚持记录的重要性,并带领患者完成首日日记记录。②第2天责任护士检查前1d患者的日记本,评估其记录行为,对于记录行为正确者给予表扬,对于记录行为存有偏差者,再次指导其如何正确记录。③待患者日记本记录累积7d后即可完成动态分析,每隔7d动态分析1次,引导患者观察每周饮食、运动、用药对尿酸数值的正向影响,并引导患者自检自身健康行为,自我发现自身存在的不健康行为,责任护士帮助其不断修正行为。④出院当日,责任护士添加患者微信,创建微信群,在患者出院后每周利用微信发放痛风日记修正的意义、健康行为的重要性等,并指导患者每日在微信群内进行按时填写日记记录,由责任护士每周将患者日记进行汇总,再将汇总结果发给患者,患者不断自检、不断修正行为;每隔2周责任护士借助微信视频与患者进行通话,时间为30min,依据患者日记记录情况单独指导,首先对患者的健康行为修正给予肯定,再详细告知患者血尿酸指标达标的意义、血尿酸指标达标与合理饮食、规律运动、遵医嘱用药、注意休息、控制体重等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化患者健康行为。共护理8周。

1.3 观察指标 (1)健康行为:于护理前、护理8周后采用我院自制健康行为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包括合理运动、科学膳食、遵医服药/复查、防寒保暖/休息,每个项目25分,评分越高,健康行为越佳。(2)自我效能:于护理前、护理8周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评价,量表包括患者解决问题能力、面对一个难题时通常能找到多个解决方法等10个项目,每个项目1~4分,共40分,评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好。(3)负性情绪:于护理前、护理8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满分均为100分,其中SAS评分≥50分表明有焦虑症状,SDS评分≥53分表明有抑郁症状,评分越高,焦虑、抑郁症状越明显。(4)痛风发作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8周后痛风发作情况。(5)生活质量:于护理前、护理8周后采用生活简易量表(WHOQOL-BREF)进行评价,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将各领域总分换算为百分制,均为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健康行为 护理前,两组健康行为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健康行为评分对比分)

2.2 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及痛风发作情况 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GSE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痛风发作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痛风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及痛风发作情况对比

2.3 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WHOQOL-BREF量表各领域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各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3 讨论

痛风患者需终身接受降血尿酸治疗,除遵医嘱用药外,合理饮食、健康作息、规律运动等对疾病的控制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6]。但痛风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受疾病影响,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加之出院后缺乏相关健康指导,难以遵医嘱用药、饮食等,健康行为较差,不利于疾病控制[7]。常规护理仅注重患者住院期间用药、饮食指导,缺乏对患者健康行为的持续关注,加之该护理模式忽视培养患者的自我效能,以致疾病控制效果不够理想。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合理运动、科学膳食等健康行为评分、GSES评分及WHOQOL-BREF量表各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痛风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日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在痛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原因在于:基于日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是一种监督、指导患者改变自身不良健康行为的护理模式,其通过指导患者记录痛风日记,实现对患者长期性的监测,对于积极控制病情意义重大[8]。实施基于日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通过查找文献、参考日记记录干预理念,以循证依据为指导设计痛风日记,确保痛风日记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以便护理方案的顺利实施。同时,基于日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通过发放痛风日记本,正确指导患者完整记录日常健康行为执行情况,以便患者和责任护士动态了解疾病控制情况,为患者和责任护士提供较为全面的行为修正策略。实施基于日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指导患者每日详细记录,并引导其自检自身健康行为和自我修正,能够促使其认识到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健康作息、遵医嘱用药等健康行为的重要性,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实现修正健康行为的目的。本文所采用的护理措施能够促使患者动态观察到良好健康行为对疾病恢复的正性作用,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不良情绪。另外,基于日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在患者出院后借助微信监督患者每日正确完成痛风日记,促使患者长期形成正确的健康行为,利于降低痛风发作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帮助其尽早回归正常生活,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日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应用于痛风患者中效果良好,可缓解其不良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更好地改善健康行为,减少痛风发作,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痛风日记发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痛风的治疗
痛风了,怎么办?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