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引领下的英语课堂构建初探

2023-08-23 17:37张坤霞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5期
关键词:话题课堂构建英语教学

张坤霞

[摘 要]话题即谈话的主题,是交际的引线。将话题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立足教材,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以话题引入聆听感知,以话题助力多元表达,以话题推进阅读探究,以话题丰富写作内涵,帮助学生在话题指引下实现英语能力和英语素养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英语教学;话题;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5-0062-0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课堂中一味讲练的学习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革新教学形式,在紧跟时代发展的教学思维的指引下开展教学活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英语课程理念作出具体论述,要求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在英语教学中,呈现话题,给学生以指引,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手段,也是较为高效的教学形式,对启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基于英语学科特点,利用有创意性的话题,指引学生在探讨交流中实现思维交互,达成知识内化和升级的目标。

一、以话题引入聆听感知

学习的第一步不是识记,而是感知。感知是借助感官感受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往往容易被忽视。聆听感知的作用在语言类学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5~6年级学段应达到的语言能力目标进行了详细表述:“能通过听,理解询问个人信息的基本表达方式;能听懂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简单的指令、对话、独白和小故事等”“在听或看发音清晰、语速适中、句式简单的音视频材料时,能获取有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基本信息;能识别常见语篇类型及其结构;能理解交流个人喜好、情感的表达方式”。作为小学阶段语言类学科的代表,英语课程要格外关注学生聆听感知的过程。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活跃,听觉灵敏,对话题有强烈的兴趣。教学伊始,教師要为学生创造聆听感知的条件,围绕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选择恰当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在聆听中积极主动地交流和讨论,从而活跃思维,感知知识,促使学生在趣味话题的引领下更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

例如,教学人教PEP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1 Whats he like?时,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一改传统的导学形式,让学生在安静的状态下聆听。

T:Boys and girls, lets close our eyes, enjoy a language feast, and think about the problems in the guidance case while listening.

(在聆听前,教师展示导学案,以具体的问题为引,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资料信息;学生在静态环境中聆听感知,边听边捕捉信息;聆听结束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T:What is Johns favorite subject?

S1:He likes PE class best.

S2:He thinks PE teacher is a very interesting person.

T:Who is Chen Jies favorite teacher?

S3:Her favorite teacher is the English teacher.

S4:Miss Sun is a knowledgeable English teacher.

一个简单的话题能让导入环节变得富有趣味,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也更加强烈。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聆听感知为手段,能够很快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更点燃了他们深入探索知识的热情。

聆听感知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渠道,但这个过程不是随意形成的,需要一定的助推力。话题就是聆听感知的助推力。当教师精心筛选的、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基础相契合的话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自然会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兴趣。这时,教师抓住有利的教学时机,以趣味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聆听感知,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就会更强,语言感知能力得到提升。

二、以话题助力多元表达

语言表达能力是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人的表达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即使天资聪颖,没有经过学习、实践,语言表达能力也无法得到巩固和提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能领悟基本语调表达的意义;能理解常见词语的意思,理解基本句式和常用时态表达的意义”。英语学科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多元表达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表达需要有话题作为支撑。没有话题,表达活动就无法推进,学生不知道说什么,也不会知道该如何组织语言。教师可以从教材中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对话题的兴趣。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表达活动中,无论表达情况如何,学生都值得被赞扬。教师要以“说得出”为目标,引导学生围绕话题主动表达,哪怕他们只会说一个单词、一个词组、一句话,只要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话题表达,教学就是有效的,学生就能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获得进步。

例如,教学人教PEP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美食。学生对食物很感兴趣,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师抓住有利时机,投放话题,进行针对性引导。

T:What did you see from this video?

S1:I saw a lot of food from the video.

T:Can you name them?

S2:Hamburgers, apples, bananas...

S3:Noodles, dumplings...

T:I think what you said is too messy.We can classify them, such as fruits, vegetables, beverages, etc.

S4:I saw some fruits from this video, including apples, bananas, peers...

(在学生进行表达时,教师辅助学生梳理思路,使学生的表述更有条理;在层层推进中,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优化和提升,对知识的认知也上升到更高层级)

T:Your observation is really careful.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

工具性是英语学科的重要属性。要想让学生顺利交流、顺畅表达,教师就要利用恰当的话题,促使学生形成多元表达。讨论的话题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形成怎样的观点、应运用什么词汇和句型将观点表达出来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规划和预设。当学生能够主动交流,将自身的观点表达出来时,学生就有了进步。

三、以话题推进阅读探究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与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初学时,学生的思维容易产生混乱,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探究学习。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从阅读的角度出发,以话题推进学生的阅读探究。阅读是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和有效保障。英语教学要忠于文本,从基础性阅读活动着手,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词汇积累,让英语阅读向纵深发展。

人教PEP版英语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设置了相应的主题,单元中的不同板块均围绕主题呈现。这样的设计为阅读探究活动的推进提供了有效保障。教师要充分利用单元主题,为学生提供更細致、全面的话题指引,引导他们以话题为中心,向知识的纵深处探索。学生全身心投入话题探究中,能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学习效率会获得较大的提升。

例如,教学人教PEP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时,教师从“Lets talk”板块出发,设置相关话题,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T:Please look at these two pictures. What do you see from the pictures?

S1:I saw a bed, a table and a chair.

S2:I saw a clock and a bike.

T:Please select an item and describe it in detail.

...

(依据文本内容,教师以话题导思的形式进行指引,贴合文本内容的话题让学生有了交流的依据和参考,在积极主动的探索活动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在学生适当交流后,教师及时回归文本,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对话)

T:We have got a lot of information from your statements. Please read the dialogue to see what the children are talking about.

(在将自身的表述和文本进行对照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不再停留于表层,对自身的阅读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教材是编者智慧的结晶。教材中的内容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学生的思维、情感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话题,将教材视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学生完成了话题感知,对文本知识有了更精准的把握,教学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才得以凸显。

四、以话题丰富写作内涵

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这四个要素是学生必备的能力基础,也是英语核心素养生成的保障。写作是知识输出的过程,是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彰显思维的方式,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要素之一。写作时,学生需要围绕写作的话题,从脑海中搜索语言材料,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将其正确地表达出来。发现、分析、整合,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在写作中得到体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写作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时,教师要以文本内容和单元主题为参考,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写作模板,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写作是学生内化知识、升华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将学生引入特定话题中,让学生搜集相关素材,训练表达,帮助学生实现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例如,人教PEP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2 My week中的知识点较为丰富,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教学时,教师没有急着出示学习任务,而是让学生先从整体视角出发,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性梳理。

T:Please try to organize the vocabulary,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grammar of this unit in the form of mind maps.

(学生有制作思维导图的基础,教师以此为引,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学生积极表现自己,认真制作并乐于展示思维导图,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S1:Please look at my mind map. It is a vocabulary mind map.

(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制作的思維导图,课堂氛围热烈;当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后,教师投放写作话题)

T:We all have different arrangements every week, such as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going to the library, or shopping at the supermarket. Please show us meaningful weekend activities and share them with us.

(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既源于文本主题,又高于文本主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学生被话题吸引,产生表达的欲望,积极写作)

写作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倘若学生缺乏对写作的正确认知,就无法调动写作的积极性,英语综合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升。教师要对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和学生的学情实际有清晰认知,以学生的能力基础为出发点,在教材中寻找话题,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在话题的指引下自主思考,积极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话题的指引有助于英语课堂的改造升级。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调动和迁移极为关键,如果教师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就无法顺利、有效落实。话题的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在多元交际中,学生的感知能力在聆听中获得得到培养,多元表达被激活,阅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教师要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学生的智力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梳理、主动表达,从而更好地展示他们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使学生在话题探讨中提升语言感知能力、思考和表达能力,生成学习动力,实现英语能力和英语素养的综合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曾德菊.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 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1):68-69.

[2] 黄艳玲.让小学英语课堂因灵动而精彩[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1(1):50-51.

[3] 邹广庶.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J].校园英语,2021(12):250-251.

(责编 韦於坊 杜 华)

猜你喜欢
话题课堂构建英语教学
再论汉语话题与主语
浅谈阳光语文课堂的构建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