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质疑教学策略

2023-08-22 19:40杨晓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说教学孔乙己

杨晓波

摘 要 本文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孔乙己》为例,对初中语文讽刺小说的质疑教学策略展开探析,分质疑前、中、后三个阶段分别提出了以“疑”为始,营造质疑氛围;“疑”中发展,设置质疑问题;质疑无终,注重思维引导的讽刺小说质疑教学建议,旨在让学生从质疑中获得学问的增进、得到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 讽刺小说 小说教学 质疑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借讽刺小说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不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讽刺小说的讽刺艺术,体悟到作者的批判抨击之意,同时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发展提升也起着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鉴于此,本文以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为例,对初中讽刺小说的质疑教学路径展开探索。

一、以“疑”为始,营造质疑氛围

营造质疑氛围是展开质疑教学所需把握的要点,也是突破“师授生受”教学模式的关键。

一方面,教师要在新课伊始,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减轻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如在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时,教师可设置开放型问题“你们认为小说的特点是什么?你们阅读过什么小说?”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探讨交流,让学生主动联系已知展开讨论,并主动询问老师“老师读过哪些小说?分别是哪种类型的?小说主要讲了什么?”如此,学生的紧张情绪便会在师生的公平对话、良好互动中得到放松,从而迈出质疑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教师则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可针对初中生的性格特点设置趣味型较强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质疑,为学生质疑意识与精神的生成夯实基础。如学生在阅读《孔乙己》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电视剧《楼外楼》的片段。然后,抓住教学时机向学生提问,“关于鲁迅先生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以调动学生的质疑兴趣。让学生主动提出,“鲁迅为什么那么‘厉害?鲁迅与‘闰土的关系?周作人与鲁迅的关系?”等相关问题。如此,学生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对鲁迅的更多了解,其质疑意识与精神也会在学习中得到发展。

二、“疑”中发展,设置质疑问题

设置有效质疑问题是实施质疑教学的重中之重。基于《孔乙己》小说的特点,教师可设置矛盾、模糊、留白与趣味四种类型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合理质疑。

1.以矛盾问题驱动深度思考

矛盾问题多出于文章的自相矛盾之处。在鲁迅小说中这种“自相矛盾”多是有意为之,目的便是引发读者的认知冲突与思想矛盾。对此,教师在展开质疑教学之际,可以利用作者的巧妙构思,通过设置矛盾冲突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质疑与探究。

在《孔乙己》中,鲁迅先交代了鲁镇酒店的格局与“短衣帮”和“穿长衫的”酒客。“穿长衫的”会“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但在第四段,描写“孔乙己”出场时却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显然,这与前文的描写是存在矛盾的。对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一自相矛盾之处,向学生提问,“孔乙己属于哪种顾客呢?这种自相矛盾的写法有什么用意吗?”让学生在矛盾问题的驱动下展开积极思考。然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文中他处的矛盾点,展开质疑与探究。如从分析文末“大约”“的确”两个意思相反的词中,认识到鲁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讽刺与批判。

2.以模糊问题抓住问题本质

鲁迅先生极擅于利用小人物的悲剧揭示社会的黑暗。《祝福》如此,《孔乙己》亦如此。但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有限,这就使得学生在阅读鲁迅小说的过程中,往往难以透过表象看清本质。对此,教师在引领学生展开质疑阅读时,要为学生设置有深度的模糊问题,以此将学生的思维引到深处,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小说所批判的现实罪恶。

第十段到第十一段是小说的高潮,介绍了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遭遇。对此,教师可围绕这两段内容设置一连串的模糊问题,“孔乙己为什么会被打折腿?为什么要到丁举人家偷东西?丁举人与孔乙己同为读书人,但为什么丁举人在孔乙己写了‘服辩后仍将他的腿打折?如果孔乙己也当上了举人,你认为他也会像丁举人一般欺凌没能考上秀才的‘孔乙己们吗?为什么?”让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抓住问题的本质,理解孔乙己的悲剧并不是个人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由此,学生便会在模糊问题的启发下,深入理解文本的本质内涵。

3.留白问题促进积极想象

留白问题亦可称之为开放问题。在讽刺小说《孔乙己》的质疑教学中为学生设置留白问题,往往能够为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散提供更为充足的时空条件,促使学生作出多样化答案。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个性化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在《孔乙己》小说中,文章最显眼的留白之处便在于文末“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便由此设疑“孔乙己到底是‘大约死了?还是‘的确死了?”让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展开小说结局的推测与分析。有的学生认为“孔乙己”是的确死了。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腿伤不治,身无分文,在中秋到鲁镇饮酒之后,便在年关之前冻死在街边;有的学生认为孔乙己是“大约”死了,但不是肉体上的死,而是精神上的死。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后,最终落下残疾。回想自身的一生如此潦倒悲惨,尤其是每到鲁镇酒馆喝酒,短衣帮、掌柜、小伙计甚至是小孩都会嘲弄他。于是孔乙己便拖着病腿远离了鲁镇……

4.趣味问题提升思维能力

在《孔乙己》小说的质疑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可在小说趣味之处设置趣味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与讨论互动,从而在有效激发学生质疑之趣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加主动、自觉地发问、释问。

《孔乙己》第七到第八段描绘了孔乙己与“我”、与“邻居孩子”的交往。在与“我”交往中,孔乙己说“回”有四种写法;在与“邻居孩子”交往中,孔乙己则将自己本就不多的茴香豆分给了孩子们。对此,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小说中这两处略显温情的场景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以此来让学生认识到孔乙己虽愚昧腐朽,但本质仍是善良的,从而更好地看清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本质与当时社会的黑暗丑恶。

三、质疑无终,注重思维引导

所谓学海无涯,促进学问与见识增长的质疑自然也没有终点。因此,在实际的讽刺小说质疑教学中,教师就要引领学生展开积极、持续、无终止的思考与分析。

除《孔乙己》这篇小说外,鲁迅先生在其他小说中也描写了许多看客形象。对此,教师便可以此为设疑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课后广泛阅读《示众》、《药》、《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鲁迅小说,并对小说中形形色色的看客形象进行分析与探究。从而在有效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同时,让学生在读中生疑、在疑中增进。

总而言之,质疑是思想思维的起源,是增长学问见识的手段,是提升能力素质的抓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必须要积极引领学生进行有效质疑、合理质疑、深度质疑,以此来催生学生质疑精神、意识与能力的发展提升,为学生深度语文学习的实现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稳健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小说教学孔乙己
《孔乙己》中冷漠的“小伙计”与温情的“我”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初中语文课中如何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