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疫病防控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处理对策

2023-08-28 09:17周忠号丁树龙冯阳关秀春葛忠凯
家禽科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母源血清型家禽

周忠号 丁树龙 冯阳 关秀春 葛忠凯

中图分类号:S85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3)08-0034-04

家禽饲养周期短,投资成本比较小,养殖回报收入高,深受广大畜牧行业投资者的喜欢。近几年,家禽规模化养殖场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的养殖设备和精准的环境控制技术的应用,为家禽提供了最适宜健康生长的环境,但在养殖生产上禽病依然发生,养殖场深受疾病的侵扰,而且有些病毒不断出现新的变异,加上临床上混合感染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以及疾病在临床表现的非典型化,致使疾病防控面临巨大的压力。

在家禽养殖过程中,免疫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防控禽病的主要手段。一些重大禽病通过疫苗接种得到了控制,但事有两面,同是免疫,有时会出现免疫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造成免疫失败的现象,而免疫防控失败已给养殖场造成多达几十亿的损失[1]。为了减少疾病的频繁发生,更好地帮助养殖场(户)开展免疫工作,本文介绍了家禽在免疫防疫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发病的应对措施,为后人提供借鉴,少走弯路。

1 家禽疫病防控免疫失败的原因

1.1 疫苗问题

1.1.1 疫苗质量 根据病原分类,疫苗可分为病毒苗和细菌苗,目前已研发的疫苗包括强毒活苗、弱毒活苗、基因亚单位疫苗和核酸DNA疫苗等类型。灭活苗对动物机体的保护性时间短,需要多次接种疫苗来达到较好的免疫效果。弱毒苗难以控制毒力,注射后可能发生毒力返强,导致动物死亡。

疫苗自身病毒含量、毒力的效价、疫苗佐剂的选择以及疫苗的保存方法都直接影响着疫苗免疫的效果。例如出现细菌苗密封不严、疫苗中有效菌含量不足、疫苗佐剂选择不当以及在有效期内疫苗使用不当等均视为疫苗质量不合格。

1.1.2 疫苗选择 目前,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研究开发比较多的疫苗品种和种类。疫苗的利润比较高,现阶段疫苗销售形式比较激烈,选择疫苗时要考虑当地疾病流行情况、病毒毒株情况、疫苗质量以及疫苗是否为正规渠道选择[2]。例如大肠杆菌的种类较多,在疫苗植入时一般选择本场细菌分离的菌株作为疫苗制备菌,对场区的疫病防疫效果才能起到很好的免疫效果。疫苗的选择还需要考虑疾病诊断是否准确,使用疫苗需要与疾病相对应,而不能是禽类患有沙门杆菌却使用链球菌疫苗;其次需要考虑疫苗的种类(活苗或死苗)、血清型和毒株等。

1.2 人为原因

1.2.1 免疫技术 如免疫技术不到位或免疫方法不正确。每一种疫苗都有不同的特异性抗原及感染对象、感染途径等,然后根据疫苗自身的特性选择不同的免疫方法。同一种疫苗也有多种免疫手段。免疫方法有皮下注射、点眼滴鼻、饮水加药、雾化、鸡翅刺接等,在疫苗免疫时,根据疫苗说明书上的指定方法进行免疫。免疫时要考虑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免疫特性,其次考虑免疫方式、人工数量以及经济效益等。

免疫程序设置不合理,既造成疫苗浪费的同时,又会造成人工浪费。一个鸡场可能同时发生多种传染病,但不能同时注射多种疫苗。用来预防鸡传染病的疫苗性质不相同,有的二次接种疫苗效果时间长,有的时间短。要合理根据疫苗接种后的家禽机体抗体的消长规律来制定,合理安排疫苗的接种次数以及接种时间。科学的免疫程序是确保家禽免疫成功的必要条件,一旦程序设置错误将导致疫苗在错误的时间注射,导致免疫失败,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免疫剂量错误,注射过程中操作失误,进入机体的抗原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免疫应答,使免疫效果不能正常发挥。疫苗的免疫剂量要按照说明书推荐使用量,但免疫剂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免疫剂量不够、饮水稀释过大、超剂量免疫以及免疫剂量大小不一等问题,以上问题都会造成机体免疫失败。

1.2.2 生物安全 在家禽养殖生产上,很多场对生物安全防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某些防控环节流于形式,如消毒隔离不到位、场区的病死禽类不固定场所随意剖检、尸体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免疫消毒不严格以及专业禽病防疫人员缺乏、不参加专业的知识培训等,使健康家禽感染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生物安全应严格按国家标准执行,彻底、不留防控死角,所有进出场区消毒、尸体无害化处理等均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1.2.3 飼养管理 动物的免疫功能发挥受到了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饲养管理因素中的应激、药物的滥用等包括在内。

应激是机体脑垂体受到刺激,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然后刺激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激素增加会导致淋巴T细胞的损伤、巨噬细胞减少。淋巴组织发生变化后,法氏囊、脾脏等免疫器官会退化萎缩,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下降,增加疾病的感染概率。另外,恶劣的外界环境条件和各种应激因素都能影响鸡群健康状态,使鸡群抗病力减弱,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当鸡群已潜在感染了其余疾病但未表现临床症状,如果此时给鸡群接种,会导致鸡群发生应激,在注射疫苗后出现临床发病造成免疫失败。

药物使用盲目性大,且在实际生产中有时用药不合理,导致机体产生耐药。另外,药物滥用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有的会破坏肠道菌群,影响机体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有的会杀死活疫苗中的病原,影响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这些均会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最终导致免疫失败。

1.3 机体因素

1.3.1 母源抗体水平 母源抗体水平是导致鸡群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母源抗体主要通过卵黄传递给幼禽,保证其出生后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母源抗体一般会在10 d内衰退。当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会对进入幼禽体内的疫苗抗原有中和作用,因此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会干扰疫苗的接种效果,导致免疫效果达不到预期,造成免疫失败。

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鸡群、免疫程序合理与否、不同来源的疫苗等情况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效果,导致家禽的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当疫苗中的抗原进入机体后被母源抗体包围,抗原不能和B淋巴细胞接触,导致机体免疫应答不够,抗体水平未能上升。因此,首次进行疫苗免疫前要进行母源抗体检测,了解母源抗体水平下降到临界值的鸡群日龄,那时母源抗体的干扰减少,此时进行疫苗接种才是最适时机。

机体进行二次接种疫苗时,要考虑首次接种疫苗残留的抗体水平高低。二次接种疫苗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抗体水平产生,过早接种会导致部分疫苗中的抗原被机体中和。确定首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时间,需要通过血清学(血凝抑制、琼脂糖扩散等)方法检测机体抗体水平来科学合理地制订免疫程序。

1.3.2 病原 一种病原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血清型,且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优势血清群,即使是同一鸡场同一鸡群也可能存在不同的血清型。由于不同血清型抗原之间的免疫原性有差异,因此疫苗接种时需要考虑养殖场所处地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以及毒株的变异情况。鸡群所接种的疫苗与鸡场所流行的病原体血清型一致,这样免疫接种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能够抵御对应病原的侵袭。但有些毒株的免疫原性不强,如大肠杆菌,有时给鸡群接种血清型对应的大肠杆菌灭活苗,实际生产中也可能出现免疫效果不够理想的局面。

1.3.3 免疫功能 在养殖生产中鸡群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现象很普遍,免疫抑制性疾病会造成机体整个防御系统的免疫功能损伤,导致机体出现短暂性或持续性的免疫应答错误,使机体不能得到免疫保护。另外,病毒性疾病侵入机体后首先攻击的是免疫系统(法氏囊、胸腺、淋巴结、脾脏以及扁桃体),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机体失去对外界病毒的抵抗力。

2  提高家禽免疫成功的对策

2.1 免疫程序要科学

免疫程序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养殖场(户)在专业兽医指导下,根据鸡场所在地区流行的疾病及本场易发病情况、饲养的品种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包括接种时间、疫苗种类和接种方法等)并严格执行,这一点在规模化鸡场中很重要。不同的养殖场免疫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照搬照抄,需要通過实验室方法检测鸡群的抗体水平,合理调节,保证制定的程序符合养殖场实际情况[3]。

2.2 接种时间要合理

在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后,需要考虑温度、季节、鸡群健康状态和疫苗间的相互作用等影响因素,确定什么时间接种。为防止应激,接种时间一般选择在凉爽的早上或傍晚。接种前观察禽群的健康状况,留意有无任何异常的症状或行为,如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羽毛不整齐、呼吸困难、腹泻等,死亡率的突然增加或发病的时间和规模也是需要注意的重要信息。健康禽群按照程序正常接种,不健康的暂缓。确定首免日期,根据母源抗体水平而定。强化免疫的时间确定,根据首免后体内的抗体水平进行,不可过早或过晚。

2.3 疫苗质量合格

疫苗质量是免疫成功的关键环节。仔细检查疫苗包装和瓶口有无破损,检查疫苗的储存条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是否确保符合疫苗制造商的要求,检查疫苗有没有过期等信息,确保疫苗的保护效果。此外,针对目标疾病选择合适的疫苗也非常关键。

2.4 免疫方法正确

接种方法的准确性也是免疫成功的关键。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不可随意更改。点眼、滴鼻、饮水、肌注等方法不同,接种的剂量也不一样,起到的免疫效果也不同。

2.5 提高养殖技术

2.5.1 改善养殖环境 养殖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对于家禽的免疫力至关重要。工作人员应检查饲养场的卫生状况,包括禽舍、饮水设施、饲料储存区等。确保禽舍环境条件良好,定期清理粪便和其他污物,做好日常消毒,注意养殖场的通风管理和温度控制,减少应激发生。

2.5.2 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卫生的饮水 饲料作为家禽的主要营养来源,其质量对免疫系统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品种的需要,合理配制饲料,确保饲料新鲜、卫生、安全并能满足家禽生长发育需求。检查使用的饲料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含有对免疫系统有负面作用的潜在致病因子。保持饮水新鲜和充足,且符合国家畜禽饮用水的要求,定期清洗和消毒水线,避免水源污染。

2.5.3 养殖实施精细化管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通过监测和控制环境条件、饲料供给和家禽生长情况等参数,实现养殖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从而减少疫病发生的诱发因素。

3 结语

造成家禽免疫失败的原因有许多,如家禽机体亚健康、潜在病原感染、免疫技术不规范、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选择不当、母源抗体水平高等多种因素[4],因此为保证免疫效果确实有效,免疫前、中、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把好关、做到位。而这些环节都离不开人的执行,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免疫知识和技能,可以增加免疫成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王月明,董以雷,石天虹,等.山东省家禽养殖业健康发展问题研究(一)——山东省家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养殖业现状[J].家禽科学,2014(07):3-7.

[2]  梁媛媛.家禽养殖疫病防控技术与应急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畜禽种业,2022,18(07):160-161.

[3]  林伟坤.规模养殖户家禽疫病防控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4]  盛昌玉.农村散养家禽免疫失败主要原因及防控对策[J].农技服务,2015,32(09):148.

猜你喜欢
母源血清型家禽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称家禽
通辽地区牛肉与牛肉制品沙门氏菌血清型调查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