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优化实践研究

2023-08-21 09:58崔干劲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6期
关键词:证券公司内部审计

崔干劲

摘 要:新形势下,资本市场的系统性改革为证券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然而,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背景下,防范化解金融風险进入常态化阶段,如何持续应对风险挑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证券公司内部治理上的作用值得我们思考。本文立足于证券行业,分析梳理了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工作优化措施,以期为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的优化实践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证券公司;内部审计;优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6.054

0 引言

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证券行业发展迅速,行业总资产、净资产持续增加,投资业务、信用业务等重资产业务驱动券商从轻资产模式向重资产模式转变,资产负债表得以快速扩张,轻资产业务也由传统的证券经纪业务逐步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经营模式的转变对券商的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对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如何发挥好内部审计在防风险、强内控、促合规、助发展方面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1 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1 内部审计作用发挥不明显,审计工作供需两侧不匹配

证券公司内审职能定位现阶段集中于“监督和评价职能”,尚未有效推动审计工作从“监督和评价”职能向“确认和咨询”职能转换。在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职能定位上,审计发现问题的能力、审计成果的质量与管理层的需求存在期望差,审计任务繁重和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也进一步掣肘了审计工作的开展,导致审计问题的高度、深度、力度与公司要求有差距。在“确认和咨询”职能定位上,受限于审计资源分配、方式方法及外部对内审工作的固化认识,“确认和咨询”职能仍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未能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模式。整体而言,审计资源在难以满足“监督和评价”职能的前提下,也未能较为有效的发挥“确认和咨询”职能,未能将组织工作目标、治理层和管理层等利益相关方的审计期望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无法为利益相关方提供相当水平的审计工作成果,审计工作供给侧、需求侧存在不匹配、不适应的矛盾。

1.2 审计目标以合规财务审计为主,风险导向型审计实践缺乏

证券公司传统业务以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业务为主,在监管政策、传统业务性质等影响下,内部审计工作实践侧重于差错纠弊的合规审计、财务审计。在金融风险多样性、传染性、隐蔽性日益突出,不再局限于单一合规风险、财务风险的背景下,证券公司内部审计聚焦的内容仍是以合规风险、财务风险为主,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关注不足,未能上升到防范证券公司重大风险的层面,未能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在深入分析研判不同业务条线和模块风险的基础上,将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等全过程融入审计工作理念、审计计划、审计方法中去,全面监督评价业务单元的经营发展和风险管控情况,风险导向型审计实践的缺乏,也难以对相关业务进行“经营+风险”的全景画像,无法及时准确掌握和揭示证券公司风险防范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

1.3 审计项目总量与结构矛盾突出,审计计划管理机制不科学

多数证券公司兼具金融机构、国有企业乃至上市公司等多重背景,各类监管要求较多,审计“规定动作”远多于一般行业,审计项目总量与审计项目结构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审计项目分布集中在分支机构审计、有明确审计规定的条线领域等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将绝大部分审计资源投入到监管要求的各项强制性审计项目。审计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势必会压缩“自选动作”的空间,审计部门的自选动作余地较为有限,导致系统性的审计计划、规划管理机制未能建立。同时,近年来证券行业创新型业务不断涌现,业务规则变化加快,经营范围不断拓展延伸,内部审计集中于分支机构审计、传统业务条线审计的现状,也无法对创新业务、小众业务等领域投入相当比例的审计资源。审计计划管理的不科学、审计项目总量和结构的失衡,也导致内部审计对金融风险的关注不够,在预防风险、揭示风险、应对风险上作用发挥难以达到期望的层次。

2 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优化实践路径

2.1 坚持做实推深研究型审计,推进内审工作供给侧改革

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要全面审视新时代金融行业内部审计的职责定位,聚焦监管部门、治理层、管理层等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需求重新审视新时代内部审计供给侧的要求变化,将研究型审计理念、思维贯穿于审计计划制定、审计项目实施、审计方式方法、审计结果运用等审前、审中、审后的全过程各环节,推动从传统的模块化审计向体系化的研究型审计理念的转变,积极应对利益相关方的管理诉求,尝试更多类型的咨询业务,重点发挥审计在跟踪党和国家各项金融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及证券公司自身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促进权利规范运行和责任有效落实等方面的客观独立优势,注重反映证券公司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输出赋能,推动揭示功能、建议功能和问责功能的协同作用,发挥审计监督在预防、揭示、抵御金融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助力经营发展、风险管控和战略落地。

2.2 深化风险导向型审计实践,健全审计项目管控机制

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要系统深入研究金融行业的监管导向和业务发展路径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紧密跟踪研判证券行业新的业务风险和特征,锚定轻重资产模式转变、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注册制改革、资管新规实施等关键性课题,适当推行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的专业化分工、条线化管理等新模式,健全全流程的审计项目管控机制,强化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推动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的有机衔接、常规审计与风险导向型审计的深入融合,加强审计项目过程管控,注重审计质量分级管控。深化风险导向型审计实践,增强对创新型业务、高风险业务等重点领域的动态管控能力,关注新产品、新业务带来的潜在风险,提升金融风险防控的全局性、前瞻性和主动性,统筹好经营发展与风险防范、“治已病”与“防未病”。

2.3 建设数字化审计工作平台,全面塑造审计专业人才队伍

证券公司审计信息化和审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深化内部审计履职能力的根基工作。虽然受限于证券行业的整体规模以及各业务条线的特殊性,证券行业审计信息化程度较为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证券行业数据治理水平显著高于传统行业,充分发挥证券行业数据治理的价值非常必要,证券公司应加大数字化审计能力建设,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背景下,推动审计关口的前移,向全业务、全链条审计延伸,增强运用数字化审计发现问题、评估评价、分析判断的能力,全面提升审计反应能力和审计时效性。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取决于审计人员思想理念和能力素质,证券公司应根据经营规模、业务条线发展情况等因素,契合数字化审计平台建设需求,综合确定内审人员数量和履职保障水平,构建审计人才队伍的选拔任用机制、职业管理机制、综合考核机制以及交流轮岗机制等一揽子机制,打通审计人才队伍的内外双循环,从而更好地提升内审工作“首位度”。

3 结束语

证券公司内部审计优化实践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持续性工作,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积极转变审计工作观念,重塑优化审计工作体系,推动自身职能的发挥,为新形势下证券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审计保障和审计力量。

参考文献

[1]胡正人.基于控制论视角的内部审计统筹发展与安全机理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22,(4).

[2]文华宜.研究型审计的探索与实践-以社会保障基金审计为例[J].审计研究,2022,(1).

[3]薛文艳.企业数治化内部审计的转型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21,(6).

[4]曾勇华.证券公司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构建[J].中国审计,2021,(2).

[5]赵华.审计利益相关者:互动关系与治理机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5).

[6]董绪林.基于国有企业发展和安全目标的新型审计监督体系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22,(3).

猜你喜欢
证券公司内部审计
关于某证券公司IDS项目平台建设浅析
证券公司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
深入开展证券公司结售汇业务试点
提高证券公司营业网点产品销售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