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部位、采收期及加工方式槐角中槐角苷的含量测定

2023-08-23 08:02马梦雪刘华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14期
关键词:槐角采收期药材

李 欢 马梦雪 刘华石 宁 夏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槐角是豆科植物槐SophorajaponicaL.的干燥成熟果实,药用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研究[2]表明,槐角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包括槐角苷、染料木素、染料木苷、槐属双苷、芦丁、槲皮素、山奈酚等,且前四个成分为槐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约占槐角异黄酮类成分的86%以上,其中槐角苷含量最高,2020版《中国药典》也以槐角苷作为槐角的指标性成分。近年来,大量研究[3]表明槐角苷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抑菌及抗骨质疏松等作用,在动物体内,槐角苷主要通过转化为染料木素来发挥作用。染料木素作为一种植物雌激素,对绝经期妇女雌激素减少导致的骨质疏松症、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都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4]。杜宁等[5]对槐角苷的抗骨质疏松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槐角苷在治疗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剂量下仅对生殖系统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具有开发为天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可能。因此,对槐角苷进行定量研究可为槐角创新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

由于槐角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产区分布广泛,但缺乏化学物质基础的系统性研究,市场上的槐角药材质量参差不齐,资源浪费严重,开发利用受限。文献研究[6]表明槐角中槐角苷含量易受产地、采收期、加工方式和药用部位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槐角苷含量为检测指标,对不同产地、采收期、加工方式及不同部位的槐角进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为槐角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BSA224S-CW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BP-10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集团);KQ-800KDB高功率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DHG-9140A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TC2-5-U超纯水系统(美国艾科浦国际有限公司);AF-04A中药粉碎机(温岭市奥力中药机械有限公司)。

1.2 材料 槐角苷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1695-201703,质量分数> 98%);甲醇(色谱级,默克股份两合公司)和乙腈(色谱级,默克股份两合公司);色谱用磷酸(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屈臣氏水饮用水(广州屈臣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乙醇,AR级。槐角药材分别于2021年9月下旬采摘于河北衡水、山西运城、陕西渭南、山东聊城,山西运城槐角药材从2021年9月上旬至2021年12月上旬每半月采集一次。经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霍金海研究员鉴定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japonica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体产地见表1。

表1 槐角药材产地统计表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制备 对同一批槐角药材分别进行以下处理。

2.1.1 干燥 将采摘的槐角除去杂质及果柄,分别进行以下处理:晒干、阴干、50 ℃烘干、70 ℃烘干、90 ℃烘干。所有槐角药材粉碎后过三号筛,备用。

2.1.2 炮制 生槐角:将采摘的槐角除去杂质及果柄,放于烘箱中50 ℃烘干。蜜炙:取净槐角,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黄或鼓起,再将适量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焖润。用文火炒至外皮光亮不黏手,放于烘箱中50 ℃烘干。炒黄:取净槐角约100 g,文火炒至表面发黄膨胀。炒炭:取净槐角约100 g,置于热锅中,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内部焦褐,喷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蒸制:取净槐角,略润,置于适宜的蒸制容器内,用蒸汽加热至黑褐色,放于烘箱中50 ℃烘干。所有槐角药材炮制品粉碎后过三号筛,备用。

2.1.3 部位 将采摘的槐角药材除去杂质及果柄,剥离果皮与种子,放于烘箱中50 ℃烘干。将槐角全药材、果皮和种子粉碎后过三号筛,备用。经测定,所有样品的水分均小于13%,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的相关规定。

2.2 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型号Kromasil 100-5-C18,4.6 mm×250 mm;以甲醇-乙腈-0.07%磷酸水溶液(12∶20∶68)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1.0 mL/min;柱温为室温;进样量10 μL。理论板数按槐角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槐角苷对照品12.42 mg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作为对照品储备液。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2 g槐角药材,置于100 mL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 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100 kHz)45 min,放置至室温,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失去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2.5 mL,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7]。

2.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3 mL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制成浓度为37.26 μg/mL的溶液,分别进样8 μL、10 μL、12 μL、14 μL、16 μL,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219624X-7519.4(r2=1)。表明槐角苷浓度在0.03~0.06 m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槐角药材2 g,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测得6次槐角苷峰面积的RSD为0.11%。

2.2.6 稳定性试验 精密称取槐角药材2 g,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于0 h、2 h、4 h、6 h、8 h分别进样测定,测得槐角苷峰面积的RSD为0.11%,表明槐角供试品溶液在8 h内稳定性良好。

2.2.7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槐角药材2 g,共5份,按“2.2.3”项下方法项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测定,测得槐角苷峰面积RSD为0.97%,表明该样品重复性良好。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槐角药材粉末5份,精密加入一定量的槐角苷对照品溶液,分别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结果见表2。

表2 槐角苷加样回收率统计表 (n=5)

2.2.9 样品测定 分别按2.3.1和2.3.2项下方法制备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并采用“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结果如下。槐角苷对照品色谱图如图1所示,槐角药材样品色谱图如图2所示。峰1为槐角苷色谱峰。

图1 槐角苷对照品色谱图

图2 槐角药材样品色谱图

2.2.9.1 产地 从结果可以看出,4个产地中河北衡水的槐角中槐角苷含量最高,陕西渭南和山东聊城次之,山西运城的槐角中槐角苷含量最低。这可能与地域的经纬度,日照时间,降雨量及海拔等因素有关。见表3。

表3 不同产地槐角中槐角苷含量统计表

2.2.9.2 采收期 由表4可以看出,槐角中的槐角苷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降低趋势。

表4 不同采收期槐角中槐角苷含量统计表

2.2.9.3 加工方式 由表5可知,在不同的加工方式中,晒干的槐角中槐角苷含量最高,炒炭的槐角中槐角苷含量最低。这可能是因为在槐角加工过程中,高温破坏了槐角苷的结构,导致槐角苷含量降低。

表5 不同加工方式槐角中槐角苷含量统计表

2.2.9.4 不同部位 表6表明槐角中槐角苷大多在果皮中,种子中的槐角苷含量极低。

表6 不同部位槐角苷含量统计表

3 讨论

由于地域及生长环境的不同,不同产地的槐角生长期有一些差别。河北槐角的生长期比山西及陕西推迟十天到半个月左右,山东槐角的生长期比河北推迟一周左右。山西及陕西的槐角8月初开始生长,而河北槐角到8月中旬才开始生长,山东比河北更晚,因此推测槐角的生长期可能与光照时间、降雨量、海拔、经纬度等因素有关。9月初山西及陕西的槐角果实较饱满,且种子还未成形,此时槐角苷含量较高,综合产量较高。因此,就槐角苷而言,山西及陕西槐角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初期,河北槐角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中旬,山东槐角最佳采收期为9月下旬。本研究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2年版)及《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对槐角药材进行炮制,并对其进行初加工方式的考察。结果表明,晒干的槐角中槐角苷含量最高。同时,晒干节省人力物力,成本较低,因此确定槐角的最佳加工方式为晒干。本研究还对槐角的不同部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槐角中槐角苷主要存在于果皮中,槐角种子中含量很少。李彩霞等[8]对国槐种子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国槐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因此,可以将槐角种子剥离出来,用于蛋白质的开发或抗氧化等其它方面的研究,以充分利用槐角资源。

槐角中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单靠槐角苷的含量测定难以全面地评价药材整体的质量。今后可对槐角进行指纹图谱相关方面的研究,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整体描述和评价。对于提高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槐角采收期药材
河南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基于UPLC特征图谱结合多模式识别和色度值的槐角炮制前后差异研究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厚朴叶营养成分随不同采收期的变化分析
槐角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5个采收期女贞子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
HPLC法同时测定5个采收期蛇莓中5种黄酮成分
当归适宜采收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