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分析

2023-08-16 21:18单选伦
乡村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元阳县占地面积红河

单选伦 包 蓉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0 引言

2013 年6 月,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元阳梯田作为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生态价值。因此,笔者选取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哈尼族传统村落的形成背景和聚落景观要素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出哈尼族传统村落的景观特征,以提高人们对哈尼族传统村落景观的认知,为红河哈尼梯田的传承和保护及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1 元阳县传统村落概况

元阳县隶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哀牢山脉南段、红河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02°27′~103°13′、北纬22°49′~23°19′,东西跨度74 km,南北纵距55 km,总面积2 212.32 km2[1]。元阳县东与金平县相接,南与绿春县相连,西与红河县相邻,北与建水县、个旧市、蒙自市隔红河相望。截至2019 年6 月,元阳县境内共有7 个传统村落列入我国传统村落名录,分别为阿者科村、箐口村、垭口村、大鱼塘村、太阳老寨村、全福庄中寨村和大顺寨村。在这7 个传统村落中,太阳老寨村和大顺寨村分别为瑶族传统村落和傣族传统村落,其余5个皆为哈尼族传统村落。

2 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村落景观产生的自然资源背景

2.1 地形地貌

元阳县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地处横断山系哀牢山脉南段。由于元阳县海拔较高,境内高差较大,河流底蚀强烈,因而该地区形成了深切割中山地貌。此种地貌主要集中在县内哀牢山南北坡的中山地区,占元阳县总面积的84%。受到新构造运动影响,元阳县境内发生大幅度的间歇性抬升和夷平作用,故形成了山高谷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的总体地貌特征。同时,由于受到南部藤条江和北部红河的切割与侵蚀,元阳县境内形成了中部高、两侧低,呈“V”字形发育的地形;境内以观音山—白岩子山一线为红河和藤条江的分水岭,将元阳县分为了南北两部分;总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最高处为白岩子山(2 940 m),海拔最低处为小河口(144 m),相对高差达2 796 m[1]。元阳县境内除去少量分布于山间河谷地带的小冲积、堆积坝子之外,其余都是山区,因此该地区以山地农业生产为主。据2016 年统计数据,元阳县耕地面积达到24 741.66 hm2,其中哈尼族耕作的水梯田面积占45.4%[1]。

2.2 气候

元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境内南北气流的影响及海拔差别很大,故当地形成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干湿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雨区和少雨区分明且水平分布复杂、山地立体气候显著的总体气候特征。元阳县年平均气温24.4 ℃,年平均降水量1 397.6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5%,全年日照时间1 770.2 h[1]。元阳县立体气候显著:在海拔1 000 m 以上的山区,温度下降使暖湿气流凝结于此,形成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观;而在海拔1 000 m 以下的地区,温度较高且水资源丰富,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元阳县境内观音山所形成的天然屏障,使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到阻挡,加上元阳县境内海拔差别很大,共同造成当地“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依据不同海拔,元阳县气候可分为高山、上半山、下半山、河谷4 种微气候类型。

2.3 水资源

以境内的观音山作为分水岭,元阳县内水系分为南部藤条江和北部红河水系,共有大小河流29 条。其中,藤条江水系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红河位置低,落差小,支流众多,水力资源利用价值小,但水力资源丰富。元阳县境内河流总长约700 km,流域面积2 216.9 km2,常年流量为42.7 m3/s,水能资源蕴藏量为36.81万kW,其中可开发量为21.38万kW,占水能资源的58.1%[1]。

2.4 植物资源

元阳县境内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植被类型多样。截至2020 年,元阳县森林覆盖率达54%,不同植被类型在县内相互交错,具有明显的镶嵌性,但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根据气候和海拔不同,可将元阳县的植被类型分为3 大类:低热河谷稀疏灌草丛植被,分布在海拔800 m 以下的河谷地带,由于长期的开发利用,原始状态的植被已经遭到破坏,现存多为次生林;中山暖湿性常绿阔叶林及针叶林带,分布在海拔800~1 600 m 的地区,现有阔叶林保持原生状态的较少,多为次生林;亚热带常绿阔叶苔藓林,分布在海拔1 600 m 以上的地区,基本保持了原生状态,是维护元阳县生态环境的重要植被带。

3 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村落宏观景观特征分析

哈尼族人迁徙、定居到红河南岸和哀牢山区之后,其生产方式由狩猎、采集向精耕细作转化,其生活也由游牧变为了定居。因此,无论是其村落的选址还是规模,都围绕着梯田稻作农业展开。

3.1 选址方面

根据对元阳县5 个哈尼族传统村落的调查,笔者发现哈尼族村落的选址均是以三面环绕高山、前方一览无余、在地理空间上相对封闭而隐秘的地方作为落脚点。将村落修建于这样的地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来自外界的侵扰,使族人获得安全感。同时,这样的选址容易蓄水,从而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2]。

3.2 规模方面

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村落的规模各有不同,大至一两百户,小至三十四户。针对元阳县5 个哈尼族传统村落,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开展了现场调查,并没有发现关于村落规模的具体村规民约,但发现在这些村落发展过程中,当没有多余空地建房时,村民会共同商量由某几户村民搬离原村落,并依据传统的选址原则去选择新的村落营建地点。在实地访谈中,笔者发现哈尼族传统村落的规模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村落适宜建房的土地面积,二是村落所拥有的梯田面积。由于村落适宜建房的土地面积相对固定,因此当村中人口数量随时间不断增加,而村落中的土地不能满足建房需求时,就会促使新村落的出现。哈尼族人将梯田建在村落的下方,因而梯田的面积也是相对固定的;随着人口的增加,梯田的产出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时,人们就会向外搬迁,寻找适合耕作的土地并在当地定居,从而产生新的村落[3]。

4 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村落微观景观特征分析

4.1 建筑方面

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村落中的民居以“蘑菇房”为典型样式,其中阿者科村的“蘑菇房”建筑群保留得最为完整。“蘑菇房”因其房顶形似蘑菇而得名,属于邛笼式建筑。“蘑菇房”大部分为3层独栋建筑,采用竹木材料的梁、柱作为支撑,与土坯墙、石墙共同承重。

从平面布局来看,可以将哈尼族“蘑菇房”分为以下3 种类型。一是“独立型”,其平面近方形,尺度较小,在入口处设有门廊,将门廊一侧隔出房间,供人居住。二是“曲尺型”,即“L 型”,由正房加单侧耳房组成。“曲尺型”蘑菇房因平面组合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了两种格局,一种是“糯美型”,正房与耳房在平面上是两个独立的矩形;另一种是“糯比型”,正房与耳房在平面上组成一个整体,呈曲尺状。三是“合院型”。“合院型”有两种格局:一种是“三合院”形式,正房两侧各设一间耳房形成半围合形式,利用地形差异将正房和耳房分台而建,可由正房二楼进入耳房的晒台,晒台面积较大;另一种是“四合院”形式,由正房、两侧耳房和入户门廊组成四面围合空间,中间留有天井[4]。

因为元阳县处于亚热带山区,具有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湿度较大,所以“蘑菇房”的一楼多用于关养牲畜、存放柴草,少数村民会将厨房设置在一楼,第一层的层高较为低矮(1.5~2.0 m);二楼用于居住,有卧室和厨房、粮仓、火塘等;一楼与二楼之间以石阶或木梯连接。大部分“蘑菇房”的石阶建于屋外,而木梯由于耐水性差,通常建于屋内。第三层由阁楼和晒台两部分组成,阁楼部分及茅草覆盖的屋顶约占总面积的2/3,用来存放晒干的粮食,剩下的1/3 是晒台,用来晾晒粮食、衣物,也是哈尼族人活动的场所。晒台一般朝东,便于阳光照射。茅草屋顶通往晒台的一侧会设有一扇门,方便人进出晒台[5]。

4.2 道路方面

元阳县5 个哈尼族传统村落位于海拔1 200~1 900 m 的山区,阿者科村海拔1 880 m,箐口村海拔1 600 m,垭口村海拔1 360 m,大鱼塘村海拔1 920 m,全福庄中寨村海拔1 840 m[6]。5个传统村落中的房屋沿等高线修建,其内部主要道路也沿等高线修建,而连接主要道路和寨神林的弹石路则垂直于等高线形成辅路,连接每家每户的小路与辅路相平行,这3 种道路共同形成了哈尼族传统村落的主要街巷。由于笔者研究的5 个哈尼族传统村落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时处于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因而当地获得的相关支持较多,村落中大部分道路都经过了硬质化处理,但因所采用的修筑材料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形态的道路。

4.3 给排水方面

哈尼族人在村落选址之初,便将水源位置的选定放在首位。水是哈尼族传统村落“森林-村落-梯田-河流”四素同构生态循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每个哈尼族传统村落的水源均来自村落上方的水源林,部分水源林紧挨村落,部分水源林距村落较远。在元阳县5 个哈尼族传统村落中,大鱼塘村、全福庄中寨村和垭口村的水源林都紧挨村落,阿者科村和箐口村的水源林则处在距离村落一定距离的广阔森林中。

沟渠是哈尼族传统村落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分为大渠和小沟两种类型。大渠宽度为30~60 cm,由自然土石垒砌而成。一部分大渠将水源林的水引入村落和梯田中,为哈尼族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同时另一部分大渠将人畜生产生活废水排入梯田。哈尼族人充分利用山地地形特点,将大部分大渠建在垂直于等高线或与等高线成较大角度的地方,利用高差增加水流速度,保证能在雨季快速泄洪。小沟也是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围绕着民居建筑墙脚修筑,将生活污水和雨水排入大渠。小沟通常比房屋的地基低15 cm,以避免土坯房遭雨水侵蚀。小沟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即“冲肥”。哈尼族人会将自家饲养的禽畜产生的粪便堆在“肥塘”里,需要时用水将肥冲入小沟内,再经由大渠最终流入梯田,滋养田中农作物。哈尼族人通过沟渠得到生产生活用水,同时通过沟渠将使用后的污水引入梯田用来灌溉,充分展现出其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4.4 植被方面

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海拔较高的山地,林木规模大于海拔较低的地区;等高线较密集的陡坡处,林木规模大于坡度较为平坦的地方。这是由于哈尼族传统村落普遍选址于林木茂盛的山坡下方,又将村落下方的山坡开辟为梯田,同时对于村中坡度较陡、不适宜建房的地方又保留或种植树木。

哈尼族传统村落周边的森林分为寨神林、水源林、生计林和其他林木。哈尼族人认为,寨神林可保佑村落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哈尼族人与寨神林是一种相互保护、和谐共存的关系。水源林是最重要的功能林之一,水源林中的水不仅满足了哈尼族人的日常生活用水,还能用于梯田灌溉。哈尼族传统村落周边都有水源林的存在,保护水源林也是村民的共识,水源林中的树木不允许砍伐。生计林是包括薪炭林、用材林等哈尼族人用来获取生活必备物资的树林。其中,薪炭林是哈尼族人获取木柴的地方。村民根据村落的森林资源情况,共同商议制定薪炭林的使用标准,如薪炭林的范围、砍伐时间、可砍伐树木的大小等。而用材林则主要是用于修建房屋、窝棚或制作农业生产工具,用材林的砍伐时间一般为冬季农闲期。其他林木包括风景林、村内林木等,其作用是阻挡大风、分割村落与梯田,同时为村民提供放养家禽的空间等,能为村落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或更多的生活资源。

4.5 景观节点方面

4.5.1 块面状景观节点方面

从元阳县5 个哈尼族传统村落平面上看,寨神林、寨心广场和磨秋场在村落中占据一定面积,构成了哈尼族传统村落景观的3 个景观主节点,承载了居民休闲、社交等功能,对于哈尼族传统村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其中,全福庄中寨村的寨神林占地面积约80 m2,寨心广场占地面积约1 076 m2,磨秋场占地面积约600 m2;大鱼塘村的寨神林占地面积约1 700 m2,寨心广场占地面积约897 m2,磨秋场占地面积约800 m2;箐口村的寨神林占地面积约2 000 m2,寨心广场占地面积约865 m2,磨秋场占地约880 m2;阿者科村的寨神林占地面积约4 000 m2,寨心广场占地面积约284 m2,磨秋场占地面积约350 m2;垭口村的寨神林占地面积约1 800 m2,寨心广场占地面积约204 m2,磨秋场占地面积约270 m2。

在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村落中,寨神林一般位于村落海拔最高处,而磨秋场位于村落海拔最低处,二者共同控制着村落的纵向发展。寨神林是哈尼族人祭祀和祈福的场所;磨秋场是哈尼族传统村落的重要文化景观元素,是哈尼族人农忙时晾晒粮食,农闲与节日时跳舞、唱歌等娱乐活动的场所,一般位于村落内的一块开阔平地上,四周由植物围合[5]。寨心广场是哈尼族传统村落的中心,面积大小不一,由村民的房屋和公共建筑围合而成,是哈尼族举办长街宴的场所。

4.5.2 点状景观节点方面

寨门和水井占地面积不大,却是哈尼族传统村落重要的景观节点,也是哈尼族人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保障,承载了祭祀、社交和生活保障等功能。

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村落的寨门通常有树寨门和建筑寨门两种形式。其中,树寨门最为常见,寨门由两棵树、一条稻草绳组成;建筑寨门则是由竹子制作而成,由两根粗竹子和一块宽约1 m 的竹排组合而成,上面会写着村落的名字。在村落建造初期,哈尼族人在选取寨神林的同时,会选择能够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林。村民用水渠将水引到村庄中,然后将其分为两支,一支进入村中的水井供人们饮用,另一支流入更低海拔的梯田。村落中的水井是蓄水池,长约4.0 m,宽约1.5 m,深约1.0 m,且有两三个出水口,方便人们取水。水井上方用石板搭建顶盖,防止杂物落入水井,保障村民饮用水安全。村落中的水井会根据人口数量修建,多建于道路交叉口,方便村民取水。例如,全福庄中寨村约有1 400 人,村落内共有7 口水井;阿者科村约有470 人,村内共有6 口水井;箐口村约有900 人,村内共有6口水井[7]。

5 结语

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村落形成了由森林-村落-梯田-河流组成的四素同构的格局,且其村落选址完整地体现出了哈尼族人的生态人居智慧。从哈尼族传统村落的景观要素特征分析来看,“蘑菇房”适应了当地的地理气候和生活条件;对植被的功能分类和给排水系统的修建,又充分展现出哈尼族人长期居住在哀牢山中面对自然所形成的生存智慧;寨神林、磨秋场、寨心广场、寨门和水井等要素都体现着哈尼族的民族文化,除了使用价值之外,还体现哈尼族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哈尼族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哈尼族传统村落景观作为红河哈尼梯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开展研究,不仅有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也有利于提升人们对红河哈尼梯田的认知,为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元阳县占地面积红河
魅力红河 大美梯田
红河学院作品选登
关于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的探讨
红河书法作品欣赏
林业资源现状与林业造林技术探讨
元阳县总工会:开展主题劳动竞赛
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分析
500kV变电站220kV GIS配电装置布局的优化与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探析——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为例
红河是怎样偷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