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关雎》诵读教学的声情讲析

2023-08-25 14:21李敏石艺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8期
关键词:关雎情境创设

李敏 石艺

内容摘要:诵读对品味古诗词所蕴含的语言、形象、情感等丰富意蕴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古诗词诵读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未能充分发挥诵读的真正效用。基于此,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需先结合文本情思的分析引导学生把握诵读方法,做到“以情定声”,之后可借助造时空、扮形象、演情景等环节,在情境活动中“以声传情”,读出诗意与诗味。在《关雎》中,关雎之声与好逑之情是落实诵读教学的关键,在析文本与创情境这两个教学环节中,皆需扣住这一“声情关系”加以落实。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教学 声情关系 情境创设 《关雎》

诵读是学习初中古诗词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学生通过声音与联想,品味古诗词蕴含的深层内涵。然而,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侧重分析诗词的释义,对于如何通过情感指导诵读做得还不够,导致诗词的声、文与情脱节,学生难以真正领悟诗词背后的诗情,诵读过程出现空心化和随意化现象,致使古诗词诵读教学效果不理想。如果古诗词教学能够将情感基于内即透彻解析古诗词的内容与情感,与创作者融为一体,然后将情感通过声音、眼神、表情、手势、动作等形式发于外,达到以声传情的目的。这不仅增进学生对古诗词深层内涵的理解,还能够通过诵读涵养诗情,传情达意。《关雎》作为诗三百之首,其声之美情之切,成为千古诵读的典范。为此,本文以《关雎》诵读教学为例,讲析其声情关系,设计诵读教学步骤。第一步分析文本,以情定声,明晰情感对诗歌诵读的影响;第二步创设情境,以声传情,使学生诵出诗味,读出意涵。

一.诵读教学现状

诵读历史悠久,是鉴赏诗歌的经典方法。如果能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运用诵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抑扬顿挫的韵律节奏,更能够通过诵读传情达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可惜的是,在具体的古诗词教学实践中,诵读教学效果不太明显,首先表现为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较为模糊,简单将背诵等同于诵读,致使诵读教学效果不佳;其次教师在诵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略显失效,生硬灌输诵读技巧,学生难以体悟《关雎》的声韵之美;最后,在实际操作中,诵读浮于表面形式,虽然调动了学生参与诵读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对诗词韵律背后所蕴含的诗情只是进行浅层地讲解,没有深度地挖掘,学生读而不思,读而未品,难以真正领悟《关雎》的情感之切。

(一)较为模糊的教学目标

部分教师制定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中都有“熟读背诵”这一项,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泛泛而读再流利背诵,古诗词诵读教学就算完成了。显然,将背诵作为古诗文教学目标的落脚点反映出教师对背诵与诵读的概念模糊不清。“熟读”指的是对文本内容较为熟悉,能够将文字脱口而出;“背诵”侧重于凭记忆单向线性地输出文字;“诵读”倾向于将注入自己理解与感情的文字进行再创造的表达。所以较为模糊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的诵读教学,不仅忽视了作品中情感的流露,而且只能使学生读出声音,未能读出情感。

(二)略显失效的教学指导

有效的诵读指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还能够提升诵读的效率与水平。在传统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对古诗词面面俱到地进行逐字逐句讲解,虽然对学生理解诗歌和培养语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学生深层领悟古诗词的意蕴、意境和情感等却略显失效,致使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停留在字词释义相对浅层的内容上,对其中包含的意境、情感缺少共情,难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主旨意涵。在课堂中,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和步伐走,缺乏教师必要的引导与点拨,这样亦步亦趋式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古诗词教学的初衷。所以教师应有效地指导学生诵读,在充分理解古诗词内涵情感的基础上辅以诵读技巧的点拨,将古诗词诵读教学落到实处。

(三)浮于形式的教学活动

由于古诗词特殊的文法与语体形式,并远离现代的语言文化语境,学生本能地对古诗词感到陌生,产生逃避心理,所以古诗词教学难是一个基本教学现状。当然,不少教师积极进行实践与探索,精心设计不同形式的诵读,如集体诵读或小组诵读,激活学生的兴趣。然而,教师对古诗词中蕴含的思想内涵、文化精神甚至审美意义缺乏深度有效的挖掘,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诗人流露的情感与心境。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众多文质兼美的古诗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学审美。在浮于形式的诵读活动中,学生读完一遍不假思索,诵其文而不知其意,留其声而不知其情。这种教学将诵读法浮于表面,形式大于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意义微乎其微。

二.析本——以情定声

古诗词诵读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分析古诗词的丰富内涵、饱满情感等主旨意蕴,只有在讲透“情”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诗歌平仄抑扬、节奏音律等“声”的特点。诗歌外在声音的节奏起伏是由内在的情感变化决定的,即定“声”,弄清楚“情”才能定“声”。在《关雎》诵读教学中,教師通过诗歌内部的写作手法和情感变化确定诵读的情感基调、节奏变化和声韵特点。

(一)由“兴”析情

“兴”不仅是《诗经》最常用的经典写作手法之一,而且是最基本的抒情方式。分析《关雎》中的“兴”进而理解第一章的情感,由此确定诵读的情感基调。诗人巧妙地运用“兴”刺激君子的审美想象,“兴”恰恰也是诗歌声情的基本功能。正是君子生命力与创造力的勃发,刺激生命意识的觉醒才能够产生如此美好的联想,表现为君子在春天里听到雎鸠和鸣不禁联想到窈窕淑女。悦耳和鸣是一对雎鸠鸟在春天美好时节里发出的鸣叫,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和轻松欢快的美好氛围,因而这一句的感情基调是喜悦浓烈的,并非低沉平缓。“兴”的意义是建立在审美愉悦基础上,君子先有审美愉悦,后产生联想。君子由自然之景联通审美体验,可见君子热爱生活。因此,读第一章时,整个诵读基调是高昂的,情感应饱满高调,节奏须轻快,发音要圆润流转。

(二)划“节”说情

诗人创作诗歌时注重格律,但当学生诵读时应根据诗情的变化进行灵活断句会更符合诗意。《诗经》中的诗多为四字一句,两字一顿的诵读节奏,但在具体的诵读中须把节奏和声情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感情灵活划分。《关雎》中君子初见女子的心情起伏为划分节奏提供了依据。“在河之洲”的读法打破传统四言诗“2+2”的诵读节奏,变为“1+3”的节奏,即“在/河之洲”。“在”独立断句,强调爱情来临那一刻的怦然。春风唤春情,“河之洲”既是君子满心欢喜寻觅到女子的实际地点,又是君子生情的情感寄托之所。所以,此处君子情感的抒发决定了这一句诗的诵读节奏。诵读规则是后人总结的,但不拘泥于规则,要根据诗情的变化灵活性地运用。

(三)品“韵”知情

清人沈德潜说:“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1]”简言之,声韵是作者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载体之一,感受声韵的审美作用是把握情脉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关雎》君子的情感变化确定诵读的字音特点。第一章“君子好逑”见色生情,君子乍见女子的情思油然而生,此处“好逑”要尾音拉长,回环悠转,以表君子情意绵绵;第二章君子在难熬夜里辗转反侧,思念之情到达极致,君子此时是痛苦不平静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得”、“服”、“侧”皆为入声韵。入声字的发音特点使人感觉这些字刚一发音就立即被吞进去,短快局促的入声韵部使情感尽量发泄,因此要读得短促一些,让学生体会到此时君子对女子的思念达到极致;“辗”、“转”、“反”三个连续上声仿佛听到了君子求之不得的叹息声;“不得”两个入声连用,揭示君子内心起伏之剧烈,音量须拔高;“悠哉悠哉”连用四个平声韵,尾音拉长,以便传达在漫长之夜君子对女子的思念不尽之情。如此喜爱和思念女子的君子由“求之”到“友之”、“乐之”写想象中君子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这样通过情感把握诵读的字词特点,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这首诗情感起伏、真挚动人的变化。

声情给诗歌注入了活力,理清声音特点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使声音与情感结合的巧妙自然。分析“声”和“情”要准确知道古诗词所要传达的意境与内涵,并充分利用诗词特点并通过诵读的形式展现出来,才能深刻生动地展现作品的思想意蕴与情感内涵。教师深入分析诗歌情感只是诵读教学的第一环节,接下来让学生在诵读情境中亲身体会,达到传情达意的教学效果。

三.设境——以声传情

想要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须先理解文章思想内容,体验文章意境,做到与文章融为一体,然后把文字作品以声音、眼神、手势等具体化的形式传达出来,实现动作与语言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依字行腔,尽可能地诵读出平声与仄声的长短,紧凑与舒缓的节奏。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营造具体的任务情境使学生更加生动地将情感读出来进行以声传情。基于此,以《关雎》为例,通过造时空、扮形象和演情景的方式巧设情境使学生直观地感受诗歌,体悟诗情。

(一)造时空

《关雎》这首诗不仅线索明晰,而且具有一定的音乐性,诗与画紧密相连且画面形象可见。教师通过声音的联觉使学生置身春天见证美好时节的景象,跨越千年,穿越到君子生情的时空。如果学生无法“看到”诗人眼前的景色,无法与诗人情感产生强烈共鸣,便无法有感情地诵读。在诵读时,可以为此诗配乐,增强感染力与渲染力。通过声音与画面的联结,教师配合多媒体,播放雎鸠鸟叫和潺潺流水的声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熟悉的春天场景。輔助学生想象一条弯曲的小河发出潺潺的流水声,河中波光粼粼。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上一对痴情的鸟儿相依偎着一唱一和地鸣叫,发出清脆的关关声。河的两岸长满了葱郁的荇菜,微风吹过水草飘摇,一位美丽的女子在河边左右采摘。由此一来,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春天美好之景浮现在眼前,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冰冷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一幅幅灵动真实的画面图像,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生发。

(二)扮形象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组织角色扮演活动,深入分析角色的心理状态。教师提示学生概括君子的特点,从而使君子形象立体化,学生通过眼神、手势、动作、装束等进行演绎形象。人心感于物而动,声音动于心而发。《关雎》中学生扮演君子要表现出君子在河边踱步儒雅的气质,听到雎鸠鸟叫声的享受惬意之感,由关关声联想到窈窕淑女透露出的喜悦之情,建立共情感受,努力把谦谦君子的身态与神情细节还原出来,感受谦谦君子形象的独特魅力。通过扮形象这样一个课堂活动,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活跃起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古诗词诵读教学本身独特的人文魅力与审美价值所在。

(三)演场景

在开展诵读教学时,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式、参与式、互动式的诵读活动课堂,使学生在春日时空中以身态还原的形式将《关雎》中的场景呈现出来。学生化身一位气宇轩昂的谦谦君子沿着河岸边手执扇,踱着步在盎然春日里不禁诵读起来。以第一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内容进行演场景,学生需要读中悟情,将诗情与意境融合,并结合自身理解通过肢体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此时学生的肢体语言可以借助左手慢慢向右前方抬起,右手执扇在胸前。眼神随着手指的方向看去,营造一幅似乎不远处的岸边正坐着一位窈窕淑女的画面。诗人描绘的君子精神面貌,如气质、个性、感情等需要在诵读中反复品味,学生在字正腔圆地诵读中不自觉通过声音联想到人物形象。

如果诵读《诗经》有一定的难度,可从简单易理解的古诗词入手,调动眼、耳、口、心等感官辅助诵读的审美表达。诗就像歌一样,擅长在较小的篇幅里,借助特殊的韵律节奏,表达浓缩的真挚情感。读诗,要读得抑扬顿挫,起伏变化,主要读好停顿、重音、语气、语调等,眼神、表情、动作等则须与文章内容自然融合,与声音自然衔接。同时也鼓励学生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去诵读,沉浸在作者创作的意境中。由此可见,诵读可以展现古诗词的意境美,通过细节化、场景化、动作化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曲径通幽,落实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目标与要求。

四.小结与反思

在传统的古诗词诵读教学中,一方面,一些教师未讲清楚诗歌的声情关系,对古诗词教学内容泛泛而谈,使学生无法通过“声”与“情”悟诗情,入诗境;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直接传授诵读知识,缺乏授课过程的多元性与创意性,忽视了情境创设与身态还原的方式帮助学生与创作者产生共鸣,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可以从分析文本、巧设情境分步骤地展开古诗词的诵读教学。其一,分析文本。诗词文字的声音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一定的情感和意义。诵读教学要求教师讲好情感,通过情感踩准相应的发声特点,揣摩词的声韵、节奏等特点,进而通过诵读把情感读到位,达到音义相切,声情相谐的教学效果。其二,巧设情境。借助整体感知、联想想象,通过造时空、扮形象和演场景的方式进行具体的活动场景教学,使学生参与其中,感受诗词语言与形象的独特魅力,在个性化的语言品味中获得审美体验。

总之,诗歌“声情”主要指诗歌声韵整体性的结构特性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情感意味[2]。教师要讲透古诗词中“声”与“情”。情既沁之于声,声能贴切地舒发情感。将古诗词中最真实的情感以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把诗歌中诸多的情感变化融汇于诵读中。基于此,设计具体步骤进行诵读教学,不仅使学生领悟诵读之技法,还能读出情感,意境与韵味,帮助学生体会诗人通过语言所建构的艺术世界,切实促进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发挥真正效用。

参考文献

[1]沈德潜.说诗晬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47.

[2]刘方喜.“声情”研究方法论的现代启示[J].文学评论,2004(06):75-82.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项目A类)“基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协同路径研究”(2021JGA247)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关雎情境创设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
谈古诗词歌曲《关雎》的艺术审美观
中西方早期爱情诗审美风貌对比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