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通识课学习投入度调查研究

2023-08-30 10:54李雨龙黄凤鸾郎杰李杰一阮艳艳许之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1期
关键词:通识学习成绩维度

李雨龙 黄凤鸾 郎杰 李杰一 阮艳艳 许之民

摘  要  当前,我国高校已普遍开设网络通识课程。由于该课程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师生不能直接互动交流,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监管,可能出现学生学习投入度不足等问题。基于此,以安徽某大学在读本科生为样本,对大学生网络通识课的学习投入度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研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  网络通识课;大学生;学习投入度;性别;年级;学科;情感;行为;认知;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1-0013-05

0  引言

当前,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我国高校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学生在主修专业课之外,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辅修课程,实行学分制。网络通识课因其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学习进度的自主性、学习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等特点,无疑是解决辅修课程的有效途径。但因学生学习过程缺少监管,可能因学习投入度不足而影响学习成绩和育人效果,这是推广网络通识课的关键问题所在。因此,大学生网络通识课的学习投入度调查研究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相继开设网络通识课,许多研究者对网络通识课的开展情况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对课程不够重视,学习自觉性差[1];学生学习动机普遍偏低,学习该课程主要是完成学分[2];学生整体通过率高,但学习投入度较低[3]。

学生对网络通识课重视不够,学习投入度不高,如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改进措施,将有利于推动课程的良性发展。很多国内研究者对此进行多角度的调查研究,如将学生的学习投入划分为参与、专注、规律和交互4个维度[4],从参与、专注、交互3个维度构建在线学习投入模型[5],分析比较学生在MOOC、SPOC、线下大班课3种通识课下,总体学习投入度以及行为、情感、认知3个维度上的差异[6]等。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研究者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量化分析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情况。基于此,笔者从研究较少的情感、行为、认知学习投入度3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探究不同性别、年级、学科的学生在学习投入度上的差异,以及学习投入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探讨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进一步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  调查设计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安徽某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网络通识课学习投入度调查研究”为课题,通过问卷星发布《网络通识课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共收到问卷回复6 747份,去掉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共计6 740份。去掉的无效样本是填写不全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1.2  调查维度

本研究结合学习投入度的多维概念,将学习投入度分为情感投入(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体验、满意度)、行为投入(专注度、参与度、交互度、学习绩效)、认知投入(知识迁移与建构、问题解决、学习策略)3个一级维度和一级维度下的11个二级维度进行研究,制定大学生网络通识课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

1.3  数据收集

本调查问卷涉及学生性别、年级、学科等基本信息,采用匿名填写。学生根据网络通识课的学习经历和感受,对符合程度“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5个等级进行选择。问卷共由18道题构成,其中行为投入、情感投入、认知投入各6道题。运用问卷星网络平台对问卷进行线上发放与数据收集。

1.4  数据检验

调查获得的实验数据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進行分析,研究通过克隆巴赫α系数对全量表进行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学习投入度调查量表的α系数为0.979,表明该测验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稳定性与可靠性,信度较高;通过KMO 和巴特利特进行效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78,效度较高。检测结果说明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用于进一步统计分析。

2  调查分析

2.1  情感、行为、认知一级维度数据分析

2.1.1  性别在学习投入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对性别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情感投入为t=2.60,P=0.009<0.05;行为投入为t=3.67,P<0.001;认知投入为t=3.55,P<0.001;总投入度为t=3.40,P<0.01。这说明学生性别在情感投入、行为投入、认知投入以及总的学习投入度上均存在差异,且标准差显示以上4个方面男生平均值均高于女生,即男生的学习投入度高于女生。具体如表2所示。

2.1.2  年级在学习投入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对年级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学生在情感投入、行为投入、认知投入以及总的学习投入度上平均值均小于0.05,这4个变量在年级上均存在差异。由多重比较结果可知:学生在情感投入、行为投入、认知投入以及总的学习投入度上,均是大一高于大二,大二高于大三,大三与大四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在网络通识课的学习上,低年级学生投入度较高。具体如表3所示。

2.1.3  学科在学习投入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学科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学生在情感投入的检验结果为0.051,大于0.05,说明不同学科在情感投入度上差异不显著;在行为投入方面,社会学科的行为投入最低,而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和工程学科三者之间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大于0.05,说明学生在这3个学科的行为投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认知投入方面,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平均值差值为0.94,大于0,说明人文学科学生的认知投入高于社会学科,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和工程学科三者之间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大于0.05,说明3个学科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总的学习投入度方面,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平均值差值为0.92,大于0,说明人文学科学生的认知投入高于社会学科,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和工程学科三者之间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大于0.05,说明3个学科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如表4所示。

2.2  情感、行为、认知二级维度数据分析

2.2.1  情感投入度二级维度数据分析

学生的情感投入度分为学习情感体验、学习兴趣、满意度3个二级维度。从数据分析可知:在学习情感体验方面,有接近1/4的学生不能积极调整情绪状态和保证学习质量;在学习兴趣方面,有超过1/4的学生不感兴趣;在满意度方面,有接近1/4的学生对网络通识课的授课模式不满意。

2.2.2  行为投入度二级维度数据分析

学生的行为投入度分为专注度、参与度、交互度、学习绩效4个二级维度。从数据分析可知:在专注度方面,有接近1/3的学生不能认真观看视频;在参与度方面,有接近1/3的学生不能认真做笔记,遇到疑难问题,不能努力寻求答案;在交互度方面,有超过1/4的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在学习绩效方面,有超过1/4的学生成绩较低。

2.2.3  认知投入度二级维度数据分析

学生的认知投入度分为知识迁移与构建、问题解决、学习策略3个二级维度。从数据分析可知:在知识迁移与建构方面,有超过1/4的学生基本不能做到;在问题解决方面,有超过1/4的学生不能加深对某个问题或概念的理解,不能运用理论、概念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策略方面,有超过1/4的学生不能做到对线上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

2.3  性别、年级、学科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分析

为了研究学生性别、年级、学科在网络通识课学习成绩上的差异,笔者随机选取3个学期2门课程“组织行为领导力”和“创新思维训练”的学生成绩,通过统计分析显示:女生的成绩好于男生;大二和大三年级学生成绩好于大一和大四年级学生成绩;“组织行为与领導力”课程4个学科无明显差异,“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自然学科、工程学科好于人文学科。具体如表5、表6、表7所示。

3  发现问题与建议

3.1  发现问题

本研究根据《网络通识课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结合访谈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网络通识课学习投入方面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3.1.1  学生对网络通识课的情感、行为、认知和总的学习投入度均不高

表现在有近1/4的学生对网络通识课的情感投入度较低;有超过1/4的学生对网络通识课的行为投入度和认知投入度都较低。通过访谈得知,学生学习投入度低的原因有:选不到喜欢的课程,不感兴趣;部分学生对网络授课模式不喜欢,缺少师生互动,没有课堂学习氛围,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网络通识课不重要,收获不大,为了完成学分而学习等。

3.1.2  学生的性别、年级、学科在学习投入度和学习成绩上均存在差异,且学习投入度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不显著

表现在男生的学习投入度略高于女生,但学习成绩略低于女生。通过观察和访谈得知:一方面缘于男生课程视频播放时间较长,边刷课边做其他事情,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较短;另一方面,该校作为师范院校,女生人数多于男生,女生学习的氛围和学习自主性要好于男生。

大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略高于其他年级,但学习成绩略低于其他年级。通过访谈得知:大一学生作为新生,学习专注度好于其他年级,通过网络搜答案的学生数相对较少。

在学科方面,人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的学习投入度略高,但学习成绩略低,这与人文学科的特点有一定关系。

从以上情况看,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不显著,也说明学生对网络通识课不够重视,分数达到学分的要求即可。

3.2  研究建议

3.2.1  改革选课制度,选所必需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学校网络通识课选课范围窄,数量少,很多学生选不到需要的课程,学习兴趣低,为了完成学分不得不学,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往往考前突击学习,甚至出现部分学生网上搜答案等现象。基于此,一方面,学校应严肃考试纪律,对刷课和搜答案等行为,一经核实,取消相关成绩,且不得参加学年内各类奖学金和先进荣誉的评选,并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另一方面,学校可制定科学的选课制度,处理好网络通识课在年级、学科等方面的差异,按时发布课程内容,使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课,带着兴趣去学习,自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从而发挥好网络通识课应有的作用。

3.2.2  创新考核方式,考以促能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多采用期末考试“一考定学分”的办法,方式比较单一。学校应创新考核方式,比如成绩考核可按比例赋分,即在线观看视频、在线作业答题、在线互动讨论、在线考试各占一定百分比。此外,限时演讲、读书汇报、社会实践活动也可占一定的学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试成绩可与奖学金及评优选先相结合,学生自然会重视网络通识课,从而提高学习投入度。

3.2.3  做好课后辅导,答疑解惑

学生学习通识课,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师生间缺少互动交流,学生的疑难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线上讨论和作业反馈不够及时,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投入度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学校应提高人机服务水平,升级网络平台的服务功能,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此外可增设助教职位,定期做好学生的答疑辅导及管理工作,实现教和学的有效衔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

3.2.4  健全课程体系,提升素养

学校网络通识课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环境教育、综合五类课程,每类课程又由若干子课程组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得知:一些课程内容偏专业性,比较枯燥,缺少趣味性,交叉学科融合不够明显。并且作为师范院校,学校培养师德师魂等师范教育特色的通识课程相对较少。基于此,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创建名师团队,拓宽通识课学科领域,开发更多的精品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具通识性、兼容性、时代性、育人性,将“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贯彻始终,努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培养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有了这样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学生提高学习投入度自然会水到渠成。

4  参考文献

[1] 刘翠银,张燕,单新涛.大学网络通识课程实施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J].新课程研究,2018(3):129-131.

[2] 侯小娜.师范院校大学生网络通识课程学习动机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7.

[3] 杨秋燕.大学网络通识课中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投入研  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4] 张思,刘清堂,雷诗捷,等.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者学习投入的研究:网络学习行为的大数据分析[J].中国电   化教育,2017(4):24-30,40.

[5] 龚艺,刘波,谭明杰,等.远程教育中在线学习投入与学习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成人教育,2018(6):24-  28.

[6] 高欣峰,喻忱,李爽.大学生网络通识课学习投入调查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远程育,2020(5):38-45,53.

猜你喜欢
通识学习成绩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名落孙山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