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3-08-18 00:44
教育观察 2023年15期
关键词:发文图谱聚类

徐 煜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的孩子。[1]相比于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更容易偏离正常轨道。[2]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本研究基于对留守儿童教育相关核心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梳理其主要发展脉络、轨迹与趋势,把握其最新研究动态,从而了解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现状、解决措施、发展前沿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以期为后续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提供借鉴。

一、研究工具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应用程序对所收集的文献做出关键词突显、关键词共现、作者共现、机构共现、发文量分析等可视化图谱,从而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现状与热点。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的文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首先选择文献检索中的高级检索,在总库中选择学术期刊,然后在检索的主题中输入“留守儿童教育”并在来源类别处选择北大核心与CSSCI,检索时间段为2004年1月1日—2022年11月11日,共检索到382条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时间切片为1年,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进行关键词聚类和突现词分析,并进行作者与发文机构的突现分析,从而了解留守儿童教育的演进脉络以及探析不同阶段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主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年度发文量

借助CiteSpace绘制出发文量随时间变化的分布图,如图1所示,通过分析年度发文数量能清晰了解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发展趋势。

图1 年度发文量图谱

从图1可以看出,2004—2007年间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年度发文量急剧增长。这可能是教育部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高度重视,使得学界逐渐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教育部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高度重视,使得学界逐渐关注到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可以看出,2004年起,留守儿童教育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2007—2013年间,每年留守儿童教育相关文献发文数量都在20篇以上,并在2013年达到峰值35篇,说明这些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较受研究者关注。2013年之后研究数量有所下降,这与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文件有效改善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关。但当前仍有不少研究者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说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

(二)发文作者

将Node Types设定为Author,时间跨度为2004—2022,时间切片为4年,运行CiteSpace,就得到不同作者的具体发文数量。发文数量排名前7位的作者名单如表1所示,其中,段成荣的发文数排名第一,一共6篇;吕利丹的发文数量排名第二,达到5篇。通过具体的发文数量可以了解到,不少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表1 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核心作者及发文数量

(三)发文机构

把Node Types设定为Institution,时间跨度为2004—2022,时间切片为1年,运行CiteSpace,得到了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机构共线图谱,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机构间存在着一定的合作关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和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之间有合作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之间有合作关系,但大部分机构都是独立进行研究的。

图2 研究机构共现图谱

发文数量排名前10的机构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机构的发文数量,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发文量最多,各发表7篇文献;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发文量排第二,共发表6篇文章;剩下排名前十的机构均发表了4篇文章。从发文机构的性质来看,以师范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里面的教育学院为主。

表2 发文量前10位机构

(四)研究热点

1.关键词共现分析

把Node Types设定为Keywords,时间跨度为2004—2022,时间切片为1年,运行CiteSpace,得到了节点数为417、连线数为781、密度为0.009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关键词共线图谱,如图3所示。相关研究者们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教育、义务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公平与质量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并结合相关政策提出了具体的关于留守儿童学业成绩提升、情感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图3 关键词共现图谱

总体来看,研究者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是比较全面的,但仍有一些问题尚未被研究者广泛关注,如留守儿童扶心、扶志教育,留守儿童扶德、扶智教育,留守儿童个人卫生教育,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等。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是复杂繁多的,这些问题关乎着留守儿童能否健康快乐成长。如何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需要社会各界切实参与进来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2.关键词聚类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从而生成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4所示。这些聚类清晰地凸显出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这些标签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其中,学业表现、心理健康问题与情感教育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影响重大,是相关研究的热点问题。

图4 关键词聚类图谱

从关键词聚类图谱和关键词聚类表可以看出,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主要是以农村地区和农村教育为主。进一步导出关键词聚类表,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热点涉及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表3 关键词聚类表

一是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出现焦虑、孤独、自卑、怀疑等不良心理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重视,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在生活与学习上给予其照顾和关怀,使其健康成长。[3]如何通过心理辅导、社会支持等方式全面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是关注学业表现问题。已有研究表明,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因为要承担繁重家务而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时常出现学习滞后、迟到旷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4]由于家庭环境的限制,留守儿童还会面临学习资源匮乏、师资不足等问题。目前,研究主要关注如何通过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和支持,从而全方位、多角度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

三是关注社交能力问题。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可能会加剧留守儿童的心理冲突,提高其社会适应困难程度。[5]目前,研究主要关注如何通过各种培训以及活动等方式,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使其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研究也关注适应能力问题。当父母回归家庭后,留守儿童往往需要适应新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有时还需要适应重新与父母相处的方式。[6]目前,研究也关注如何通过提供适当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支持,从而帮助留守儿童提高适应能力。例如,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关键词有农村寄宿制学校、托管模式、教师队伍等,通过因校制宜的各种留守儿童帮扶政策,使留守儿童在学校中感受到学校与教师的人文关怀,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集体生活;从家庭教育角度来看,关键词有父母教育期望、父母参与以及亲子分离等,通过开展家校合作,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之中。

四是关注政策和制度问题。目前,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还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帮扶协同机制,缺乏对政策执行效果的有效监督及反馈。[7]已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合作。研究主要关注如何通过完善政策和制度,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从而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例如,从国家和社会教育角度来看,关键词有社会支持系统、社会管理、民族地区、社会力量以及公共图书馆等。借助于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力量多维度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能够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五)研究趋势

本研究将382篇文献的关键词导入到软件中,绘制出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关键词突现图谱;通过词汇突现性的功能,进而了解一定时期内的研究主题与研究热点,并根据时序的变化,划分不同阶段的研究主题,如图5所示。

图5 关键词突现图谱

从图5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演化路径非常清晰,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研究热点的变化情况。从2004年开始,研究者主要从农村和人口流动等方面研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2006年后学界逐渐关注到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及相关的教育对策问题;2011年后学界逐渐关注民族地区、家校合作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帮助问题;2019年后学界较多将留守儿童教育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研究。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能够了解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问题,以及在不同年份的具体研究发展脉络,从而理清不同阶段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同时,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是与学校、社会乃至国家政策息息相关的。这也意味着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界与国家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三、研究展望

基于留守儿童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与研究,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展望。一是应开展多维度评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估,包括心理健康、学业成绩、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等。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综合使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二是应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家庭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一大重要环境。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促进家庭教育有效实施的策略和方法,帮助父母更好地引导和支持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三是进一步关注教育资源与平等方面的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究如何提供更公平的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和贫富差距,确保留守儿童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四是应关注教师培训与支持研究。教师在留守儿童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更好地为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五是应进一步关注跨学科研究与应用。留守儿童教育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未来的研究可以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探究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聚类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