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工程建设风险防控

2023-08-17 01:15吴扬扬胡国权高丽芳
管理学家 2023年15期
关键词:风险防控工程建设信息化

吴扬扬 胡国权 高丽芳

[摘 要]利用信息化平台提高工程建设风险防控效率,是紧跟时代发展与行业趋势变化的必然选择。广州地铁基于数字化理念,构建信息化平台风险防控基本框架,升级工程建设风险预控方式,以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指挥调度平台为载体,通过对新线建设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人、机、法、环等模块实施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以数据为支撑强化风险识别预判,以信息集成为基础实施风险防控,增强实时管控的便捷性,提高风险预判的精准度。文章分析了应用信息化平台防控工程建设风险的背景,提出了运用工程建设信息化开展风险防控的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风险防控;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15-0019-03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设现代化都市圈,这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广州地铁对标广州市建设“畅通全市、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现代化交通网络要求,积极联动周边城市,推動市内市外交通有效衔接和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四网”融合,不断加大内部控本提效与成本管控力度,加快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信息化平台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充分利用数据的客观性和信息的实时性,增大风险暴露面,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可以提高各区域新线建设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大数据运用水平,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风险预防预控,实现“工点—线路—线网”全链条数字化系统管理,提高安全统筹管控能力和应急指挥管理水平。

一、应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工程建设风险防控的背景

当前,轨道交通发展处于持续的高强度、大规模工程建设高峰期,但面临规模大、水文地质条件多变、周边和地下环境复杂、专业复杂、涉及主体多、人员多变且穿插施工等诸多管控难点,生产方式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建设工程的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亟待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1]。城市轨道交通的智慧建设已成为行业共识,广州地铁正在加速构建和形成数字化转型的配套管理体系,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

地铁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管理难度高、技术复杂及社会影响大等特点,且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廉政风险及社会稳定风险等[2]。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发展形势,广州地铁深入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以更系统的思维、更高效的模式、更精细化的管理,积极应对不利因素,统筹大规模轨道交通新线建设这盘棋,坚持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两手抓、高效推进与质量安全两手硬,推动大湾区轨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和路径探索,是紧跟时代发展和行业趋势变化的长期的、不断求新的工作任务,需要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守正创新,以更高效、更精准的风险防控模式,推动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风险防控信息化构建思路

(一)基于广州地铁新线建设数字化理念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提出,国有企业作为引领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动把握和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趋势。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部、省搭建了一体化监管信息平台,广东省住建厅要求各建设单位搭建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调动各参建方参与全过程项目管理,让地铁建设更加安全、优质和高效,提升工程管理效能。广州地铁作为市属国企,为适应数字化趋势、落实信息化在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运用,正在加快信息化平台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在2021—2025年战略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动集团数字化转型。

地铁新线建设板块为全面落实集团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的要求,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以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为抓手,以BIM模型为载体,以数字化建设在建设项目各环节的应用为主线,建立与数字化建设相适应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监管模式,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数据可采、可查、可用,打造对工程建设一线业务的精准快速决策支撑能力,不断提高新线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新线建设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二)广州地铁信息化平台风险防控基本框架

广州地铁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指挥调度平台是一个整合风险预控、排查治理隐患、进行盾构监控和各线路综合监控的信息化平台,按照1个应急指挥调度中心、2个业务功能、6个专业模块的“1+2+6”架构搭建,为目前新线建设业务涵盖的12条(段)、282.6千米城市轨道线网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安全风险监管和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信息化保障。

借助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指挥调度平台,将风险防控工作嵌入模块,贯穿轨道交通建设的各个环节,为做到事前系统策划、合规预控,事中精准管控,事后改进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信息支持,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风险预防预控,实现“工点—线路—线网”全链条数字化系统管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指挥调度平台如图1所示。

(三)升级工程建设风险预控方式

加强国有企业风险防控建设是促进企业党委“两个责任”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落实、保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贯彻、有效遏制“四风”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3]。

风险防控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是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化发展及数字化转型,风险防控方式迎来升级。目前,地铁在建新线业务领域已探索开发人员管理、风险隐患、盾构监测和各线路综合监控等信息化系统,逐步优化形成线网级安全风险监管和指挥调度平台。

信息化平台通过对新线建设一线的管理对象、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全方位采集工程现场人员进出场数据、盾构实时数据、作业现场监控视频等,提高安全风险预控和质量过程监测水平。

三、运用工程建设信息化开展风险防控工作的作用

(一)增強实时管控便捷性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指挥调度平台设置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2个业务功能,以及人员、机械、盾构、视频、施工监测和环境监测6个专业模块。新线建设工程各工点遍布广州11个区,范围广、距离远,光靠人员实地监督检查,无法对所有工点的业主代表现场履职情况、参建单位施工监理人员工作情况、机械设备运转情况、文明施工落实情况等信息实现实时、全面掌握。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指挥调度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在各新线建设工点的关键作业环节敷设监控设备、布设数据传输系统,实时监控人员履职情况、作业环节流程规范性、设备运转数据等信息,实现由传统依赖人力与经验的管控模式向人机智能融合的转变。

(二)降低人为操纵主观性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指挥调度平台的数据来源于各线路监控平台或相关单位的实时上传,通过数据集成与共享、数据存储与分析,对人、机、法、环等客观数据进行实时监控、预警、消警等管理,为前端的应急指挥调度、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等提供服务。例如,人员管理模块可以呈现劳务及管理人员的数量统计、工种统计、每日进出场门禁记录等,机械管理模块呈现起重机械、混凝土罐车等设备的数量、进退场、使用情况统计数据;环境监测系统利用先进的监控设备仪器,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实时、全工程、在线监测工地现场PM2.5、PM10、粉尘和噪声等环境参数。

(三)提高风险预判精准度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指挥调度平台设置的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具备指挥调度、轨迹跟踪、应急舆情监控等八项功能,通过调度中心掌握事件整体情况,获得应急预案、队伍、物资和专家等资源,实现应急方案的制定与下达,进行调度指令发送、处置信息反馈等操作,满足建设期安全生产和防汛防台等应急状态下的指挥和调度需求。全面的信息呈现为风险防控提供了强劲的助力,不但能在对建设业务目标执行情况、人员履职作风情况、安全管控要求落实情况等开展监督检查方面提供直观数据、远程实时视频,而且能及时判断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是否存在虚构工程量、偷工减料等问题隐患,精准识别和评估风险,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防控举措。

(四)减少人力成本

盾构作业工艺流程复杂,施工阶段计量控制工作难度大,工程计量环节仍存在超计、超付等风险,基于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指挥调度平台中的盾构监控系统,建设公司尝试创新计量平台,将计量支付转变为自动计量,打通盾构掘进、管片预制、管片拼装等现场进度与计量支付的数据链路,降低人工干预程度,提高计量效率。

相较于纸质审批流程,信息化计量可缩减工程监理、业主代表和投资监理的审核工作量,节省人力支出,提高流转速率,加快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批。同时,信息化计量可实现计量可视化,降低人为计算失误的概率,避免人为故意篡改数据或造假的问题,减少因资金不到位导致施工单位拖欠民企账款或农民工工资,而引发信访及投诉事件的风险隐患。

四、风险防控信息化应注意的事项

风险防控是推进企业全面从严治党、合规发展的重要内容,风险防控应贯穿于地铁新线建设业务的全过程、各环节,在推动信息化系统和平台建设的前期研究中,要及时、主动、充分地将风险防控因素作为前置因素予以考虑,提高信息化平台强化风险防控的效果。

建设工程指挥调度平台要对所有信息化系统实现高度集成,如人员门禁系统、信息化计量平台,完善数据标准及接口标准,将线路级建设数据接入平台系统,使数据能自动联动聚合到同一个指挥平台中,形成全生命周期数据汇聚,尽可能实现各专业模块间的数据联动与集成分析,以便全盘分析建设业务全过程的风险因素。同时,要解决技术瓶颈制约问题,研发数据接口,实现线路级数据自动对接上传系统,提高各线路数据的推送速率和精准度,促进人员精准管理和风险精准研判。

五、结语

广州地铁以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指挥调度平台为载体进行风险防控,通过对新线建设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人、机、法、环等模块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以数据为支撑,强化风险识别预判,以信息集成为基础防控工程建设风险。

广州地铁新线建设业务板块的风险防控信息化,除了“三重一大”电子监察系统,目前仅基于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指挥调度平台而推进,只聚焦于建设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业务,在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方面的风险防控信息化还比较欠缺,风险防控模式探索与信息化发展趋势仍存在差距。因此,要配合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公司数字化转型要求,不断开拓思维,深入探索风险防控模式,坚持“问题思维、缺陷管理、持续改进”的理念[4],全面加强风险识别,完善信息化防控机制,把新一轮地铁线网建成“平安、优质、勤俭、廉洁、和谐、高效”的地铁,把广州地铁建设成政府放心、市民满意的民心工程[5]。

参考文献:

[1]王玉龙.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综合监控系统支撑体系[J].中国高新科技,2021(04):98-99.

[2]吴扬扬.地铁建设正风肃纪效能监察研究[J].管理学家,2019(06):44-45.

[3]任俊平.对国有企业风险防控建设的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22(02):161-162.

[4]袁记勇.关于构建国有企业风险防控体系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05):178-180.

[5]吴扬扬.新时代地铁建设中党建工作新模式探讨[J].企业文化,2018(26):40.

猜你喜欢
风险防控工程建设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