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023-08-17 21:11李会玲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6期
关键词:组内新知交流

李会玲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是以自己的“体验”、“参与”和“探究”为主的学习。自主学习, 实现了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的转化,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更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结合我县的“八字育人”方针,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教师、个人、小组、集体多元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堂学习,将课堂策划成自主课堂、问题课堂、互动课堂、拓展课堂,把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体现的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源的理念,具体为如下环节:激发引学———自主研学———小组帮学———班级展学———联系拓学———总结悟学。

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从学习主题或出发创设切实的情景,引出本节的学习,制定本节的学习目标,教师把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关键点设计成问题串指导安排给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交流解法,发现的问题,小组内答疑,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将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疑惑说出来组内解决,小组间存在的共性问题组织小组展开交流。渗透转化思想和化新知为旧知,达到巩固旧知掌握新知的目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总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从课本例子走出来,既见树木又见森林,适度变练或测评,让学生融会贯通形成迁移能力,概括、总结、提炼展示一节课的精华。教师用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让学生走向新的预习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不断的实践,学生逐渐向“在预习中合作交流———质疑问题;在新知中合作交流———加深理解;在练习中合作交流———拓宽思路, 在评价中合作交流———促进发展”的自主学习目标迈进。课堂不再是学生的“听”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

二、合理组建互助小组,在合作中提升自学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在合作中提升自学能力。

(一)合理组建小组

将学生分成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各抽出一人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学生自己做主,为小组起名,写一句誓言,举行小组成立仪式。一段时间后,对各个小组的表现及成绩进行阶段总结,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小组之间成员的调整,使其实力均衡,小组内角色定期调换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二)组内共同学习

小组长负责讨论与合作;学生讨论时要求身体向一起靠攏,目光向一起聚焦,交流人边写边讲,把自己的讨论整理出来,组内设专人记录学习情况;课下把各组讲解的纸质记录收缴存档便于科任老师随时翻阅。对于不参与讨论的人,小组长监督记录员记录老师及时了解情况防止学生滥竽充数游离于小组之外;汇报员负责将小组的合作情况在全班做主要汇报。小组的汇报员可定期轮流更换。

(三)组内交流要有序

组内学生讨论时让让后进生先发言, 中等生在发言,优等生做总结如果还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小组交流或在展示的时候拿到全班交流。教师教给组长对组员进行合理而简单的分工,不同层次的问题指定不同学生回答,教给组长如何协调工作。

(三)适当评比展开竞争

根据小组学习、纪律等情况评出优胜小组,颁发物质和精神奖励;班级外面设个优秀小组展示墙,提高其知名度;小组之间可以设成“小对手”,互相攀比,互相进步。增强个人对小组的责任心,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建立自学为主的课堂模式,教师在课上主导教学的时间可以适当的缩减,把这种学习策略从课上迁移到课下,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能够增强其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空间,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组内新知交流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