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告“变脸”引起审计师关注了吗

2023-08-18 09:26路军段梦妍
财会月刊·上半月 2023年8期
关键词:变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

路军 段梦妍

【摘要】企业业绩预告制度本意是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然而近年来, 业绩预告往往伴随着一次甚至多次的修正公告, 这种业绩频繁“变脸”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審计师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把关者”, 尤其是在新审计报告准则制度背景下, 是否对这种问题有所关注呢?本文以2017 ~ 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对审计师是否将这些引发企业发生“变脸”的事项作为关键审计事项予以披露进行统计, 从而探究审计师对于企业业绩“变脸”的关注程度。研究发现: 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 对可能引起企业业绩发生“变脸”的事项持有一定的关注度, 并以关键审计事项的形式体现在审计报告中。研究结论初步验证了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的积极效果。

【关键词】业绩预告;关键审计事项;“变脸”;审计师;会计师事务所

【中图分类号】 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3)15-0085-6

一、 引言

为了提高证券交易的透明度、 降低内部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2年发布了业绩预告制度, 要求若预测全年经营利润可能为亏损或者与上年相比上升或下降50%或50%以上, 上市公司应当在当年第三季度报告中予以全年业绩预告。该制度的建立提高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使得投资者能够根据业绩预告披露的信息, 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然而事实证明, 在公司发布业绩预告之后, 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的紧随其后绝非偶然现象。2017 ~ 2021年的A股市场中, 有87家公司向上修正业绩, 304家向下修正业绩, 不难看出, 业绩向下“变脸”的企业占比远远高于向上“变脸”, 其中预告净利润由正转负的企业甚至高达121家。虽然向上修正业绩表面上看是一种利好现象, 但也可能导致投资者追高被套, 而向下修正业绩则大概率反映了公司的治理失效, 会引起投资者恐慌, 大量卖出行为还会进一步导致股价崩盘。无论是向上修正业绩还是向下修正业绩, “变脸”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小投资者的决策, 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2016年底, 财政部批准并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 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关键审计事项可以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其他信息, 帮助他们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与主要管理层判断相关的领域或事项, 从而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审计师作为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披露者, 对报告披露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业绩预告“变脸”现象频发, 仅仅是由于上市公司预告精度不足?审计师在工作过程中又是否将这些“隐患”作为关键审计事项进行重点关注?是事前关注抑或是事后反思?资产减值作为公司解释业绩“变脸”的高频词汇, 审计师对于这些减值项目又关注到了多少?另外, 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修正业绩原因的关注程度是否存在差异, 是否存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比内资所关注度更高的现象?审计师不同程度的关注又会引起怎样的市场反应?这背后一系列现象都值得进一步探索。

二、 相关文献回顾

(一)业绩预告修正的相关研究

由于西方业绩预告披露行为属于公司管理层的自发行为, 且在公司发布不实业绩预告之后, 常面临法律诉讼, 因此国外业绩预告修正行为非常少见(Baginski等,2002), 学术研究也更多聚焦于业绩预告引发的市场反应方面(Pownall等,1993;Baginski和Hassell,1996;Baginski等,2002;Ng等,2006)。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文献进行梳理, 选取了对本文有所助益的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 业绩预告修正的信息披露作用。罗玫和宋玲云(2012)研究发现, 业绩预告和业绩修正公告本身都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 且对业绩预告进行修正, 会使上市公司以后年度发布的业绩预告的可信度受到强烈质疑。王惠芳(2009)研究发现, 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整体实施效果良好, 但也存在披露内容缺乏信息含量、 公司自愿披露动力不足、 不愿或延迟披露坏消息(预亏、 预减)等问题。第二, 市场对于业绩预告修正的反应。刘婷和昝玉宇(2012)认为, 业绩信息的反复变化干扰了投资者的决策。罗玫和魏哲(2016)研究发现, 公司解释业绩预告变动原因时带有倾向性, 且修正原因往往会影响投资人对业绩预告的理解。如果公司将原因归于不可控的宏观原因, 这将有助于削弱利空消息对股市的打击程度。如果是其他原因或公司不说明原因, 股市的反应会更加糟糕。陈建英等(2018)认为, 企业业绩向下修正比向上修正的市场反应更明显, 表明投资者对负面消息更加敏感。第三, 审计在业绩预告修正中扮演的角色。刘成立(2010)研究发现,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促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发生的重要原因。张艺琼等(2018)认为, 存在业绩预告修正的上市公司, 其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较小。路军(2016)发现, 董事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背景显著提高了企业自愿发布业绩预告的意愿以及业绩预告的及时性和精确度。

(二)关键审计事项的相关研究

对于关键审计事项, 研究对象通常分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和审计师两类。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 K?hler 等(2020)发现, 专业投资者对公司经济状况的评价会受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变化的影响; 但Carver和Trinkle(2017)的一项实验研究却表明, 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导致审计报告难以理解, 且不会导致投资者估值判断的增量变化。Sirois等(2018)研究发现, 关键审计事项具有注意力引导功能, 提高了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披露中与关键审计事项相关信息的关注度。对于审计师, 根据Reid等(2018)的说法, 审计工作的质量可能会受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 因为被审计单位可能会因此受到约束而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 而审计人员也会因此觉得要对自己的工作更加负责。另外, 他们还发现, 包含关键审计事项的新审计报告虽然表示财务报告质量显著提高, 但是却没有引起审计费用的同步增长。然而, Li等(2019)的研究指出, 引入新审计报告标准之后, 审计质量和审计费用同时显著增加, 质量提升的背后一定是有代价的。披露关键审计事项背后的审计责任划分问题, 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一些学者发现, 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弱化审计师的责任(Brasel等,2016;Kachelmeier等,2018)或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Brown等,2016); 但Gimbar等(2016)研究发现, 与传统审计报告相比, 新审计报告反倒增加了审计师的责任。

(三)文献述评

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 本文发现对于业绩预告修正的研究大多与信息披露质量, 市场反应, 分析师、 审计师等中介机构相關; 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研究也是侧重于财务报表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 审计工作规范等。鲜有文献将关键审计事项与业绩预告修正相关联, 研究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是否涉及企业修正业绩预告的原因。即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 是否重点关注了企业业绩即将“变脸”的潜在“雷点”?到底是事前关注还是事后反思?这些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探索。

三、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由于A+H股上市公司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开始披露关键审计事项, 于是本文样本选取时间跨度为2017 ~ 2021年。首先, 将业绩向下“变脸”定义为该公司最新预警预告净利润下限小于首次预警预告净利润下限, 在这五年业绩发生向下“变脸”的304家企业中, 本文又重点关注了净利润由正转负的121家典型企业。其中, ?ST巴士、 飞马国际、 ?ST科林、 索菱股份、 ?ST博信5家企业由于审计意见类型等原因未在年报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 易成新能未披露业绩预告修正事项, 于是本文最终选择剩余的115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接着从巨潮资讯网中搜集了这115家企业业绩预告修正事项, 从CNRDS数据库中提取了对应关键审计事项, 包括关键审计事项类型、 关键审计事项内容以及应对方法。研究样本具体筛选思路如表1所示。

四、 业绩修正事项与关键审计事项

(一)业绩修正事项梳理

为直观地了解样本公司2017 ~ 2021年企业业绩预告发生“变脸”的具体事项, 本文事项整理如表2所示。

从事项披露数量来看, 五年间样本公司业绩预告“变脸”涉及事项共计274项。2017年涉及公司17家、 涉及事项36项, 2018年涉及公司53家、 涉及事项131项, 2019年涉及公司13家、 涉及事项37项, 2020年涉及公司11家、 涉及事项27项, 2021年涉及公司21家、 涉及事项43项。

从事项性质角度考虑, 业绩预告“变脸”涉及事项大致可以分为资产减值事项、 收入确认事项以及其他事项三类。首先, 与股权出售、 行政罚款等一次性收支不同, 资产减值事项属于不受公司控制的经营性因素。经统计, 由于资产减值事项导致企业向下修正业绩共有166项, 占比为60.58%。资产减值事项中, 商誉减值、 应收项目减值、 存货减值三类又占到75%, 成为企业解释业绩“变脸”的最高频词汇。其次, 收入确认事项涉及88项, 占比为32.12%。收入确认事项与不受公司控制的宏观因素相关, 如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导致销路不畅、 人工成本的增加导致利润降低。最后, 其他事项包括国家调整宏观税率导致利润增加或减少的涉税事项、 会计记账错误导致的会计差错调整事项、 一次性重大事件如收购兼并导致的业绩承诺事项。

不难发现, 资产减值, 特别是商誉减值为企业业绩“变脸”频频“挡枪”, 尤其在2018年, 企业修正业绩极为频繁。例如勤上股份在2016年完成对广州龙文收购时形成了19.98亿元的商誉, 因广州龙文在2018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未达到盈利预测值, 经初步测算, 公司拟对该商誉计提约12亿元的减值损失, 这直接导致勤上股份由盈利变为亏损。2018年的商誉集体“爆雷”, 不乏存在行业周期、 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等因素, 但不容忽视的是, 这一年不少公司业绩承诺集体到期, 并购伊始“高估值”导致的“高业绩承诺”以及“高商誉”的弊端在此时暴露无遗, 导致利用该事项大额计提商誉减值的公司不在少数。

(二)关键审计事项梳理

本文对发生业绩“变脸”公司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行了梳理, 具体披露情况如表3所示。

从事项披露数量上看, 2017 ~ 2021年样本公司审计报告中共披露关键审计事项277项, 平均每家公司披露数量为2.41项。2017年涉及公司18家、 涉及事项43项, 2018年涉及公司53家、 涉及事项133项, 2019年涉及公司12家、 涉及事项28项, 2020年涉及公司11家、 涉及事项26项, 2021年涉及公司21家、 涉及事项47项。

从事项性质角度考虑, 关键审计事项同样可以分为资产减值事项、 收入确认事项以及其他事项。首先, 资产减值事项占比为59.93%, 所占比例最大。注册会计师把资产减值作为关键审计事项的主要原因是审计本质为风险导向型审计, 资产期末余额大, 资产减值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也大, 另外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资产减值征兆的判读往往较为主观。其中, 商誉减值占比最高, 这是因为商誉的形成过程复杂, 历来都是审计关注的热点。其次, 收入确认事项占比为28.88%, 原因在于收入作为核心经济指标, 具有被管理层操纵以实现特定目标的内在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管理层可以通过“暗箱操作”影响营业利润。资产减值事项和收入确认事项作为占比较大的两类, 合计比例将近90%, 不仅体现出这两类事项风险较高, 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审计师在选择关键审计事项时关注的风险领域具有同质性。最后, 股权投资事项、 公允价值计量事项等其他事项也会列入审计师的关注范围内, 占比只有10%左右。

五、 审计师关注度

(一)审计师当年关注度

本文将审计师关注度定义为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项数/企业发布业绩预告修正事项项数。当关注度为0时, 本文默认审计师并未关注到可能导致业绩预告“变脸”的原因; 当关注度不等于0时, 认为审计师有所关注, 且数值越高, 关注度越高。通过上文梳理归类发现: 2017 ~ 2021年, 超过80%的企业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都不同程度地覆盖到了业绩预告修正原因, 且近七成的审计师关注度不小于50%。其中, 关键审计事项完全覆盖业绩预告修正事项, 也就是审计师完全关注到修正事项的企业占比可观, 约为36.51%。具体关注度如表4所示。

据此可以推测, 审计师针对业绩“变脸”企业存在的隐患大都进行了审计资源的倾斜, 格外关注了这些业绩预告修正事项, 并以关键审计事项的方式披露在了审计报告中, 给予中小投资者提醒与警示, 这初步验证了新审计报告准则下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市场效果。

(二)审计师关注度的动态变化

除研究发生业绩预告“变脸”当期的审计师关注度以外, 本文又做了进一步研究, 即审计师在上一会计年度是否提前关注到了引发企业修正业绩的潜在“雷点”。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一致, 通过验证上期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与业绩修正事项的重合度实现研究目的。由于我国沪深上市公司是在2018年1月1日才开始全面实施新审计报告准则, 应用关键审计事项, 于是本文研究的样本量减少了2017年向下修正业绩的这一部分公司, 实际观测值减少为97家。研究发现, 有接近七成的审计师提前关注到了业绩预告“变脸”的原因, 且超过一半公司聘请的审计师的关注度超过了50%, 具体关注度如表5所示。这一比例证明了审计师的预判能力, 审计师们可以根据企业性质、 市场规律以及格外重要的历史工作经验提前关注到可能引起企业向下修正业绩的事项, 再次证实了审计师资本市场“守门人”的称号。

(三)审计师关注度与会计师事务所

另外, 本文进一步探讨是否存在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差异, 例如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关注度是否会比本土“八大”会计师事务所高呢?本土“八大”又是否会高于其他内资所呢?基于此, 本文获取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22年9月16日发布的2021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排名信息, 得到了最新的“四大”所以及“八大”所名单, 经计算的平均关注度如表6和表7所示。

本文发现, 115家样本公司中, 经“四大”所审计的公司仅有1家, 由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负责, 关注度为100%。另外的114家样本公司中, 有65家由本土“八大”所牵头, 关注度从30% ~ 100%不等, 平均关注度为66.10%。另外的42家企业经由国内其他地方事务所审计, 平均关注度为54.76%。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会计师事务所知名度与其审计师对企业业绩“变脸”事项的关注度正相关, 首先不排除“变脸”公司受“四大”审计的数量相对较少这一影响因素, 但更为重要的是, “四大”所和“八大”所拥有更多经验丰富的审计师、 更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 更完善的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 形成了如今更稳健的市场地位。

六、 审计师关注引发的市场反应

(一)审计师关注与审计收费

基于上述结论, 本文分析, 对易造成企业业绩“变脸”事项关注度较高的审计师, 在风险评估和应对过程中, 必然会更加关注这些关键领域, 因此也会在审计工作中投入更多时间、 精力、 人员等审计资源, 以实施更精准的审计程序, 这些资源的投入大概率会导致审计收费提高。例如, 作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审计机构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自公司2009年上市以来持续为其提供审计服务, 其2020年审计收费为70万元, 2021年直接跃升至125万元, 涨幅近80%。那么, 极高的审计收费上涨率是否真的是由审计师关注度引起的呢?

本文通过分析业绩“变脸”当年审计收费与下个会计年度审计收费的增减变化, 对审计师关注度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验证。截至2023年3月, 大多数企业尚未披露2022年度审计报告, 因此本文剔除了2021年向下修正业绩的21家公司, 另外在剔除2017 ~ 2020年7家未披露审计收费的样本后, 最终得到了87个观测值。在这87家企业中, 有26家会计师事务所不同程度地上调了审计收费, 上涨比例从10% ~ 127%不等, 剔除极端值后, 平均上涨率约为29%, 如表8所示。更巧妙的是, 这26家会计师事务所无一例外正是对企业业绩“变脸”事项有所关注, 也就是关注度不为0的审计机构。通过梳理数据进一步发现, 审计师关注度与审计收费平均上涨率基本呈正相关关系, 即审计师当年对业绩“变脸”事项关注度越高, 下一个会计年度上调审计收费的概率越大, 审计收费上涨的幅度也相对较大。

(二)审计师关注与审计机构变更

审计师的高关注度除了影响审计收费,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审计机构变更, 经数据清洗, 统计出有22家公司变更了会计师事务所, 如表9和表10所示。

从表9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无论审计师对企业存在的“雷点”的关注度是高还是低, 在下一会计年度被换掉的概率都相对较大, 本文从以下两个维度来解释这一现象: 假如审计师相当审慎, 发现了企业存在的所有隐患, 可当上市公司出于隐藏短板、 不愿意将自己的问题公之于众等原因时, 审计师的专业性或成为上市公司盈利的“绊脚石”, 上市公司就有可能因为不满审计师披露的审计报告而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从而寻找其他审计机构; 相反, 如果审计师关注度较低, 则直接表明审计师的执业能力不够, 审计质量较差,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上市公司自然会追求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从而变更审计机构。總而言之, 无论审计师审慎执业抑或不够专业, 终究可能会沦为年审中的“替罪羊”。

除了研究审计机构变更数量, 变更方向也耐人寻味。由于观测对象未涉及“四大”, 本文将变更方向大概分为以下三类: 从非“八大”到“八大”的升级变更; “八大”到“八大”、 “非八大”到“非八大”的平级变更以及“八大”到“非八大”的降级变更。另外, 还有四家公司是由于广州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涉案造假的意外事件而被迫更换审计机构, 例如融捷股份。通过梳理变更方向可以发现, 通过平级变更以及降级变更的上市公司占比远高于升级变更的占比, 据此推测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降级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来获取更有利的审计意见。

七、 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文认为, 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 对可能造成企业业绩发生“变脸”的事项持有一定关注度, 并以关键审计事项的形式体现在了审计报告中。这有效提高了上市公司业绩披露的质量, 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维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可见审计师更多的还是会计信息的“把关者”而非“造假者”。

此外, 本文进一步发现: 第一, 业绩修正事项与关键审计事项均在2018年披露较多, 原因不尽相同。业绩修正事项在于业绩承诺的集体到期导致“高商誉”的集体减值, 关键审计事项在于2018年是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在事项性质方面, 企业与审计师的偏向较为相似, 都侧重于主动披露资产减值事项和收入事项, 大概率是由于这两者涉及较多的主观判断以及会受到管理层偏向的影响。第二, 在审计师关注度问题上, 80%以上的审计报告都能有效披露导致企业业绩可发生“变脸”的事项, 且有70%的审计师能够在上一会计年度提前披露, 给予企业警示。这说明审计师的执业水平仍经得起资本市场的考验, 这也验证了新审计报告准则下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现实意义。在会计师事务所层面上, 会计师事务所知名度与审计师对其业绩“变脸”事项的关注度正相关, 原因一方面在于业务承接量, 另一方面可能在于审计师执业水平的差异。第三, 从审计师关注引发的市场反应来看, 当审计师对业绩“变脸”事项的关注度提高时, 审计资源的更多投入就会对应引起审计收费的提高, 而当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就收费问题以及审计报告披露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时, 会计师事务所的主动辞聘或上市公司的解聘倒也变得不再少见。

通过上文统计分析, 本文得到四点启示: 对于企业来说, 在发布业绩预告时, 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果业绩发生变化, 就要详细说明业绩变化的原因, 提供行業相关的比较数据, 表明变化的可靠性。对于投资者来说, 要谨慎鉴别业绩预告信息的真实性, 尤其是要特别注意年底发生的交易, 以免被错误的信息误导。对于业绩预告的“把关者”——会计师事务所来说, 上市公司在发布业绩预告之前, 可以就业绩变动的原因与企业沟通, 也就是进行事前审计, 以期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可信度。对于资本市场的最后一道防线——监管部门而言, 要及时了解企业不愿披露业绩预告的具体原因, 如若需要或采取强制措施确保董事会充分重视此项披露, 以免给投资者造成更大损失。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刘成立.业绩预告、业绩“变脸”与审计治理效应[ 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4):62 ~ 69.

刘婷,昝玉宇.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修正的市场反应[ 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10):58 ~ 66.

路军.董事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背景与企业业绩预告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5):101 ~ 112.

罗玫,宋云玲.中国股市的业绩预告可信吗?[ J].金融研究,2012(9):168 ~ 180.

罗玫,魏哲.股市对业绩预告修正一视同仁吗?[ J].金融研究,2016(7):191 ~ 206.

王惠芳.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实施效果研究——基于深市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告的经验证据[ 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1):108 ~ 112.

张艺琼,冯均科,姜丽莎.管理层业绩预告披露、媒介反应与审计意见[ J].当代财经,2018(12):112 ~ 122.

Baginski S. P., Hassell J. M.. Determinant of Management Forecast Precision[ 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1996(2):303 ~ 312.

Baginski S. P.,Hassell J. M., M. D. Kimbrough. The Effect of Legal Environment on Voluntary Disclosure: Evidence from Management Earnings Forecasts Issued in U.S. and Canadian Markets[ J].Accounting Review,2002(1):25 ~ 50.

Brasel Kelsey et al.. Risk Disclosure Preceding Negative Outcomes: The Effects of Reporting Critical Audit Matters on Judgments of Auditor Liability[ J].Current Issues in Auditing,2016(2):1 ~ 10.

Brown T., Majors T. M., Peecher M. E.. The Impact of a Higher Intent Standard on Auditors' Legal Exposure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Jurors' Legal Knowledge[Z].Working Paper,2016.

Gimbar Christine, Hansen Bowe, Ozlanski Michael E.. The Effects of Cri-tical Audit Matter Paragraphs and Accounting Standard Precision on Auditor Liabili-ty[ J].Accounting Review,2016(6):1629 ~ 1646.

Hong Li, David Hay, David Lau.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New Auditor's Report[ J]. Pacific Accounting Review,2019(1):110 ~ 132.

K?hler Annette, Ratzinger Sakel Nicole, Theis Jochen. The Effects of Key Audit Matters on the Auditor's Report's Communicative Value: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Investment Professionals and Non-professional Investors[ J].Accounting in Europe,2020(2):105 ~ 128.

Ng J., Tuna I., Verdi R.. Management Forecasts, Disclosure Quality, and Market Efficiency[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view,2006(1):27 ~ 41.

Pownall G., C. Waslwy, G. Waymire.. The Stock Price Effect of Alternative Types of Management Earnings Forecasts[ 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3(4):896 ~ 912.

Sirois L. P., Bédard J., Bera P.. The Informational Value of Key Audit Matters in the Auditor's Report: Evidence from an Ee-tracking Study[ J].Accoun-ting Horizons,2018(2):141 ~ 162.

猜你喜欢
变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基于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探讨
杜特尔特回国后“变脸”了吗?(社评)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土耳其的“变脸”幅度才是关键
河南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