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品书·悟书

2023-08-16 05:14赵嫣然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3年31期
关键词:纸面诗书红楼梦

赵嫣然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题记

书,需看,需品,需悟。这三重境界是读者对优秀作品的尊重,是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是与自我心灵的对话。

花落窗前,风拂书阁,人在看书。

找一本书,坐下来静静地读,是摒除浮躁,撇开喧嚣,于小楼一角的宁静享受。古语有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每一本书,都有着不一样的风格;每一个人物,都各有各的悲欢离合;每一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每读一本书,都在与书中的人物对话,感受他们的经历,为他们欢喜悲哀。

蜓落红荷,阳洒书隙,人在品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书也不再只是停留在看这一层。抱着一本书,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如品一杯茶,韵香而悠长。品《红楼梦》,品的是苦涩、是心痛、是哀叹。若只是看而不品,就辜负了“一把辛酸泪”。“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如果说纸面上的需要的是看,那么背面需要的一定是品。从看书到品书,是对书的内容进行更深一层的剖析与解读,也是自身修养的进一步提升。书看得多说明不了什么,最多是与别人交流时说一句我也读过;但书品得多了就别是一番模样,品的书越多,就会真正“腹有诗书气自华”。就如作家三毛所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在气质上,在谈吐上,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态度上。”

雨打红枫,风吹百叶,人在悟书。

从品书到悟书,是一个艰难而有意义的过程。看的是情节,品的是悲欢,而悟的却是人生。“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再读《红楼梦》,悟到的是现实的残酷、社会的腐败、制度的荒唐、人性的堕落、人情的淡薄及作者独立于世俗之外的抗争。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人,如一朵花,花香淡雅而悠长;如一棵树,枝叶茂盛而常青。从书中获得的智慧,雨不能濯其色,风不能掠其味,月不能采其光,任憑谁都无法攫取,那是你的财富。

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需看,需品,更需悟。一本好书,即便初看它时如凉白开般寡淡,但只要细品下去,最终悟出来的味道一定是深远而悠长的。

【安徽淮北市实验高中2021级(19)班】

◆点评

作文立足“看书、品书、悟书”三个层次,结合自身阅读经历,写出了由看书到品书再到悟书的真实内涵。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由浅入深地谈论读书所感、所得,语言优美而不乏理性。既有作者自己真实的阅读感受又有中外名家的阅读经验,可谓文质兼美。

(指导老师:孙伟伟)

猜你喜欢
纸面诗书红楼梦
悬浮字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陈冲 腹有诗书气自华
从《红楼梦》看养生
◆ 装饰板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郭文昊作品
别样解读《红楼梦》
腹有诗书气自华
真正把纸面上的法变为行动中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