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门艺术

2023-08-17 21:11李爱云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6期
关键词:以柔克刚老农班级

李爱云

众所周知,在教师的工作中,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习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班主任都尽心尽力地教育和培养每一个学生,但是学生的思想存在极大的差异,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相当的困难。我认为主要的困难集中体现为三点:

一、学生的思想工作难做

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自身学习观念不强,一部分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差, 上课经常迟到、不专心听讲、说话、作业不做、吃零食,下课打闹、玩手机等现象比较严重,学习成绩差也比较差,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目前,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厌学情绪十分严重,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这一小部分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进入初中,几乎不用分数来衡量,学习成绩好也罢,差也罢,全部录取初中学习。进入中学,课程增加,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随之增加。这一部分学生由于日常不重视学习,到了初二、初三就跟不上好一点的同学,逐渐掉队,渐渐地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有了这种毛病,班主任做思想工作,一般是听不进去的。

三、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教育和处理

教育本身不是万能的。无论哪一所学校哪一个班级,都有违反纪律的学生。班主任对这种违反纪律的学生的教育和处理是非常头疼的事情。虽然班主任对这些学生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但有的仍屡教不改。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十分辛苦,遇到的困难很多。但是,面对困难班主任不能临阵脱逃,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置之不理。只有寻找办法和对策积极应对,巧妙解决这些困难。接下来,我谈一下我的班级管理感受。

首先,我觉得班主任应具有品质“四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公平心。对所有的学生有爱心,尤其是对于“问题”学生,要让学生在“爱”的教育中慢慢转化。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护,他才会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转化潜能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久性的工作,并非一劳永逸的事,也不一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需要等待,要有耐心。班主任的责任心表现在对学校负责,全面执行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做到迅速及时、准确无误,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对每一位学生未来负责。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不偏爱,不论成绩好坏、家庭条件优劣,都要一视同仁,要为学生发展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

其次,班主任要注意管理方法。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班级管理理念和方法。

一、学习传统文化,抓学生思想和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其内容博大精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它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高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不要说其全部的思想和著作,既使是一家一派,一人一事,乃至一篇一章,一则格言,一首诗歌,一幅绘画,一段乐曲,一帧书法……,往往都给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或深刻启迪,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甚至回味无穷,终生难忘。在不知不觉当中,达到陶冶情操,砥砺道德,摆脱庸俗,提高境界的功效。

二、以柔克刚,用爱心感悟学生

出自道家。老子有一次讲学,问他的学生:是牙齿坚硬还是舌头坚硬?”学生说牙齿比较尖利。老子说:“我这个年龄牙齿不在了舌头犹存。”通过一句“我这个年龄牙齿不在了舌头犹存”,老子阐述出“以柔克刚”的深刻道理。关于以柔克刚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太阳和风聚在一起想比试谁的力量大。后来他们找到一位老农, 就打赌谁能让老农的衣服脱下来就证明谁的力量大。于是风使尽全身的力气,吹呀,吹呀,想把老农的衣服吹下来,但是老农却把衣服裹得紧紧的。见到这样的情况,风只好灰溜溜地下台了。轮到太阳上阵时,他用自己温暖的光照射着老农,老农觉得热便很快脱下了自己的衣服。这个故事也证明了以柔克刚的重要意义。以柔克刚,其实就是“爱”心先行。俗话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尤其是对于“问题”学生,我更“偏爱”他们一点,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他才会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才会在“爱”的教育中慢慢转化。

四、宽严相济,规范学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就没有稳定的教学,就没有学生成绩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

第一,要严而有理。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如果学校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恐吓和人为制造的权威上,那是最糟糕不过的了,这样的反常制度会扼杀学生的健康情感和直率性格,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真爱要体现为既对学生有种种严格、严厉的要求,又不损害学生的生理心理,让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

第二,要严而有度。教师爱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严格要求必须防止“一刀切”。有的要求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适度的,但对于潜能生来说可能是他们努力也难以达到的, 而对于好的和优秀的学生来说有限的偏低。所以,教师要区分对待,适度地要求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要严而求恒。所谓恒,就是要坚持长久。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绝不能时有时无。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到底,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常督促,常检查,把要求落到实处,直至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作风。

在教学和管理上我就是这样做的,效果真的很不错。

四、齐抓共管,家校合作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说明,古人早已认为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一体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任何一方都是孤掌難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孩子有着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能做到以情动人。另外,父母和孩子的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最细,所以父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学校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师也经过专业训练,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有计划、有系统,从而更专业地培养和教育孩子。所以,家庭和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各有所长,如能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家校合力,定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幸福成长。

首先,应当多和家长联系和沟通,多听取家长的意见认真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寻找每一位学生的“苗头”,及时有效地向家长反映情况, 并寻求家长的配合教育,让孩子在白天、黑夜、平时和周末都能得到连贯性的教育。其次,教师和家长联系时应注意多报喜、巧批评。作为班主任要注意,我们要和家长积极合作,帮助学生打败身上的毛病,而不是打败学生成为学生的敌人。

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提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根本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学校与家庭最根本和最原始的活动都是让孩子们能够幸福成长,而缺失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和谐统一发展,教育才有可能发挥其最大的育人效益,更好地促进孩子幸福成长。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门艺术! 班级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以柔克刚老农班级
班级“四小怪”
打猎误伤老农肇事逃逸被公诉
老龙和老农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真爱无痕
浅析老子“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思想
老农答记者
教育需要“以柔克刚”
老农答记者问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