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住院病人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3-08-23 07:16田金昌吕坚徐郁
实用老年医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营养

田金昌 吕坚 徐郁

老年抑郁症(late-life depression,LLD)是一种发生于≥60岁人群的精神障碍疾病,发病率为3%~7%,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情感低落、自我评价低等,其中食欲不振较为常见[1]。由于LLD病人食欲下降,加之多伴有基础疾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极易出现营养不良现象,从而对疾病康复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有研究指出,及时评定营养风险,采取有效干预手段,对改善LLD病人营养状况与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但现阶段,临床研究主要围绕LLD病人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开展,对营养状况的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笔者对该类型病人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展开探讨,旨在为后续干预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提供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LLD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62例,男44例;年龄60~80岁,平均(68.96±4.38)岁;病程0.5~6.5年,平均(3.27±1.21)年。入组标准:(1)符合LLD诊断标准[3];(2)生活自理;(3)无严重自杀倾向;(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伴有传染性疾病、脏器严重受损、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2)伴有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难以沟通交流;(3)既往接受过胃肠手术或伴有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对营养吸收造成影响;(4)对酒精或药物依赖;(5)近期遭受重大生活事件;(6)近期使用过降脂药物。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1)临床资料调查表:内容涉及抑郁严重程度、年龄、病程、性别、居住地(城镇、农村)、婚姻状况(丧偶/未婚/离异、已婚)、照顾者营养素养、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高中、专科及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运动频率、咀嚼功能、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咀嚼功能使用我院自行设计的咀嚼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包括可进食食物类型、牙齿稳固度、咀嚼食物情况等内容,满分28分,≤12分、13~22分、≥23分分别代表咀嚼功能差、一般、良好。经预试验,本量表评估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为0.91,效度系数为0.80。照顾者营养素养使用营养素养评价工具(Nutrition Literacy Assessment Instrument,NLit)评估,由42个条目组成,均为选择题,错误计0分,正确计1分,满分42分,≤28分、29~38分、≥39分分别代表低营养素养、中等营养素养、高营养素养[4]。抑郁严重程度评估工具为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由20个项目组成,满分100分,53~62分、63~72分、≥73分分别代表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5]。(2)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包括膳食问卷、人体测量、主观评价、整体评价等4方面内容,共18个条目,满分30分,≤16分、17~23分、≥24分分别代表营养不良、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营养状况良好[6]。

1.2.2 资料收集:在LLD病人入院3 d内开展营养状况评估与临床资料调查工作,其中专科护士负责收集资料、评估营养状况,营养师指导并监督营养状况评估。所有专科护士均接受统一培训,通过考核,调查与评估过程中使用相同指导用语,由病人独立答题。本研究调查表回收有效率为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U检验;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查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LLD住院病人营养状况分析 106例LLD住院病人MNA得分为7~27分,平均(16.64±4.72)分,其中营养不良30例(28.30%),存在营养不良风险60例(56.60%),营养状况良好16例(15.09%)。

2.2 LLD住院病人营养状况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咀嚼功能、家庭人均月收入、运动频率、照顾者营养素养、是否合并糖尿病、抑郁严重程度是LLD住院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 LLD住院病人营养状况单因素分析(n,%)

2.3 LLD住院病人营养状况多因素分析 以LLD住院病人是否发生营养不良为因变量,将表1中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运动频率低、咀嚼功能差、照顾者营养素养低、合并糖尿病、抑郁严重程度高为LLD住院病人营养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LLD住院病人营养状况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LLD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可能与共济失调、情绪不稳及判断力、记忆力、味觉功能、洞察力、感知功能等下降有关[7]。由于LLD病人年龄普遍较大,营养不良带来的危害较为严重,故及时识别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并加强干预成为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

本研究发现,106例LLD住院病人中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共90例,占84.91%,营养状况良好16例,占15.09%,与李洁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临床应加强对LLD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情况的重视。本研究发现,家庭人均月收入低、运动频率低、咀嚼功能差、照顾者营养素养低、合并糖尿病、抑郁程度高为LLD住院病人营养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如下:(1)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低收入可能限制了优质食物摄取及营养补充剂使用。另外,有研究指出,收入水平与营养认知水平正相关[9]。低收入病人获取营养信息的渠道狭窄,不利于健康饮食行为的建立,从而增加营养不良发生风险。(2)抑郁严重程度高。黄静文等[10]调查发现,抑郁严重程度与营养状况存在关联。抑郁症状会降低胃肠、食管蠕动速度,不利于营养物质吸收。随着疾病进展,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增加了营养不良发生概率。护理人员应为病人情绪宣泄提供出口,如写字、听歌、读书等,并嘱咐家属多给予病人陪伴,如一起聊天、看电视、散步等,减轻病人抑郁症状。另外,叮嘱病人严格遵照医嘱用药,避免漏服、错服,最大程度发挥药物作用。(3)运动频率低。运动是保持机体各项功能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适当运动可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且能一定程度缓解身心不适,缺乏运动则会降低机体能量消耗量,造成食欲减退,最终导致营养不良[11]。因此,应鼓励LLD住院病人加强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运动时长保持在≥30 min/d。(4)咀嚼功能差。在进食过程中咀嚼功能发挥关键作用,一旦受损会影响食物选择、进食意愿等,造成体质量下降,对于此类型LLD住院病人,可将蔬菜、主食打成糊状,将水果打成果汁,保证每天所需营养的正常摄入。(5)照顾者营养素养低。LLD病人自理能力、自知力均下降,照顾者发挥照顾其日常起居的作用,但多数照顾者营养知识知晓度低,在病人住院期间营养照护不周,可能会引发营养不良。因此,可采取发放知识手册、观看教育视频等方式,增加照顾者对营养知识的认知,建立正确营养观念与行为[12]。(6)合并糖尿病。一方面,机体胰岛功能减弱,胰岛素释放量减少,引发胰岛素抵抗,提高营养不良发生率;另一方面,病人血糖处于较高水平,高血糖成分通过肾脏排泄,导致排尿量增加,引发口渴感,饮水量上升的同时促进脂肪分解,影响蛋白质代谢,造成病人体质量下降,营养状况欠佳[13-14]。对于合并糖尿病的LLD病人,应采用饮食控制、体育锻炼、使用药物等多种途径控制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LLD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风险较高,可能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运动频率低、咀嚼功能差、照顾者营养素养低、合并糖尿病、抑郁严重程度高等因素有关,临床需提高对以上因素的重视度,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病人预后。

猜你喜欢
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营养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住院病人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