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算法的配电网线损预测方法

2023-08-22 01:24刘乔保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误差率配电网聚类

刘乔保,黄 敏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郎溪县供电公司,安徽 郎溪 214500)

0 引 言

无论是输电系统还是发电系统,都是通过配电网将电能传送给用户,同时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终端,与用户直接相连。由于配电网的供电半径比较长,线路损失比较严重,在电网的各种损耗中,线损占比为20%。此外,10 kV 配电网的线路分支较多,供电负荷的性质具有多样性,统计线损时的工作也更加复杂,因此与输电主网相比,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相对较差,很难精确采集线损的具体参数和数据[1]。传统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需要详细分析配电网的结构参数和物理参数,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又不能保证线损预测的准确性。

周王峰等人面向配网线损精细化经营的需要,以精确掌握配网线损的短时动态为目标,采用去噪声自动编码机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联合的方法,构建配网线损的日预报模型[2]。首先,构建基于灰关联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利用该指数统计线路的日损耗率,以历史数据为输入,预测线路的日损耗率。其次,建立非监督的降噪自动编码器(Denoising Auto Encoder,DAE)学习方法。最后,通过编码和重建数据,完成数据的特征抽取和降维。将该数据集引入LSTM 神经网络中,通过对其进行拟合,建立了一种基于LSTM 神经网络的线路日损耗率预报模型。以湖南省某地多条配电网为例,计算日线损率。结果显示,该方法的计算时间短且精度高,为其在工程上的运用提供了依据。该背景下,文章将聚类算法应用于配电网线损预测,从而为配电网线损水平的评估提供依据,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

1 配电网线损预测方法设计

1.1 聚类处理配电网线损数据

对配电网线损数据进行聚类处理时,根据线损数据样本的具体数量,计算出线损数据空间比值γ(x)。其公式为

式中:χ(x)表示配电网线损数据在指定空间内的覆盖值;χmax表示采样空间中线损数据样本的最大值。

假设线损数据在采样空间中的变化范围为0~1,那么数据越趋近于1,线损数据样本在采样空间中的覆盖率就越高。但是,该过程中,需要考虑线损数据在采样空间中的冗余值[3]。冗余度指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Ri,j表示线损数据xi和xj在采样空间中的关联度。Ri,j的值越大,说明线损数据中的冗余值越大,当Ri,j的值为0 时,说明线损数据中不存在冗余值或者冗余值比较低。

判断配电网线损数据的冗余程度之后,利用聚类算法对线损数据进行聚类处理[4]。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初始化聚类算法。确定线损数据的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数量。

步骤二:数据划分。线损数据样本中,计算出样本数据与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公式为

式中:Oin表示样本集中的线损数据;Xjn表示聚类中心。根据式(3)的结果,将线损数据分配到n个聚类中。

步骤三:重新计算聚类中心。经过式(3)的计算后,重新划分n个聚类中所有线损数据样本的平均值,将其作为新的聚类中心。

步骤四:判断是否收敛。判断线损数据的聚类处理过程是否收敛的公式为

式中:Xq表示Ci类别中的线损数据样本;Qi表示类别Ci中的聚类中心。当ψ的值达到设定的误差条件或者逐渐趋于稳定时,可以判断线损数据的聚类处理结束[5]。如果ψ的值比较大,需要重复操作步骤二和步骤三,直到聚类算法收敛为止。

根据以上过程,去除线损数据的冗余值之后,根据聚类算法的收敛判断,聚类处理配电网线损数据,为配电网的线损预测提供依据。

1.2 构建配电网线损预测模型

以线损数据的聚类处理为依据,通过瞬态自适应麻雀搜索算法(Transient Adaptive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TASSA)对多粒度长短期记忆(Multi granularity-Long Short Term Memory,Mg-LSTM)网络进行优化,构建配电网线损预测模型[6]。首先,将反映配电网线损与特征参量之间关系的样本数据划分为2 部分,一部分用于线损预测建模,另一部分用于调试。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一:获取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参数和结构参数。

步骤二:根据线损数据的聚类处理,提取出配电网线损数据的特征。

步骤三:设置Mg-LSTM 网络的参数,对种群进行初始化,计算个体的适应度[7]。

步骤四:更新发现者的位置,即

式中:T和C1表示一个随机数;Xbt表示个体的全局最佳位置;Xi,jt表示初始位置;r1表示[0,1]内的随机数。

步骤五:通过更新加入者的位置,计算个体在新位置的适应度,并保存个体在种群中的最优位置和最劣位置。

步骤六:满足迭代条件时,得到优化后的Mg-LSTM 网络,否则重复操作步骤(3)~步骤(5)。

步骤七:将线损原始数据输入优化后的Mg-LSTM网络,对线损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数据[8]。

步骤八:引入灰色关联分析,对配电网线损特征参数进行关联度分析,筛选对线损影响较大的特征参数。

步骤九:通过对优化后的Mg-LSTM 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基于TASSA 优化Mg-LSTM 的预测模型。

步骤十:利用步骤九中的预测模型,对配电网中的线损进行预测,构建配电网线损预测模型。

配电网线损预测的具体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配电网线损预测流程图

利用TASSA 对Mg-LSTM 网络进行优化后,建立基于TASSA 对Mg-LSTM 优化的预测模型,实现对配电网线损的预测。

2 实验对比分析

2.1 实验准备

为验证文中方法在配电网线损预测中的有效性,进行模拟实验。将采样时间设置为2 个月,收集了60 d 的配电网线路损耗数据,包括端口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同时,技术线损与输电线路所在的环境有关,必须监测周围的温度和湿度等参数。由于采样区域内的气候变化比较大,采样间隔应为1 h 一次,基础资料每隔24 h 才会刷新一次。通过数据融合的方式,对24 h 的数据和1 h 的数据统一处理,确保线损率的计算不会出现错误。

采集实验数据时,会出现采集失败的情况,需要删除采集率低于80%和错误采集的数据,如果不删除就会影响最终的预测精度,实验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如表1 所示。

表1 实验参数

利用误差率作为线损预测精度的衡量标准,计算公式为

式中:εc表示线损预测值;εb表示配电网的实际线损。

2.2 结果分析

为避免实验结果单一,引入基于降噪自动编码器-长短期记忆(Denoising Auto Encoder-Long Short Term Memory,DAE-LSTM)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与文中方法进行对比,测试配电网线损预测的误差率,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 配电网线损预测的误差率

从图2 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基于DAE-LSTM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时,对配电网线损预测的误差率在3.0%~6.0%,原因是DAE-LSTM 神经网络的训练不充分,会导致线损数据存在噪声,影响预测结果。采用文中方法时,由于采用聚类算法对线损数据进行了聚类处理,并利用TASSA 对Mg-LSTM 网络进行了优化,将线损预测的误差率控制在2.0%以内,大大提高了预测的精度。

3 结 论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配电网线损预测方法,经过实验测试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线损预测的精度。该方法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还存在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希望可以引入蚁群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从而提高配电网线损预测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误差率配电网聚类
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及应用意义
降低评吸人员单料烟感官评分误差率探讨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电工仪表测量中容易忽略的几个问题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