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逃离”到“回归”,园庙街景重构新生

2023-08-30 00:30陶瑾
现代苏州 2023年15期
关键词:沧浪亭逃离文庙

陶瑾

翻开手机照片库,一愣。近两年里全被宝贝的各种镜头占满空间,只找到零星几张采访途中拍到的街景。而骨子里的我实则是一个爱“瞎逛”的人,借着本期城市策划,干脆把姑苏城逛了个“过瘾”。

穿梭街巷,浸润烟火,触摸肌理,这是认识一座城市最直接的方式。这次“微旅行”,让我在熟悉的城市里当了一回游客,发现更多不一样的“微光”和面貌。说走就走,这趟漫游用了一整天,日行两万步。

未入园先成景,乐在文庙拾珍宝

从家出发步行10多分钟,坐上轨交5号线,从南门站下车,竹辉路口出来。竹辉路一如往昔那么闹猛,车来人往的。绕到沧浪亭街,小巷很安静整洁,分布着一幢幢老新村,新村楼下开着老式理发屋,烫發焗油都有,周末营业。

沧浪亭街桥边,一家铁手咖啡店,环境蛮好,临水而建,只是咖啡甜品价格有点小贵。往西就是颜文樑纪念馆。这座民国建筑并没有与一旁的沧浪亭产生画面上的突兀,竟如此相得益彰。馆内是颜老先生质朴一生的写照,阳光落在木质楼梯上,十分和谐。朱红、钴蓝的配色,古典又新潮。

再往前步行几分钟,就到了沧浪亭。沧浪亭是苏州存世最古老的园林,我很喜欢这个幽静的园子,重游很值当。入口在苏州园林中独一无二,人未入园先成景,一泓清水绕园过,清水,明镜,洗尽凡尘再入园。园子里到底清凉,参天大树遮阳下,不用撑伞。树木葱郁,知了声声,有的树干上还长出形态各异的菌类。拾级而上,登上“开门见山”的沧浪亭主亭,游人在亭中闲聊休息,或俯瞰“山下”,园貌尽收眼底。四角方亭边一棵约270年的紫藤,引来观望。往下走来到清香馆,木樨亭的树根家具依然抢眼,桌面兰花为其添香。馆前的小院,再过一两个月,两棵约180年的桂花树便会芬芳满园。

来到翠玲珑,陈列着陶瓷手艺人的作品。馆后是一大片竹林,竹林深深不知许,智者乐水,君子师竹。沧浪亭遍植绿竹,花秆毛竹、金镶玉竹、辣韭矢竹、紫竹、龟甲竹等,数一数多达20几个种类。竹林环绕处,有一假山,山石上筑看山楼。据说旧时可远眺灵岩、天平诸山,现在已被高楼所围。一路走来,我发现沧浪亭几乎以复廊串起整个园子,时而顺着山势而上,时而穿过茂林修竹,时而临水入照。墙面上有花窗,赏不够,看不完。也许每一个发现园林之美的眼光就是自己心里的那一扇漏窗。

如今园内也“升级”了配套,新设了母婴室。藕花水榭是一间茶室加小卖部,天热进来吹会空调,落座品一杯碧螺春、毛尖,或苏式酸梅汤,十分适意。屋前有一口古井,用一块苔藓布满的青砖掩着。

从沧浪亭出来,不远处有一位老人顶着烈日卖扇,清风徐徐,暑热大抵已消退一半。往西走到人民路上,马路对面就是文庙,即苏州碑刻博物馆。一个地方的文庙彰显这个地域的文化历史,在当地人心里位置很高。很多人来文庙,或许冲着熏陶心灵,膜拜祈愿。站在近千年历史的文庙门前,那庄严肃穆的气场已然向我扑面而来。

虔诚地步入其内,驻足研究碑刻、文物及“大成殿孔子文化陈列”“古代书法碑刻陈列”等,慨叹博物馆近40年的成果。据苏州碑刻博物馆副馆长纪迪介绍,碑博于8月1日起开启延时服务,每周二至周日9:00至21:00开放。最近,碑博的活动很好玩。“博物馆奇妙夜”主题的深度讲解、跟着非遗传承人零距离体验传拓技艺等社教活动,报名火热。

“今年馆内研发和开展各类创新社教项目。在经典‘碑刻传拓的基础上开发‘美泉拓印互动体验项目,挖掘钱币上的书法之美。面向乐龄人群和传统文化爱好者,研发‘家在苏州·乐在文庙项目 。首期《义田记碑》共读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的自主互助学习平台,让众多学友开启‘乐在文庙的共读。”纪迪说。

树林探险、露营、市集……

解锁盘门新玩法

离开文庙,在工人文化宫站坐公交308路,南门下车后,从泰华旁的一条西二路穿入。虽说头一回走这条路,但路边一排烟杂店、馒头店、熟菜店、日用百货店萌生了亲切感,加上前方还有一个大型南门水产市场(即将撤离搬迁),让我不觉得陌生。

路的尽头,就到盘门。中午时分,天更热了,于是在景区附近备了一些水和干粮。步入景区,恰巧赶上中午11点半的一场古筝表演,在四瑞堂门前优雅演奏。接着我找了一条长廊稍作休息,继续漫游。很快到了山洞,从洞口望去,瀑布水花敲打着荷叶,美如画。穿过一片湖水,只见湖面上的三只黑天鹅相互玩耍逗乐,时不时耳畔还响起钟声。“误打误撞”又来到波特兰小木屋,这是苏州与波特兰市缔结友好的象征。木屋采用环保木材拼接而成,二层是个露台。一旁还有一艘乳白色的康斯坦茨号帆船,停靠水面。

丽景楼也换了新貌,屋外的装饰很特别,有戏曲人物和个性化的文化标志。这里已变成一处酒庄,后面一半空间是卖甜品和咖啡的,门半掩着。今天的盘门景区一再刷新我的认知,景区内有粉粉的甜品站,还有一大片露营地,营地、帐篷、大锅、烧烤,想想就很嗨。喜欢慢生活的,也可以选择在文瑞阁或悦盘门里吃个精致下午茶。

来盘门,“三景”还是要看看的。爬上古城门,踏进漫画里的蓝田白云之门。登上将军楼,眺望绝无仅有的水陆城门、享誉海内外的吴门桥,古朴的历史感油然而生。水和陆,是柔与刚的另一种坚强,盘门并不“冷”,相反人气倍增。外国友人登塔访门,一路上加以夸赞。从城门下来,老老实实靠左边的台阶往下走,因为中间石阶颇滑。只见几个小朋友在城门下的TREE TO TREE萃萃树顶探险乐园停留,负责人告诉我,里面共6条树上线路,根据身高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线路进行体验。它的最大吸引点是以树木为依托,利用绳梯、网道、木桥等让参与者在树之间攀爬穿越。入园客人都配有手环,需先至装备区领取专业安全装备,新手可去教学区进行初步适应,再上线体验。每条线路出发入口、项目区域都有相应指示牌。斜对面则是一家妆造跟拍的小店,可租借汉服,半天88元,全天168元。

“今年景区开展了‘盘门·也是艺术节,艺术家们来到盘门进行艺术共创,还有很多美食、手作、饮品、运动等市集。人们在这里感受着千年城墙、树荫与花丛、鸟叫与虫鸣的欢快。前不久还开展盘门去浪·夏日海滩嘉年华,这是一场夏日限定活动。结合户外livehouse、海滩、怪物、灯光、市集等元素,打造年轻人喜欢的新奇浪漫的消夏方式。”盘门景区工作人员朱奕奕说。

子城深藏不露,中西文化辉映

当脚步慢下来了,时光也跟着慢下来。在新市路上慢悠悠走着,边拿着手机查线路,不料撞到汽车栏杆上,这“当头一棒”着实让我清醒。换乘两辆公交,抵达五卅路上的环体路。

一下车,先看到儿童业余体校的牌子,不远处站着不少“运动员”。路过五卅路的体育场,顺带看了看,这么热的天,锻炼身体者并未減少。想来,谁小时候没来体育场跑过步,买过体育用品呢?而对面的大公园更热闹,放暑假了,“神兽们”来儿童游乐园的次数也多了。

五卅路148号附近,处于施工中,估计是和子城片区保护利用项目有关。这条路的头和尾,如今多了一个五卅文化驿站和阅读分享小站。这个阅读分享小站空间虽小,周一至周五却提供测血压、听力保健咨询、公益理发、健康义诊等服务,很贴心哦。

而前两年很火的同德里和同益里,里头的民国石库门建筑群依旧保存完好。这里有被保护的公井、有新设计的信报箱,也有石库门里老苏州的苏式生活,鸟笼、花草、天井、花窗、红木柜,在巷子里走一走,身上定会沾上江南味。

深藏不露的五卅路,总会带给你惊喜。印象中,原本体育场路很窄且店面错乱,如今今非昔比,又宽敞又明亮。巷子里新设了一个“幸福大院”,其中有健康器材,有怀旧的布置,亦有“幸福百宝箱”。全新亮相的乐益女子中学校,是五卅路的红色地标之一。

五卅路上车流不息,历经风雨,斑驳的历史痕迹是岁月留下的宝藏。一个精心布局的新五卅正在启程。

下一站,从葑门到天赐庄。先经过十全街东侧,街边是一家家美甲造型和眼镜店,夹杂着玉雕工作室、服装店以及面馆、时令水果铺。路过振华中学,过马路,进入百步街。百步街的一侧墙面上,宣传着玉雕、苏灯、缂丝等技艺。接着拐进忠信桥巷子,没错,这条巷子以桥命名。巷内可见居民晾晒的被子衣物,人们在河边垂钓多么自在闲适。望星桥南堍有一排粉刷一新的低矮老房,快走到头的时候,还有一栋颇有年代感的老屋,只见栏杆和门窗受风吹日晒已褪了色、脱了皮。记得以前经过这里时,还曾逛过一家个性化的手办店,如今已不见了踪影。

走到路口往右转,来到十梓街的后半段。这里一如从前,分布着文印、快餐、维修和快递站等小店。店门前的几只八哥还一个劲地“说话”,好似欢迎人们到此一游。径直往东走,我心里产生疑问:似乎看不到天赐庄这个名字哇。天赐庄到底在哪里?其实,它的遗址就在今天的苏州大学本部。天赐庄里有三洋,即洋学堂、洋医院、洋教堂。十梓街18号是圣约翰教堂旧址,再往前新开了创客公寓和众创空间。一旁还存有一块博习医院旧址的石碑,扫一扫墙上的二维码,还能开启“智慧古城微旅行”。这一古城中西文化交汇地,也在悄然发生着变革。

老街重构,越夜越嗨

从天赐庄往西,走回头路,绕过一河之隔的盛家带。33号顾宅,建于清中期,现存两路五进。穿过这条法治文化特色巷子,便回到网红打卡点十全街。

此时已近晚上六点,街上的人群陆续多了起来。最近,十全街确实热闹。层出不穷的网红美食,生生不息的潮流新业态,随处可见的公共展厅,吸引年轻人目光。夜晚,咖啡店门口的户外音乐会演出火热开场。伴随音乐,潮流市集也引来众人围观。据悉,十全街区“缤纷四季”夜经济潮流消费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

老街在焕发新生,生活肌理在重构,依恋古城、留在古城的年轻群体越来越多。

猜你喜欢
沧浪亭逃离文庙
沧浪亭
寻幽沧浪亭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祭如在”与文庙祭祀
云南文庙介绍
——巍山文庙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文庙开笔大典
高房价逼韩国人“逃离”首尔
中国商人正在“逃离”迪拜(海外日记)
年轻人“逃离”心态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