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放化疗中ENI应用对初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2023-08-26 07:31杨利姣任军生张英英冯晓娜殷星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8期
关键词:鳞状食管癌食管

杨利姣,任军生,张英英,冯晓娜,殷星

(1.邯郸市第一医院 肿瘤一科,河北 邯郸 056002;2.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肿瘤二科,河北 邯郸 056002)

食管癌主要临床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及化疗,对于临床分期较晚、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或不愿接受手术者首选根治性放化疗[1]。尽管近年来放疗技术及化疗方案不断优化,但食管癌患者临床预后改善并不令人满意[2]。放疗目前已进入精准治疗时代,但有关食管癌患者剂量和照射范围选择仍无明确标准,特别在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方面尚存较多争议[3]。以往研究证实ENI 可部分改善食管癌患者临床预后,但在生存时间或治疗失败相关危险因素方面亦尚无定论[4]。基于以上证据,本文回顾性分析邯郸市第一医院、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2011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行ENI 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共358 例临床资料,探讨根治性放化疗中ENI 应用对初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旨在为后续临床治疗策略制定提供更多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邯郸市第一医院、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2011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行ENI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共358 例,其中男283例,女75 例;年龄42~85 岁,中位年龄65.0 岁;放疗前可常规进食70 例,可进软质或流质饮食288例;大体肿瘤体积(GTV)最大半径0.8~6.7 cm,中位值3.0 cm;GTV 最大横径1.6~6.7 cm,中位值3.5 cm;GTV 长度2.2~25.3 cm,中位值6.8 cm;GTV 体积4.8~135.1 cm3,中位值30.9 cm3;GTV 体积/长度为1.4~13.5 cm2,中位值4.9 cm2;同时接受化疗142 例,包括同步化疗74 例,序贯化疗68例,化疗周期1~8 个,中位值4.0 个。纳入标准:①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食管鳞状细胞癌;②临床分期为T1~4N0~2M0[5];③单发病灶;④接受根治性放/化疗;⑤卡诺夫斯基计分(KPS)评分≥70分;⑥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既往接受相关抗肿瘤治疗;②严重内科疾病或器官功能障碍;③精神系统疾病;④食管穿孔;⑤第二原发肿瘤。研究方案设计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且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放疗方案

CT 模拟机下定位病变区域,图像数据输入eclipse 3 放疗计划系统,依据CT、食管钡餐造影及内镜检查结果勾画肿瘤原发病灶(GTV-T);临床靶体积(CTV-T)为GTV-T 前后左右外放0.6~0.8 cm,上下外放2.0~3.0 cm;计划靶体积(PTV-T)为在CTV-T 基础上再外放0.5~1.0 cm;淋巴结转移灶靶区(GTV-N)指勾画转移淋巴结区域;计划靶体积-淋巴结(PTV-N)为在GTV-N 基础上外放0.4~0.5 cm。依据美国胸科学会(ATS)标准完成胸部淋巴结分组及临床靶区(CTV)-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ENI);计划靶区(PTV)-ENI 为在CTV-ENI 基础上前后左右外放0.3~0.5 cm,上下外放1.2~1.5 cm。PTV-ENI 中位照射剂量为49.0 Gy(95%CI:45~53 Gy);PTV-T 和PTV-N 中位照射剂量为60.0 Gy(95%CI:56~66 Gy);同时保证双肺和心脏照射平均剂量分别<14.0 Gy,<24.0 Gy,脊髓最大剂量应<45.0 Gy。

1.3 评价标准

1.3.1 食管病变CT 测量标准 GTV-R 指CT 扫描层面病灶最大横断面半径;GTV-D 指CT 扫描层面病灶直径,如存在偏心性则尽量避开空腔;GTV长度指管壁厚度5 mm 以上全部层面食管长度。

1.3.2 疗效和治疗失败评估标准 采用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 放疗近期疗效标准完成疗效评估进行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治疗失败包括淋巴结复发、食管复发及远处转移,根据复查超声、CT、MRI、PET/CT 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评价;其中影像检查考虑食管复发者采用内镜检查取得标本送检病理;将复查影像学资料传输进入3D 放疗计划系统评价食管病灶复发部位与原发灶关系;对于原发灶边缘病变可根据肿瘤中心位置确定是否属于原位复发。

1.4 随访情况

采用电话、门诊或住院病历查阅方式完成随访,前12 个月每3~6 个月随访1 次,之后每6~12个月随访1 次。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 年5 月31日。总生存时间指放疗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指放疗开始至肿瘤进展或死亡时间[5]。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 检验;生存预后多因素分析采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复发风险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及生存预后分析

358 例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及疾病稳定(SD)例数分别为126 例,226 例,9 例,客观缓解率(ORR)为97.49%;3 年和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1.80%,27.64%,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6.0 个月;3 年和5 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1.85%,21.47%,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9.0 个月。

2.2 行ENI 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位置、伴声嘶、食管周围侵犯、病变造影长度、临床T 分期、临床N 分期、临床TNM 分期、GTV-D、GTV-V、GTV-V/L、接受化疗情况及疾病控制效果与行ENI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位置、伴声嘶、食管周围侵犯、病变造影长度、临床T 分期、临床N 分期、临床TNM 分期、GTV-R、GTV-D、GTV-V、GTV-V/L、接受化疗情况及疾病控制效果与行ENI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行ENI 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M(P25,P75)]

2.3 行ENI 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Cox 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位置、伴声嘶、临床N 分期、临床TNM 分期、GTV-D 及GTV-V/L 是行ENI 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5);病变位置、伴声嘶、临床TNM 分期及疾病控制效果是行ENI 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2。

2.4 治疗失败情况分析

358 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出现复发150 例,远处转移122 例,其中复发和远处转移同时存在38 例;150 例复发患者中单纯食管复发128 例,单纯淋巴结复发8 例,食管和淋巴结同时复发14 例。

2.5 行ENI 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复发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将可能影响复发风险因素纳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周围侵犯、疾病控制效果、GTV-R及GTV-D 均与行ENI 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复发有关(P<0.05)。见表3。

表3 行ENI 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复发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例)

2.6 行ENI 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复发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Logistic 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周围侵犯、疾病控制效果及GTV-D 是行ENI 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复发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4 行ENI 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复发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大部分食管癌患者首次就诊即已进入中晚期,丧失手术根治切除机会;采用术前新辅助治疗可提高手术治疗比例,但绝大部分仍推荐接受根治性放/化疗[6]。国内外医学界对于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疗时是否应行ENI 存在一定争议,有学者认为ENI 及累及野照射(IFI)能够提高靶区处方剂量及剂量体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7];但另有报道证实[4],ENI 及IFI 并未降低食管癌患者原位复发及总复发风险;同时IFI 对于相关淋巴结引流区非特异照射亦可达到预防目的。一项针对行ENI治疗食管癌患者回顾性报道提示[8],3 年随访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达44%、33%。另一项研究则证实行ENI 治疗食管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达27.0 个月,3 年和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2.0%、26%,且较行IFI 患者具有明显生存获益优势[9];本次研究结果与以上报道相符。

本研究结果显示伴声嘶症状时行ENI 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影响因素(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伴声嘶症状可能与肿瘤病灶压迫喉返神经有关,同时该症状被认为是食管癌晚期重要症状。一项针对行根治性放化疗食管癌患者预后分析研究显示,无声嘶症状患者3 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均显著高于伴声嘶症状者,而伴声嘶症状还用于预测患者临床预后[10]。本次研究亦证实胸下段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后生存预后往往更差,这可能与胸下段食管癌更易发生锁骨上淋巴结、腹主动脉旁以及腹腔丛淋巴结转移有关[11]。

GTV-D 已被证实与食管癌肿瘤浸润深度有关,同时AJCC/UICC 分期认为相较于GTV-V,GTV-D与临床T 分期关系更为密切,GTV-D 越大提示肿瘤浸润深度越深,分期越晚,故预后越差[12]。有报道显示行调强放疗(IMRT)治疗食管癌患者5 年总生存率为27%,病灶直径及GTV-T 均是患者临床预后独立影响因素,认为治疗前GTV-D 可用于肿瘤浸润严重程度评估[13]。因食管属于空腔器官,肿瘤多呈偏心性生长,故在肿瘤体积勾画及计算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误差,而CT 扫描勾画测量差异往往更为明显[14]。为降低勾画偏差本次研究选择GTV-V/L 指标进行评估,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TV-V/L 是行ENI 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长期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食管病灶周围组织及气管侵犯往往提示病变累及范围较大,侵润深度较深,临床T 分期较晚;同时体积较大肿瘤往往存在明显乏氧问题,影响放疗敏感性及整体疗效[15]。本次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疾病控制效果亦与食管癌患者生存获益独立相关。笔者观察到本次研究纳入患者复发类型以食管局部复发为主,有报道显示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肿瘤残留与复发模式有关,其中达CR 患者中未见照射野内淋巴结复发,据此认为ENI 有助于降低区域淋巴结复发风险[16]。另有研究证实ENI 相较于IFI 在降低根治性放疗食管癌患者局部复发率方面具有优势,其中ENI 组3 年治疗失败率为63%,而IFI 组则达73%,局部区域失败率则分别为48%、62%[17],进一步证实食管癌根治放疗过程中中行ENI 有助于降低局部区域失败风险。

综上所述,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行ENI 治疗失败原因以复发为主;伴声嘶、临床N 分期、临床TNM 分期、GTV-D、GTV-V/L 及疾病控制效果与患者生存预后独立相关;同时伴食管周围侵犯、疾病控制效果不佳及GTV-D>2.9 cm 往往提示复发风险升高。

猜你喜欢
鳞状食管癌食管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Polo样激酶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VEGF、COX-2 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