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潜阳方联合生活干预治疗正常高值血压和初发1级原发性高血压66例*

2023-08-28 01:09郑彩云
中医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平肝潜阳肝阳高值

郑彩云,张 博

[1.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 焦作 454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1]。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总人数也在不断增加[2],全球每年有近1 000万人死于高血压并发症[3]。正常高值血压患病率为30%~50%[4]。在我国年龄≥18岁人群中,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7.9%,加权率为23.2%,预计成人患病人数达2.45亿;血压正常高值粗检出率为39.1%,加权率为41.3%,预计全国血压正常高值人数达4.35亿[5]。与正常血压者比较,基线血压在正常高值水平者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病风险增加37%[6],且40岁以上正常高值水平者10年后随着血压基线极限的升高,高血压的发生率同样呈升高趋势[7]。预防高血压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核心[8]。高血压患者中初诊高血压患者具有发病时间相对较短、起病缓慢隐匿、自觉症状不明显等特点,大多数患者容易忽视其对各脏器带来的持续损害。2021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观察了平肝潜阳方联合生活干预治疗正常高值血压和初发1级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压、心率、血脂的影响,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29例正常高值和初发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35~60岁;病程1~2年。对照组63例,男33例,女30例;年龄35~60岁;病程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9]正常高值血压和1级高血压标准,危险分级为低危或中危。年龄18~65岁;高血压病程在2年以内,未服用降压药或停药1周以上。

2.2 中医辨证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0],辨证属肝阳上亢证。主症:①眩晕;②头痛;③烦躁易怒。次症:①面红目赤;②失眠;③耳鸣;④肢麻;⑤口干口苦;⑥小便黄;⑦大便秘结。舌脉:①舌红苔黄;②脉弦。凡具备主症2项以上,次症、舌脉支持即可诊断。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伴有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②拒绝再接受检查者;③无知情同意能力者;④药物过敏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主要以干预生活方式为主,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质量、适度锻炼、戒烟限酒、生活规律、减轻精神压力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平肝潜阳方治疗,药物组成:天麻15 g,钩藤15 g,石决明15 g,生龙骨15 g,生牡蛎15 g,代赭石30 g,牛膝30 g,白芍30 g,车前子15 g,生地黄15 g,知母15 g,桑寄生15 g,生山楂15 g,神曲15 g,茵陈6 g,生麦芽6 g,甘草片6 g。加减:热盛明显者,加黄芩10 g、玄参10 g、栀子6 g;失眠者,加合欢皮15 g、茯神15 g。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用药剂量。将上述中药用清水浸泡2 h后煎取药液500 mL,1 d 1剂,早晚2次分服。

两组均治疗4周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脂的变化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肝阳上亢型主症和脉象每项计2分,次证和舌象每项计1分,共计16分。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9]高血压的疗效标准及相关文献[11]。显效: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降至正常范围,或SBP下降10%~15%和/或DBP下降≥1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眩晕、头痛症状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SBP及DBP下降不及上述数值,但降至正常范围或未达到正常范围但较治疗前下降10 mmHg;眩晕、头痛症状均好转,但患者情绪激动时仍有头晕、头痛,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血压降幅未达到上述范围;眩晕、头痛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6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正常高值血压和初发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对比 例

8.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SBP、DBP、心率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DBP较治疗前降低(P<0.01);SBP、心率虽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正常高值血压和初发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对比

8.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TC、TG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1);HDL-C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C、TG、HDL-C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正常高值血压和初发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

8.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头痛、眩晕、烦躁易怒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眩晕较治疗前下降(P<0.01),头痛、烦躁易怒虽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正常高值血压和初发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分,

9 讨 论

中医学无“原发性高血压”病名,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特征与“眩晕”“头痛”记载相似,其中以“眩晕”最为常见。《黄帝内经》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古代医家早在先秦时期便认为眩晕的发生与肝相关。清代叶天士所著的《临证指南医案》中首次提出“肝阳化风”,阐明眩晕病机为肝阳亢盛,阴不潜阳,这也成为平肝潜阳法最早的论述。中医学认为,血压形成以阳气为基础,血压波动与气血的多少和肝阳的盛衰密切相关[12]。生理状态下肝阳变化与自然界昼夜交替规律相适应。清晨时分自然界阳气升发,血压随着阳气升发逐渐升高;傍晚时阳气收敛,血压也会随之降低。肝阳上亢与肾阴亏虚是高血压发病的基础[13],病机演变规律大致为阳亢、阴虚、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肝主升,喜调达而恶抑郁,五脏之中肝为阳中之阳。若肝气升发太过则引发机体阳气偏盛;气能行血,气血运行逆乱表现为血压偏高。肾主水属阴,主宰机体的津液代谢,肾气蒸腾气化使津液得以上行而养心、柔肝、润肺。若肝阳太过则耗伤肾阴,使得肾水亏损,肾气蒸腾气化失常而不能上濡于肝,致使肝阳进一步亢盛,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长期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加之体质偏盛等因素使得肾精亏虚、阴不制阳,从而导致气血运行紊乱。肝阳亢盛是早期高血压主要的病理状态[14]。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中肝阳上亢型比例与年龄呈负相关[15],该证型以中青年患者占比较大。一方面,中青年需要面对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往往情志不遂,致使肝脏疏泄不及,气机郁滞,久而化火,升发肝阳,最终阳亢于上;另一方面,生活节奏快,工作紧张,熬夜加班等耗伤阴血,致使肝肾阴虚,肝失濡养,阴不制阳,亦可发生肝阳上亢。

平肝潜阳方是以镇肝息风汤为基础加减而成,具有滋阴潜阳、平肝息风、清热解郁之功效,主治肝风上扰、肝阳偏亢证。方中天麻平肝息风,祛风通络;钩藤性微寒,归肝、心包经,可清热平肝,息风止痉;石决明性味咸寒,平肝潜阳,除热祛风;生龙骨、生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且生龙骨入心经,长于镇静安神;代赭石重镇降逆,平肝潜阳;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养血柔肝;生地黄清热生津,养阴血,补肾阴;知母滋肾润燥,泻火清热;车前子性微寒,味辛微苦,有利尿清热之效;桑寄生性平,味甘苦,可补肝肾;生山楂性味酸甘,活血化瘀,善消肉积;神曲善消面食积滞,且防金石类药物碍胃;茵陈味苦,性微寒,条达肝气;生麦芽性平,味甘,作用于心、肝、脾,有健脾和胃、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之功效。肝为将军之官,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方中加入生麦芽、茵陈疏泄肝气,以顺遂肝喜条达之性,使全方更好地发挥功用。牛膝归肝、肾经,可补益肝肾,活血通经,利尿,既为补益之品又是引经良药,既可引上逆之气血下行又能引火下行。甘草片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潜阳、平肝息风、清热解郁之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天麻中的有效成分天麻苷能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16];钩藤中所含生物碱有降压作用[17];白芍中所含白芍总苷对高血压有改善作用[18];知母所含活性成分主要为皂苷类,具有降血脂的作用[19];桑寄生所含总黄酮具有降血压的作用[20];山楂能调节血脂[21]。此外,全方还可增加血管弹性,提高血管通透性[22]。

血脂的代谢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23]。《血证论》言:“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土得木而达。”肝疏泄功能正常可分泌排泄胆汁,辅助食物的消化吸收;肝气调达,脾胃升降功能正常,助脾散精则运化自如。肝失疏泄,气机失常则水谷运化失司,脂浊内生。中青年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情志失调,气机运行不畅导致气机壅滞;同时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吸烟、喝酒)等导致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较多,致使脾胃运化失常,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加之久食膏粱厚味又缺乏运动锻炼,从而导致营养成分堆积体内,表现为血脂升高。研究[24]表明,血脂异常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血压与总胆固醇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调脂治疗对于高血压预后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要重视对异常血脂的干预。本次研究中治疗组TG和TC明显下降,HDL-C增高,使血脂代谢得到改善,避免了血脂异常对血管的损害。

静息心率增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未来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高,且心率反映交感神经的活性,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会造成靶器官的损害[25]。静息心率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病事件及全因病死率紧密相关[26]。因此,在控制血压的同时控制心率同样重要。本研究结果提示平肝潜阳方能够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降低心率,有利于降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正常高值血压和初发1级原发性高血压均属于高血压轻症。基于该病普遍病程较短,发病年龄较轻,部分患者对疾病危害认识不足、口服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等因素,患者依从性较差,服药率仅为47.4%,其中只有17.5%的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27]。正常高值血压和初发1级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疾病早期,具有一定的可逆性,故对该阶段人群进行行为和生活方式及早期临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平肝潜阳方对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1级的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理念中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的防治原则。针对不同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充分展现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优势所在。基于整体论治、标本同治理念,中医药治疗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率,改善血脂代谢;同时平肝潜阳从根源入手平抑肝阳,改善肝脏疏泄功能,达到降压目的。

猜你喜欢
平肝潜阳肝阳高值
平肝潜阳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基于“肝阳虚”浅析肝癌发病机制※
养殖废弃物快速发酵及高值转化土壤修复生物肥料关键技术
茱萸肉桂粉 外敷治失眠
麻文化发展与高值利用前景展望
春季养肝发怒别超三分钟
平疏结合法治疗郁证之机理初探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大有可为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临证指南医案》“肝阳”概念形成分析
石决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