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个结合”做实军官政治考察

2023-08-31 05:30李游游
政工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五个结合干部考核

李游游 郭 腾

习主席在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深刻强调,“做好忠诚度鉴别和政治考察工作,确保培养和使用的人才政治上绝对过硬”。贯彻军队好干部标准,做好军官选拔任用工作,必须充分认清政治考察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的责任意识和行动自觉。从实践看,军官政治考察是个老话题,也是个新课题,各级认识逐步加深、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考察方法简单化、形式化,考察结果“分辨率”不高、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严把政治关这个首要之关,推动政治考察走深走实。

坚持正向察与反向察相结合。组织政治考察,首先要解决“考什么”的问题。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贯彻好习主席提出的“五看”,即“看政治忠诚、看政治定力、看政治担当、看政治能力、看政治自律”;从执行层面看,关键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细化评价标准,让政治考察成为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操作。具体讲,在政治忠诚上,正面应主要看能否全面、绝对、无条件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折不扣贯彻上级决策意图,做表里如一的“老实人”;反面要重点察有无阳奉阴违,当面高调表态、背后妄议诋毁,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伪忠诚”。在政治定力上,正面应主要看面对情势变化能否不畏浮云、洞察本质,任凭风浪、初心笃定,做立场坚定的“守夜人”;反面要重点察有无左右摇摆、立场不稳,是见风使舵、善搞投机的“墙头草”。在政治担当上,正面应主要看面对矛盾困难、风险挑战能否迎难而上、勇于负责、敢于斗争,做扛旗担重的“铁肩膀”;反面要重点察有无逃避退缩、搪塞推诿,患畏首畏尾、明哲保身的“软骨病”。在政治能力上,正面应主要看能否心怀“国之大者”,注重从政治和全局高度观察处理问题,善于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反面要重点察有无站位不高、政治麻痹,是方向不明、是非不分的“糊涂虫”。在政治自律上,正面应主要看能否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做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带头人”;反面要重点察有无纪律观念松弛、规矩意识淡薄,是目中无人、心中无畏、存在“七个有之”情况的“两面派”。

坚持看一贯与看关键相结合。政治素养属于人的内在品行,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多面性、动态性等特点,这决定了政治考察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必须把日常了解和集中考察统一起来,深耕细作、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注重融入日常工作看一贯表现。要把政治考察作为平时考核的重中之重,嵌入日常工作、战备执勤、教育培训、组织生活、检查调研、谈心谈话等各方面,坚持跟踪式了解、长周期考察,在思想碰撞中感受干部的政治站位和眼界格局,在履职尽责中观察干部的政治态度和担当精神,在群众口碑中印证干部的政治底色和品格情怀,在点滴细节中体察干部的政治觉悟和规矩意识。要注重聚焦重大考验看关键时刻表现。干部在重大考验、关键时刻的临机反应特别是政治表现,是其政治素养的集中、放大体现。政治工作部门要主动融入大项工作用好“放大镜”,采取突击式、伴随式、检验式等多种方式深入组织考察,看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否保持头脑清醒、站稳政治立场,看干部面临进退去留或利益抉择能否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看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能否坚守政治定力、勇于攻坚克难,看干部面对歪风邪气能否发扬斗争精神、敢于亮剑发声。

坚持多措考与综合评相结合。组织干部考核,考与评相伴相生、互为补充。推动政治考察走深走实,必须树立考评结合的理念,解决好考察方式简单化、结果评定浅表化的问题。考核方式要坚持多措并举。采取谈、测、考、察、核、访“六步法”,实施综合式、立体化考察。谈,就是要结合工作调研、谈心教育、组织生活、集中考核,与接触干部最直接、最频繁的人群广泛谈话,深入了解干部的政治立场、态度表现;测,就是要结合年度或专项考核组织民主测评,对照政治考察具体标准,从正反两方面听取群众对干部政治素养的评价意见;考,就是要采取面谈答辩方式,通过设问、反问、追问,直观感受干部的政治意识、认知水平;察,就是要在干部执行专项任务中进行伴随考察,通过听其言、观其行,纪实了解干部在关键时刻的政治态度、临机反映;核,就是要采取个人有关事项查核、廉政审核、网上行为核查、政治性问题审核、国家安全背景审查等手段,加强全面审核把关,对若明若暗、反映集中的问题深入核查,确保托底;访,就是要深入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延伸访察,多方体察印证干部的政治表现、廉洁自律和群众反映。结果评定要注重综合研判。对考核考察中获取的情况素材,要加强复盘总结、分类筛选、综合分析,力求为干部精准“画像”。要注重以事察人,不搞雾里看花、主观臆断,一切凭事实说话,善于运用日常工作和关键时刻的鲜活事例分析评判干部的政治表现;要注重理性分析,不简单看表面现象,加强对各类情况的深度加工,去粗取细、去伪存真,通过“交换、比较、反复”,不断修正认识、洞察本质;要注重动态比较,不以一时一事妄下定论,坚持长期跟踪了解、多方比较印证,在发展变化中把握干部的政治素养;要注重数据支撑,坚持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各类情况数据的整合利用,通过统计分析、深度挖掘,在海量数据中洞察干部的政治取向。

坚持强内功与聚合力相结合。政治考察的专业性、复杂性、广泛性、关联性都很强,要求政治工作部门既要聚焦主责主业、练好内功,也要着眼综合提效、多方借力。要加强政治考察队伍自身建设。打铁必须自身硬。必须按照高素质专业化要求,建设用好政治考察人员库。要注重优化结构,广泛吸收各专业领域业务骨干参加考察工作,扩大覆盖面,增强专业性;要开展系统培训,对入库人员定期开展培训,重点抓好政治能力训练、政策法规学习、考核业务培训、纪律警示教育,着力提升工作人员考核实操、应急应变特别是从政治上识人辨人的能力水平;要加强动态调整,对入库人员加强跟踪了解、全程督导,强化政治审核把关,及时将不适宜参加政治考察的干部调整出库,确保考察队伍政治强、素质高、作风正。要健全跨部门联合甄别机制。建立与组织、纪检、保卫、保密、审计等的跨部门沟通联络机制,收集干部的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党性分析材料、个人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参加重大任务组织鉴定、违规违纪处分结论、信访举报线索等,逐人建立政治考察档案,全面掌握干部的工作表现、廉洁自律、对外交往等情况,定期开展多部门分析研判、甄别会商,对有不同意见、发现疑点的深入调查核实,为精准识别干部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精准考与刚性用相结合。考因用而存,用以考为基。增强政治考察生命力,必须在科学考察基础上建立完备的结果应用机制,发挥好“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要树立鲜明导向。就是要强化“政治首关”责任,坚持把政治考察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奖优罚劣的首要依据,重点培养、优先选拔政治过硬、托底可靠、经得起考验的干部,对考察发现口是心非、立场摇摆、经不起风浪的干部要“一票否决”,问题严重的要及时采取调离岗位、免职、退役等方式作出处理。要融入教育管理。坚持以考促教、以考促管、以考促建,通过开展政治考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自觉把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考察中发现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要借助谈心谈话、组织生活等时机组织反馈,及时提醒纠偏、咬耳扯袖,防患于未然。要注重容错纠错。政治考察不同于一般性质考察,考察结果高度敏感,在结果评判中既要坚持实事求是,又要做到不随意上纲上线,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容错纠错机制,尤其是对考察中发现诬告、诽谤、陷害等情况对干部造成不良影响的,党组织要在深入调查核实基础上,及时为干部澄清正名,敢于为干部撑腰鼓劲,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猜你喜欢
五个结合干部考核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学生作文评价教学改革初探
语文教学重视生活实践的 “五个结合”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应注重“五个结合”
家庭年终考核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