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研究

2023-08-29 02:18李向强刘海朦杨梦琪刘目兴万金红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3年8期
关键词:三峡库区活化旅游

李向强,刘海朦,杨梦琪,刘目兴,万金红

(1.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2.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3.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70;4.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

0 引言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蕴藏着民族和区域的关键特质,是人类文明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赓续民族精神,彰显区域文化特色意义重大。非遗与旅游两个系统具有密切的联系,非遗为旅游增添文化内涵,旅游为非遗提供空间载体,非遗与旅游的交融互动,是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形式和途径。

国外学者对非遗的研究涉及较早,早期主要从概念、内涵和外延方面展开[1-3],随后主要关注非遗的价值和保护[4-8],近期主要侧重非遗的旅游开发和影响[9-13]、非遗的传承创新[14,15]、非遗的文化认同和社区参与[16-18]。国内非遗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在资源保护[19,20]、文化遗产旅游解说[21]、保护传承[22,23]和旅游利用[24,25]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在非遗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引入,不少学者从全国和省域等不同尺度[26]对非遗的空间特征、影响因素和相关效应[27-33]进行了探究。但是,目前跨行政区、多视角系统分析非遗结构特征、聚焦非遗旅游活化路径构建的研究还相对不足。

三峡库区是中国二三级阶梯的重要分界处,是长江中上游的关键生态屏障,同时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重要源地和交汇地,非遗资源丰富,其凭借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成为创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区及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对三峡库区非遗研究的成果较少,多是基于描述性分析,探讨非遗分类[34,35]、开发利用[36,37]、保护策略[38]和具体非遗项目[39]等内容,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该地区非遗时空演变特征的量化研究,以及对非遗与旅游活化二者内在联系的理论阐释相对欠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格局分析有利于精准识别非遗的类型、结构以及明晰非遗旅游活化的路径,能够为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

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基础在挖掘与保护,核心在传承和利用,本质在发挥其价值。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非遗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旅游是非遗利用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发展存在必然联系[27]。三峡工程拦截蓄水和移民搬迁,不仅影响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会对乡土气息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冲击。三峡库区非遗资源类别丰富,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音乐、曲艺、传统舞蹈、传统美术和民俗等都具有较强的展示性、参与性、体验性[40],为三峡库区非遗的旅游活化奠定了空间基础和物质基础。

综上,本文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非遗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特征进行量化分析,进而探讨该区域非遗旅游活化的路径与策略,以期为三峡库区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理论指导,为创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提供实践借鉴。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非遗的级别结构和类型结构进行归类总结。同时,采用相关分析法探讨非遗资源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空间关联作用。

GIS空间分析方法。运用GIS 空间分析方法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三峡库区非遗资源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具体计算公式参见文献[31,41]。

1.2 数据来源

三峡库区非遗资源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务院、湖北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公布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包括正式项目和扩展项目,以县区为单位进行统计,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三峡库区非遗研究数据来源Table 1 Source of research data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三峡库区底图采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1:400 万矢量地图,在ArcGIS10.7 软件中经镶嵌、投影、裁剪得到三峡库区(图1);非遗项目所在地的地址以其申报地区保护单位的地址为准,利用百度地图提取三峡库区非遗项目申请所在地的地理坐标,运用ArcGIS10.7 软件对三峡库区非遗分布进行可视化表达,绘制出三峡库区非遗项目空间分布图,建立三峡库区非遗数据库。

图1 三峡库区行政区划Figure 1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2 三峡库区非遗的结构特征

2.1 级别结构特征

从总体等级结构看(图2),三峡库区非遗的级别与数量呈负相关关系,即级别越高,非遗数量越少,国家级非遗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三峡库区重庆段共有国家级非遗28 项,占重庆市国家级非遗的比重为52.83%(重庆市国家级非遗有53 项),是重庆市国家级非遗的主要集中地和代表地,同时也是重庆市非遗旅游活化的核心区和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区。

图2 三峡库区各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级别结构Figure 2 The level structur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counties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从各县区级别结构看(图2),渝中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巴南区、巴东县、夷陵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字塔结构;兴山县、秭归县、江北区、巫溪县、长寿区省级非遗数量较少,未来应重点加强省级非遗项目的储备,提升非遗项目的数量和级别;北碚区、大渡口区、江津区、开州区、沙坪坝区、武隆区、长寿区、云阳县和忠县的国家级非遗数量为0,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现有非遗项目的保护利用和深度挖掘,筛选出富于地域特色的省级非遗,加快国家级非遗培育速度,实现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突破。

2.2 类型结构特征

依据国家非遗名录的类型,将三峡库区非遗资源分为传统技艺、传统音乐、民俗等十大类,统计分析结果如图3 所示。

图3 三峡库区各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Figure 3 The type structur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counties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总体来看,三峡库区非遗的类型结构差异化明显。三峡库区独具特色的蜀绣、竹雕、重庆火锅、榨菜传统制作技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木雕、兴山民歌、川江号子、吹打等传统技艺、传统音乐和传统美术项目种类多样且挖掘比较充分,传统医药、民间文学、民俗和传统舞蹈项目为次,以川剧、皮影戏等为代表的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戏剧项目最少,需要继续挖掘。国家级非遗项目中,传统音乐类项目最多,其次是曲艺、民间文学和传统医药类项目。省级非遗项目中,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美术类项目数量均超过了50 项;其次是传统医药、民俗、民间文学、传统舞蹈类项目;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戏剧和曲艺类项目数量普遍较少,均低于25 项。

类型结构具体表现为:①传统技艺类项目的数量最多,共有169 项,占总量的33.21%,三峡库区作为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的重要通道,大量外地移民由此进入四川,促进了该地传统技艺的创新发展。同时相对稳定的川渝环境,也为手工技艺的消化吸收创造了条件。②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项目的数量较多,占总量的33.59%。多民族特点,使得三峡库区形成多样的音乐美术,战乱、疾病和丰富的草本植物资源推动了传统医药的发展。③民间文学、民俗、传统舞蹈、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戏剧的数量较少,6 项一共占总数的33.2%。民间文学、民俗相对于其他几个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在传播方面有优势。

3 三峡库区非遗的格局特征

3.1 空间分布特征

在Arcgis10.7 软件中经过计算,得到三峡库区509 项非遗总数的最邻近指数为0.26,且置信度为99%,表明三峡库区非遗呈现强聚集分布形态。根据集聚效应,强聚集分布形态为非遗在空间层面的旅游活化提供了基础。三峡库区非遗的空间分布为“西密东疏”,呈现“一主核三大核两小核”的空间分布格局(图4)。“一主核”以渝中区和南岸区为核心,辐射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大核”分别是以万州区、奉节县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中心,分别辐射开州区、云阳县,巫山县和丰都县、忠县;“两小核”是以武隆区和涪陵区为中心,主要分布在武隆区的中部和涪陵区的中北部;位于库区边缘以及三峡库区湖北段的数量较少且呈现出相对均匀分布的特点。

图4 三峡库区各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密度Figure 4 Kernel densit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ounties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3.2 批次格局特征

对不同批次非遗的空间格局分析,有利于动态掌握非遗格局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反映地方政府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认识、态度和推动力度。长江水道深刻影响了三峡库区多元民族文化的共存,在三峡库区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图5)。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的批次格局存在显著差异。第一、二批国家级非遗主要分布在以渝中区为核心的库区西南和库区湖北段,类型集中在传统音乐和民间文学;第三、四批国家级非遗以渝中区、南岸区为中心,类型集中在曲艺和传统舞蹈;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分布和类型都相对分散。第一批省级非遗集中在渝中区、巴南区和巴东县、秭归县,类型以传统音乐为主;第二至六批省级非遗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但仍以库区西南和长江沿线为核心,类型以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为主。

图5 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批次格局Figure 5 Batch patter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为揭示三峡库区非遗资源的演化趋势和方向特征,采用标准差椭圆动态展示其时间演化过程。6批非遗呈现“东北—西南—西北—东南”的转移趋势,第一批非遗重心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第二批非遗重心转移到忠县,第三批到第六批均在丰都县西北部移动(图6)。旋转角接近8°,标准差椭圆的主轴先变小再变大再变小(表2),说明三峡库区非遗资源在不同方向上出现较大变动,非遗空间分布的方向性日趋明显,表现出先扩散后集中的动态演变特征。

图6 三峡库区不同批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差椭圆及重心分布Figure 6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and center of gravity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batch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表2 三峡库区不同批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差椭圆特征Table 2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batch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4 三峡库区非遗的旅游活化

4.1 非遗空间分布与旅游发展的相关性

GDP、人口数量是一个地区最核心的经济社会指标,A级景区数量、旅游综合收入、旅游总人次是一个地区最关键的旅游发展指标。首先对相关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经验证,三峡库区上述5 个指标和非遗项目数的Sig.均大于0.05,符合正态分布。GDP、人口数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它们与非遗资源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较弱,在后续分析中剔除(表3)。旅游综合收入、旅游总人次和A级景区数量与非遗资源空间分布显著正相关。

表3 三峡库区区域发展要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相关性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regional development factor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为了保证回归参数估计量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质,先对数据进行异方差检验。经计算,异方差检验大于0.05,表明数据之间不存在异方差。经检验发现(表4),R2的决定系数均在0.78 以上,代表回归方程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双方拟合度较好。但旅游总人次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旅游综合收入和A 级景区数量可以解释三峡库区非遗项目78%以上的空间分异。三峡库区非遗资源空间分布与旅游业发展显著正相关。

表4 三峡库区旅游发展要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OLSTable 4 OLS Analysi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element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4.2 非遗旅游活化的路径与策略

遗产的旅游活化是基于游客体验,将静态文化遗产资源生动化,在体验经济下丰富旅游者体验的一种旅游开发手段[42]。非遗作为人类共同的“生命记忆”,是一种地方特有、难以模仿与不可替代的战略资产和旅游资源,非遗资源的集中度是旅游活化的基础,非遗资源过于分散会影响旅游开发和游客体验,这也是对非遗资源进行空间分析的缘起。基于三峡库区非遗资源的结构、空间和批次格局及其与旅游发展关联作用的分析,构建了三峡库区非遗旅游活化的路径(图7)。

图7 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设计Figure 7 Path desig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activa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活化”本身带有创新和变通的内涵,非遗旅游活化主要是指非遗依托旅游进行内容创新、形式变通。三峡库区非遗旅游活化的路径以创新为核心,充分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要素,实现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非遗旅游的创新性发展,达到非遗与旅游由互动到活化再到协同的纵向深化与共生。原则层既注重非遗的真实性,更注重其完整性和多样性,为旅游活化提供原则指引。驱动层源于“文化行政部门的引导力、文化旅游企业的推动力与非遗传承人和广大群众的参与力”,形成一个文化事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整体。目标层以可视化、体验化、规模化的方式,将非遗进行传承,实现非遗由文化到文化产品,最终成为旅游商品的目标。

系统整合,提升非遗的传承性。非遗资源要想有效传承,首先需要进行资源整合。三峡库区非遗级别特征呈金字塔型,非遗类型结构差异化明显。对高级别非遗资源,如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蜀绣、奉节木雕等,要继续保持特色,积极培育非遗传承人,做好非遗的推广工作。对低级别非遗资源,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加强非遗研究,加大非遗资源挖掘,抓住非遗灵魂,提炼非遗特色,按照“立项一批、孵化一批、成熟一批、申报一批、推广一批”的原则进行建设,可以组建三峡库区非遗研究基地,扩大并提升非遗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队伍。对川剧、皮影戏等为代表的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戏剧等数量少的非遗类型,需要继续摸底调研,为数量扩充做准备;对重庆火锅、针灸等市场推广价值较高的非遗类型,要积极引入企业开发,将非遗项目产品化;对端午节、丰都庙会等民俗类非遗,做好“非遗搭台、旅游唱戏”工作,通过系统整合,深化文旅融合。旅游活化中,要根据非遗资源的类型、功能和空间分布适当整合,从而实现其高效利用,有效传承。不是所有非遗资源都适合旅游活化,对于不适合的,做好整理收藏,静态保护,有效传承。

梯度开发,促进非遗的规模化。非遗难以旅游活化,难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规模。三峡库区非遗资源存在梯度分异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梯度理论,促进三峡库区非遗资源的有效开发。在非遗资源密集,旅游活化价值高的梯度区,打造以渝中区、南岸区、江津区为核心的主中心,提炼三峡库区非遗旅游品牌,打造水文化非遗博物馆、非遗历史文化街区,规模化展示非遗项目。同时打造两大副中心:一是围绕秭归县和巴东县打造以传统戏剧和民间文学为核心的巴文化非遗小镇;二是在涪陵区、武隆区、丰都县、忠县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依托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集中展示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人们的独特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既保护非遗资源,又保护孕育非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全国知名的生态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主副中心通过长江水系相连,并逐步向低梯度区辐射扩展,形成三峡库区非遗旅游活化的整体格局。

生产活化,强化非遗的体验性。基于生产方式的活化是指非遗项目通过生产过程得到活态保护和发展,是非遗社会化保护和有效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非遗并非古人刻意制造出来的艺术品,它的产生与人们的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是不同时期人们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比如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舞蹈等自然存在于先辈们的日常实践中。要坚持守正创新,运用现代技术挖掘非遗内容,以符合当代人的消费需求,采取生产性保护和利用,实现传统生产工艺的活化。不同非遗资源特点各异,对于服饰类、饮食类非遗,适合开发为旅游产品进行售卖,让游客在体验制造的过程中,加深对非遗内涵的理解,比如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通过流程再造,让游客体验传统榨菜制作工艺,这里面既有生产过程的旅游展示,又有生产产品的购物旅游,既是基于生产方式的旅游活化,又是工业旅游的重要代表;对于剪纸、针绣等传统美术类和吊脚楼营造技艺等传统技艺类非遗,通过设立体验馆和传统工艺坊的形式将相关工艺和制造过程向游客展示,鼓励游客亲身体验,自主创作相关工艺品;对于陈膏药、桐君阁还少丹等医药类非遗,可以建立专门的医药博物馆,让游客了解三峡库区富于民族和区域特色的医药文化。非遗只有通过不断生产,形成商品,产生销售,促进消费,实现经济价值,才能有强大的传承创新动力。

生活活化,提升非遗的可视化。非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靠“人”来代代相传,被称为“民族的记忆”与“历史的活化石”[25]。基于生活方式的旅游活化就是打造非遗的环境氛围,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让非遗有生活气息,充满烟火味,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确保其在社区中生存,实现生活再现。对于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音乐、曲艺等非遗类型,一方面创设氛围,在特定景区运用舞台表演方式进行展示,如川剧变脸、忠州矮人舞等一批取材于民间的优秀音乐和歌舞体裁;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新技术,加强服饰、道具、风格的创新,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积极传播非遗文化,近距离展示传承人的生活,提升非遗的可视化水平;设置非遗VR 体验馆,游客通过VR眼镜,就能与传承人零距离接触[25]。对于民俗类非遗,不仅要关注游客需求,更要尊重居民传承,保证非遗的真实性、完整性,比如秭归端午节,游客可以现场感受极具楚文化特色的赛龙舟、包粽子、乡土民谣说唱大赛、童声诗会等活动,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与意义。对于民间文学类非遗,要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形成可视化的文学作品、影视剧和歌舞剧等,比如取材三峡民间的电影《三峡好人》《百年三峡》和纪录片《东》《新三峡》等广受好评。通过沉浸式设计,增加多种感官体验,融通游客心灵,让三峡库区的非遗看得见生活,记得住乡愁,想得起传统。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三峡库区非遗结构格局差异明显,级别结构呈金字塔型,高等级偏少,以省级非遗为主;类型结构齐全,以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为主,民间文学、民俗、传统舞蹈、曲艺类尤其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戏剧还需加强挖掘与保护。

三峡库区非遗呈集聚型分布形态,表现为“西密东疏”,呈现“一主核三大核两小核”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聚集于长江沿线的库区西南部和中南部,这与长江轴线、历史文化传统、多民族交融和人口聚居密切相关。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的批次格局存在显著差异,前2 批集中在库区西南和库区湖北段,后4批以库区西南为中心;总体上6 批非遗呈现东北—西南—西北-东南的转移趋势,第一批非遗重心在石柱县,第二批非遗重心转到忠县,第三批到第六批均在丰都县西北部移动,非遗在不同方向上出现较大变动,非遗空间分布的方向性日趋明显,表现出先扩散后集中的动态演变特征。

三峡库区非遗空间分布与旅游业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分析旅游发展与非遗资源的相互关系,构建了“核心层、原则层、驱动层、目标层、策略层”五层合一的非遗旅游活化路径,并据此提出了系统整合非遗资源提升其传承性,梯度开发非遗资源利用其规模性,生产方式型活化非遗资源加强其体验性,生活方式型活化非遗资源提升其可视化的旅游活化策略。

5.2 讨论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三峡库区非遗无论是整体还是各类,都在结构特征、空间特征和批次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以三峡库区非遗作为研究对象,从县域尺度展开非遗旅游活化研究,虽然研究精度较高,但囿于缺乏县级非遗数据,存在数据缺失的约束性。同时,在非遗旅游活化分析时,旅游活化策略相对粗糙,针对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尚未涉及旅游活化效果的评价。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非遗空间分布与旅游活化的内在机理,构建系统完备的非遗架构,提升非遗资源向非遗商品的转化效果。同时需要加强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对非遗资源时空分布的长期影响,以期为三峡库区乡村振兴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猜你喜欢
三峡库区活化旅游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三峡库区万家坝滑坡变形区稳定性复核研究
旅游
三峡库区产业培育及结构调整的思考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三峡库区生态环保成效显著
有机酸对五种人工合成磷酸盐活化作用及活化途径的研究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