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行为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2023-08-25 12:26陈洪义陈燕
中国教师 2023年8期

陈洪义 陈燕

【摘 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依托教师素养的高质量提升,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行为系统建立在尊重教师的基础上,注重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源动力,探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意义的教育知识学习和教学问题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与教研互动,为更高效的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 行为系统 知识输入型 思维输出型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近年来,我国教师学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为81.02%。但与此同时,城乡之间、中西部之间教师水平差异仍然较大。如何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有所发展?顾明远先生提出,将教育改革真正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具体而言,就是要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1]。当前,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带给教师的挑战很多。唤醒教研意识,激发教研自觉,让教师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研究和解决好教与学中的每个环节和问题,是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与“教好每一个学生”的重要保证和基本路径。探索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行为系统,唤醒、激发教师成长意识,以主动的态度、正确的方向、适宜的行动、合理的方式开展主动成长型教研,是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一、准确理解“一个概念”: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的内涵界定

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是指教师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究、总结、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形成并不断完善个人的教育教学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它通过阅读、听讲、观察、研究、实践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理想的实现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以教师自主学习和研究为核心,强调教师扮演的学习者和研究者角色的有机统一,是教师通过自觉的个人教研、合作教研、网络教研、实践研究等方式,促进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素养提高的一种教研模式。在个人教研方面,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主动整理教研信息,梳理问题的解决思路,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在合作教研方面,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鼓励教师之间互联互通,共同研究探讨,发挥成长差异的资源价值,借助多元智慧共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在网络教研方面,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需要教师主动利用技术手段,提供便捷的网络工具和资源,让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教研活动,享受数字化时代的信息便利;在实践研究方面,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分析和实验探究等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实际和实践探索,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能。

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行为系统是一个促进教师自主开展问题教研的模式和运行机制。从教研的深入程度和成果的运用程度角度看,主要包括输入型教研、输出型教研、复合型教研三种教研样态,构筑了以实践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研行动闭合循环系统和自我教研效能管理系统(见图1)。输入型教研是教师围绕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通过不同的方式和路径,进行专业知识的针对性输入,向内补充和强化教师专业知识的一种教研形态;输出型教研是教师围绕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问题的实践反思,把所思、所得、所悟以物化成景的方式,向外表达教师专业理解、创新程度的一种教研形态;复合型教研是一种课题教研行动,教研流程较长,需要且行且思,有进有出,知识输入和思维输出综合运行。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强调教师围绕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以教研行动探寻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自我效能管理系统是教师教研依赖的专业自觉程度动力源系统,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的自我效能管理是建立在教师对基层教研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形成的包括目标、行动、时间和情绪等系统化的专业自觉和行动控制自主。

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行为系统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自主性。教师通过自主选择和组织学习、研究和实践活动,进行自我驱动和不断完善。第二,实践性。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和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第三,实证性。教师从实践问题开始,反思、研究、探究和解决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形成实证的结果和实践的成果。第四,循环性。教师主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完善和不断提高的过程。总之,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行为系统是建立在尊重教师的基础上,注重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源动力,探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意义的教育知识学习和教学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与教研互动,为更高效的教育教学服务的行动系统。

二、过程聚焦“一个方向”:以教师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为教研导向

教師主动成长型教研是助推教师探究教学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需要以教师主动探究教学问题为前提、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为导向的教研。教师以教育实践问题为基础进行的教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突出问题意识。这种教研活动强调教师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挖掘深层次的本质,达到探究解决问题的目的。第二,深耕专业知识。以教育实践问题为基础进行的教研,使得教师更关注教学问题本身,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而且可以增加教师对学科教学的深层次认识,最终将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教研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优化教育教学,发现和总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将经验和成果推广到教育教学中。第四,注重反思与提升。教师以问题为基础进行的教研,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着眼于教师的工作方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强大的自我迭代功能。

以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为教研方向的主要原则包括:要基于实践问题,围绕课堂教学实际展开研究,针对特定的教学问题和难点进行探究;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科学评价和反馈;要贴近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改革等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要有目的性和系统性,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问题上,而应当分析根本原因,全面深入地开展教育研究;要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成果应该能够转化为实际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三、行动贯通“两个现场”:教师成长的“第一现场”与“第二现场”

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的核心理念是把教师成长的“第一现场”与“第二现场”贯通起来,以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成长为目标不断努力。“第一现场”是指课堂实践,是教师教学亲历现场;“第二现场”是指教育培训和研究、探讨等非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师成长的“第一现场”,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其他教师,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协作,而且可以激发教师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师成长的“第二现场”,教育培训和研究、探讨等活动需要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师在教育培训和研究中获取的新技能、新知识、新理念需要与课堂教学相衔接,才能实现应用价值。只有建立紧密的联系,才能让教师将所学技能和知识无缝衔接到教学实践中,推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把教师成长“第一现场”和“第二现场”贯通起来,是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的核心理念。通过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师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并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因此,教师成长的“第一现场”和“第二现场”要建立紧密连接。教师成长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而“第一现场”和“第二现场”则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如何贯通这两个现场,促进教师成长的全面提升?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应用原则:一是以教育实践问题为教研导向。无论是“第一现场”还是“第二现场”,教师的教研都是以教育实践问题解决为主线,服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坚持教的问题就是研的问题,坚持学的问题就是研的问题。二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的专业发展既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也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教师在“第一现场”和“第二现场”,应该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贯通,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有机结合,使得自身专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三是倡导开放与合作。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应该吸收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创新,推动教师成长。

总之,“第一现场”和“第二现场”作为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其贯通可以使得教师更快、更好地发展自身专业能力与素养。教师要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与学习培训中学习的新知识、技术与策略结合起来,并且加以运用和创新。同时,教师要通过个人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四、发力呈现“三个样态”:知识输入型教研—思维输出型教研—复合运用型教研

教学领域内的教研可以分为不同行动样态类型,知识输入型教研和思维输出型教研这两种行动样态有一些共同点,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知识输入型教研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等方式收集相关知识和资料。在开展该类型教研行动时,研究者通常会广泛地查找学术论文、专业书籍等,整合和筛选收集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研究和探索。知识输入型教研主要聚焦于知识、经验和理论等的获取,强调资料收集和文献查询,注重资料的整合和筛选,其优点是能够快速获取大量信息,使得教师能够对相关领域有更全面的了解。相比之下,思维输出型教研则更加注重基于思考能力的创新研究。在该类型教研行动中,通常从自身或他人的实践中提出问题,通过反思和探究,形成自己的理性思考和见解,并将其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如论文、演讲等。通过这样的方式,研究者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更好地推动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思维输出型教研注重教学问题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反思,注重参与者的主体能动性和探究精神。

虽然知识输入型教研和思维输出型教研注重点有所不同,但它们也有一些重要的共同点。例如,都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知识积累和分析推断能力,并强调基于研究成果推动实践改进和教育教学创新。此外,两种类型的教研行动均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反思,关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得研究成果与教育教学实践更为贴合。此外,还有一种是基于课题的复合型教研,由于課题研究是系统的、有计划、有组织,并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所以教研的过程需要将知识输入型教研与思维输出型教研不断切换和结合,同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性强的研究成果或学术论文,将研究结果很好地展示出来。

在进行知识输入型教研时,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研究的问题、目标和方法,并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通过反复阅读、比较和分析,教师可以逐渐形成一个初步的研究方案,归纳和总结得出的问题、结论和观点等都属于输入型教研内容。而在进行思维输出型教研时,教师需要把这些知识、经验和成果落实到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案例和实例,其中包括通过旁观、录音、记录、检查和评估来验证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适用性,并逐步完善研究成果涉及的理论支撑。在将教研过程纳入论文写作等成果时,一方面需要突出知识输入型教研的原始性和创新性,并详细记录和阐述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需要对思维输出型教研进行完整系统的总结和梳理,并提炼出可操作性极强的解决方案,进一步证明教研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以促进成果被更多人使用。简而言之,知识输入型教研和思维输出型教研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者结合才能使得教研成果更加丰硕。同时,教师也需要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容易理解、实践性强的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哪种类型的教研,其核心都在于真正发掘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多方合作来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五、管理强化“四个自觉”:目标自觉—效率自觉—情绪自觉—行为自觉

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的职责不仅包括教授知识,而且包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面对的挑战也很多,能否有效管理教学研究的目标、效率、情绪和行为,提高自身的效能,成为教师成长之路顺通与否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名教师,主动成长和自我提高是其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要实现主动成长,需要加强对教师教研的“目标—效率—情绪—行为”的效能管理。

首先,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教师成长的前提。教师通过设定目标,为下一步的计划和实践提供准确的方向。教师可以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因素制订贴合实际的目标,并进行适时评估和调整。其次,注意时间管理是提升效率、实现目标的关键条件。教师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开展教研,避免时间浪费和分散。在时间管理中,教师可以采用番茄工作法等方法,保证自己的效率和专注度,提高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还要注意调节个人的情绪状态。教师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教学和教研的质量。如果情绪低落或者紧张焦虑,就会影响到教育效果,从而降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改善和管理自身情绪,并采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工作,以推进教研的顺利进行。最后,行动规划和管理是保障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行动规划和管理来确保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在具体执行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科特点、教学对象等相关因素,制订合适的行动方案,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能否胜任、完成教学任务的信念和预期。在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实践中,教师需要形成以下五个意识:(1)自我反思意识。教师应该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2)自我评价意识。教师应该经常对自己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缺陷和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3)自我调整意识。教师应该掌握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4)自我激励意识。教师要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自己勇于尝试,通过不断努力、积极思考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教学境界。(5)自我接纳意识。教师应该在约束自己的前提下,对自己所处阶段中的不足和缺陷予以正确地看待,积极面对问题,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

通过强化以上几个意识,教师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自我效能,進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实践中更加自信、自主,更加主动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总之,教师主动成长型教研需要从制订明晰的问题解决目标开始,并以此为导向,注重时间、情绪和行动的调节与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效能水平和教学素质,推动自身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浩.教师发展第一要务是“把课上好”[N].中国教师报,2023-05-17(2).

[2] 王恒富.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哪得几回闻——2010年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案例展示邀请赛评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Z1):73-74.

本文系广东省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以实践研究为特征的教师适切性成长路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2213824)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1.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2.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本文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