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之“交”

2023-08-26 19:18刁雅琴王新伟
大学生 2023年8期
关键词:家家动车组列车

刁雅琴 王新伟

北京交通大学的校训很简洁——知行。

这两个字,是交大学子的座右铭,也是运输学1901班同学学习生活的生动写照。

2022 年 11 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运输学 1901 班,以综合评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学校本科生班级最高荣誉的“周恩来班”称号。其后,他们又从北京50余所高校的200余个优秀班级中脱颖而出,获评北京高校“十佳班集体”称号。

互助共知

自2016年起,北交大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政策,新生刚入校时不分具体的专业,大一结束时,才开始选择专业。选专业要经过学校的“高考”,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志愿填报,分数高的同学更有希望选到自己心仪的志愿。2020年9月,33名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取得高分后进入这个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运输学1901詹天佑班。

疫情期间,同学们不得不在屏幕前学习,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学业,班长叶艳佳和团支部书记曾久晟想了很多办法,他们汇集全班同学的智慧,组建了多種形式的学业互助小组。

学科互助小组,主要针对专业中比较重要的课程。全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五六位同学。每个学科小组要负责整理自己那门课老师当天课上讲的所有知识点,并及时将整理后的材料发到班级群。期末时,各学科小组还要把整本教材的重要知识点制作成类似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全班同学在短时间里复习、提高。

大三下学期的“铁路行车组织”,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核心课程。它既有抽象的理论,又和实践紧密结合,很多知识点,如果没去过现场,光看书很难理解。课本中关于班计划编制的问题就是个知识难点,一天之内,一个铁路编组站可能会出现上百,甚至上千条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要使这些车辆有组织、有计划、有条不紊地依次出发,确保高效有序,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做好班计划,要对车辆进行解体、编组。

想完成小组作业,同学们要清楚每趟车如何调度、每次调多少数量等。一旦某个细节出现了漏洞,可能就无法进行下一步的编制。不少同学表示,这是他们大学四年里学到的,跟铁路现场生产联系最紧密的课程。

“我这么多年拍照火车可不是白拍的。”说这话的同学叫黎熙,班里有名的“铁路迷”,有过多次铁路旅行和铁路摄影经历。他用画图等形式,向同学描述铁路编组实际情况中相应的场景,介绍列车在各种车站和铁路线上穿梭的情形,帮助理解。碰到不易解释的问题时,他还翻出自己以前拍摄的相关场景的照片给同学看,这使得一些原本在教材中生涩难懂的内容,在同学脑海中变得生动形象。而有些课本上并没作详细讲解的专业名词,作为补充知识点,黎熙也会给同学细致地解释。在黎熙眼中,这个过程不像是在研习功课,更像是和伙伴们分享爱好。那个学期,他至少回答了上百次同学的提问。

互助学习效果明显,大家成绩普遍提高,对有的同学更有特别的效果。2021年9月,原就读于运输学1701班的朱江退伍返校,他是最晚加入运输学1901班的同学。离开部队激情燃烧的生活,朱江一度难以静下心来回归学习。走在校园里,他感到身边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校舍重新修葺了,路边又新种了许多花草,就连以前常去的校外小店也都全盘更新了。当年的同学都已毕业,除了留校读研的二三好友,四五恩师,他意识到生活需要重新开始,尤其是中断了两年学业,他感到专业学习很吃力。

班里启动了“N+1”帮扶小组,他的每一门课都专门由一位同学向他讲解知识疑难点,有的课程还不止一位同学帮助。在叶艳佳、曹靖萱等几名同学的共同帮助下,朱江顺利完成了“交通港站与枢纽”这门课的大作业,他从客流特征、仿真模型建立等方面,对北京西站铁路客运枢纽进行了综合研究性分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23年毕业季,全班34人共获各类奖学金113人次,有27人保研,班级保研率达80%。

万里之行

“这里都是尖子生,肯定差不了。”进班后,熊家家对学习氛围一点不意外,意外的是,她发现班里许多同学,比如黎熙、丁兆辉等同学,不光把交通运输当学业任务来完成,对铁路,他们更是热爱甚至是信仰。

2021年4月,依托北交大交通运输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黎熙和胡赫等同学牵头成立了交通运输文化协会,为全校的交通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活动的平台。他们先后组织了铁路文化艺术摄影展、成昆铁路公益慢火车主题社会实践、交通运输科学馆参观讲解、中国铁道博物馆参观、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参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触摸交通的温度,感受流动的中国,共筑交通梦想。

怀着满心的好奇,熊家家也加入了其中。2021年9月,她跟着黎熙他们去拍永定河边的丰沙铁路。丰沙铁路7号桥是一座非常经典的铁路拱桥,当初建成时是亚洲最大的钢筋混凝土铁路拱桥,还出现在初中物理课本的插图中。熊家家记得那座桥并不算太长,列车通过的时间很短,想要抓拍一张好照片难度很大,为了捕捉列车和铁路相遇的最美瞬间,她硬生生跟着几个男生翻了好几座山头,走了许多极难走的山路,才找到一处最佳拍摄点。

回忆当时蹲守火车时的心情,熊家家说,听到远处火车汽笛声响起时,好像所有的疲惫都消除了,她的心也不自觉澎湃起来。那天回校的路上,她对铁路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交通运输学院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历届“詹天佑”班的同学都要担任学校交通运输科学馆的志愿者,为同学们讲解铁路知识。虽然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讲解铁路知识,也担心讲解内容出错会误导别人,但看到其他同学的锻炼提高,犹豫了两三天,熊家家还是鼓足勇气报了名。

由于正值暑假,交通运输科学馆组织了一次面向社会的参观活动。15天里,有差不多上千名中小学生前来。有位小学五六年级的小男生,非常喜欢火车,熊家家在讲解时,小男孩一边认真听,一边把她讲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以往都是接受别人的知识输入,这次输出知识的体验让熊家家兴奋不已。

参观的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了给他们满意的答案,熊家家通过培训、查阅资料和与交通协会的同伴交流,学习了不少有趣的知识点。比如韶山型电力机车因何得名?在接受讲解培训后,她了解到是为了纪念毛主席,因为他的故乡就在湖南韶山。熊家家讲解引导的技巧也逐步提高,见到有小学生对场馆里的道岔实物模型很感兴趣,熊家家就鼓励他们动手实践,再顺着他们的好奇点,讲解其中的知识。

岗上知行合

作为工科生,实习、实践必不可少,大二暑假后的那个学期,同学们迎来了认知实习(它是大学在校学生实习方式之一,以参观学习为主,区别于跟岗实习)。在铁路现场,他们亲眼目睹了一线铁路人是怎样工作的,对铁路工作意义的认识又加深了许多。

在北京动车段的检修车间,周伦苇和同学们见到了守护动车组安全的“千里眼”——TEDS(动车组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分析员。分析员始终表情严肃、目不转睛盯着眼前的电脑屏幕,连同学提问都无暇解答,丁兆辉很不解。经过工作人员介绍,他才明白动车上有一些随车机械师不易检查的部位,例如动车组底板、车端连接处、牵引传动装置等,因此要采用人工观察TEDS的方式,进行检测确认。一列8辆编组的动车组,通过TEDS探测站约需12秒,安装在铁轨线路上的高速摄像机能快速抓拍2000-3000张正在高速行进中的动车组各部位的高清图片,并第一时间传回TEDS监控中心,分析员再对所有图片进行检查分析,以此判断动车组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故障就立即上报处理。

北京动车段检测车间的几十位TEDS分析员,每日要检测1200余列动车组传回系统的无数张动车组动态图片。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故障,他们要时刻保持高度专注,甚至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要尽可能压缩。

在位于中铁北京局大红门站的北京货运中心,同学们认识了一位第二天将退休的老师傅,他在站最后一班岗。与客运相比,货运一线的工作人员接触人的机会很少,他们每天看到的几乎都是大型集装箱,其寂寞程度可想而知。参观中,老师傅无意间说起的一句话让曾久晟记了好久,他说:“越是人少的地方,人越重要。”

货运操作员要负责大型集装箱机械的使用,这看似简单的操作需要慎之又慎,一个提错车厢的失误,可能就把原本要送到北京的货送到了千里之外的上海。工作马马虎虎,货物摆放歪斜,不但可能会导致货物倾倒,造成不必要的损耗,而且假如旁边有人经过,还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丰台西站是中国铁路第一个自动化驼峰编组站(“驼峰”指铁路调车用的土坡。车辆可以凭本身的重力自动溜到各股铁道上去,进行列车编组),在那里,同学们见识了列车提钩员的工作。他们担负货运列车的“解体”任务,每次车来后,他们要将一节节车厢手动“分解”,让车厢分别驶入指定股道,再进行编组、出发。提钩员需要眼观六路,时刻注意前一节车厢的车速、走向和车距,提钩动作太慢会影响效率,提快了又有安全隐患。一旦出错,车辆进入错误股道,会影响整个编组场作业效率。

這项劳动强度极大的作业岗位,对人的体能也是巨大考验。周伦苇不明白炎热的天气下,站里为什么不架设车棚,而让工人一直在露天作业。师傅们笑着解释,由于铁轨上方有接触电网,如果架设顶棚,一旦刮风下雨,很可能会导致人员触电。

这样的实习实践增强了同学们的专业技能,提升了精神境界,对将来的职业选择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甘肃小伙张超深刻体会到交通对地方建设的重要性,大学期间,他最发愁回家的车票问题。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各种地质灾害频发,兰新高铁曾多次停运,这给家乡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也使得在外求学的学子和打工族们常不得不依靠普速铁路出行,一票难求的窘境时有发生。每当此时,张超就深感家乡和我国东南部地区在交通网络上的差距,投入家乡交通发展的种子在他心中悄悄种下。

在北京朝阳站的实习中,张超在中控室见到正在一丝不苟完成车辆调度的值班员,他发现其中还有自己的校友,便忍不住好奇地询问,学了多年铁路专业知识,为什么不参与技术革新或者铁路管理,而选择这项重复性强、内容枯燥、经常日夜颠倒的基层工作?学长解释,列车调度关系铁路安全,先进的技术虽能提高效率,但接发列车必须得由人做最后一道把关。即便将来进入管理岗,也需要对基层岗位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大局的把握离不开对每个细节的考虑。张超听完若有所思。

大四求职季,好几家一二线城市的大企业向张超投来了橄榄枝,其中不乏能提供高薪者,他也有过犹豫,但最终仍选择了家乡的兰州铁路局。

应聘兰州铁路局时,有一些相对轻松的岗位,但张超选择了最辛苦的车务运转岗。张超认为运转是车务部门的神经中枢,它承担了整个车站来车、通过车、本站列车停车和发车任务,这项工作对人的责任心有很高要求,稍微一点差错就将影响十几趟列车甚至几十趟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对自己是个极大的锻炼。

快乐很纯粹

运输1901班的同学在校这几年,经历了许多大事,他们最难忘是参加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庆典活动。大二下学期,得知学校正在招募“七一”当天在天安门广场进行暖场音乐合唱的志愿者时,许多同学报了名,周伦苇是其中之一。

总时长达到400小时的彩排集训期,无论训练在校内,还是校外,周伦苇从未缺席过。有两回,他在深夜10点多突然接到了彩排通知,尽管已睡下了,但还是用最快的速度穿好衣裤,顶着浓浓夜色出了门。因为这项大型活动中有多所高校的同学一同参与,所以无法一一协调所有同学的学习时间,不可避免会出现与上课时间相冲突的情况,他也总是先参加彩排,再自行补课。

周伦苇记得好多次训练结束后,明明已经疲惫不堪了,但在等车时、在回程的大巴车上,所有人还会自发地,一遍一遍饱含深情地加练。那一刻,周伦苇收获了最纯粹的快乐。

责任编辑:刁雅琴

猜你喜欢
家家动车组列车
登上末日列车
关爱向列车下延伸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穿越时空的列车
动车组BTM带内干扰的排查与整治
家家:请懂得我的低调 “还是想念”的灵魂歌姬
CRH3型动车组轮对压装曲线研究
高速铁路动车组站内对标停车难的研究
西去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