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钱的日本人,实现提前退休

2023-08-31 23:50王悦
看世界 2023年16期
关键词:省钱年轻人日本

王悦

日本职场剧《我,到点下班》剧照

经历了“失落的30年”,日本人常常给人“会省钱”的印象。

有70多岁的省钱达人在电视上教人怎样持续40年每天只花1000日元(约50元人民币),也有30岁的妈妈为了养活一家五口,每天冲泡蛋白粉当早餐,还有从小失去母亲的男子,琢磨出省钱料理将弟弟抚养成人。

今年6月,还有一位日本网友晒出只有白饭、腌梅干和玉子烧的晚餐,宣称自己即将靠省下来的钱成为“亿万富翁”。

日本人不花钱的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令日本政府和学者们头痛的问题,有学者还发明了“低欲望社会”一词来描述这一日本特有的现象。

这些日本人省钱并不一定真的是因为贫穷。“失落的30年”已经刻在了日本人的记忆深处,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等结构性问题也让日本人对未来抱着悲观的想象。尽管日本自去年以来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但要改变日本人的通缩心态恐怕没那么容易。

省出一个亿万富翁

6月底,一位名为“绝对会辞职的人”的日本网友在社交网站秀出自己的晚餐,餐桌上只有白米飯、一颗腌梅干和一块玉子烧。任何人见了这样寒酸的晚餐想必都会担忧这个人的经济状况。但这位网友表示,自己靠着这样的饮食,在20多年里存下了9300万日元(约人民币466.8万元)的存款。

在他的推特账号上,可以看到“绝对会辞职的人”过这样节衣缩食的生活已非一日。刚开始省钱的时候,他还会自己做点意大利面和蛋包饭。后来,肉和鱼就变成一个月只吃两三次的珍品。难得吃一次的肉和鱼也往往是用优惠券免费换来的。大部分时候,他都靠快要过期的豆腐、纳豆、牛奶补充蛋白质。

有网友担心他的营养均衡,“绝对会辞职的人”则表示自己晚餐种类很多,包括豆芽菜、味噌汤、蔬果汁等。他甚至认为自己简单、清淡的饮食比大鱼大肉更健康,公司每年安排的体检都没有发现身体有任何问题。

今年6月底的一天,他炫耀自己“五菜一汤”配牛奶的豪华套餐。所谓五菜,其实是豆腐、纳豆、鸡蛋、芝士一次上齐,还有一菜竟是综合维生素。尽管如此,他依然十分快活,并且炫耀自己吃得像“富裕阶层”。

不仅省吃,该网友还以匪夷所思的方式省用,能用自然高温烤熟的食物,绝不用电。

所谓五菜,其实是豆腐、纳豆、鸡蛋、芝士一次上齐,还有一菜竟是综合维生素。

“绝对会辞职的人”在社交网站上秀出的晚餐

7月高温侵袭日本,“绝对会辞职的人”还试验,将土豆和红薯放在汽车挡风玻璃下,看能不能被烈日烤熟。试验失败后,他还总结教训,将土豆和红薯切成一半,用铝箔纸包起来,并且把曝晒时间从3小时延长到5小时。

“绝对会辞职的人”如此省吃俭用,是为了实现名为“FIRE”的目标。

FIRE是“财富自由,提前退休”的缩写,这是一种2020年后在年轻人中流行的理财观念,也就是尽量省钱用于投资,以便能够提早退休。投资的回报用来支持退休以后的生活。

对于那些没有投资技能的人,省,是最笨拙,也是最实在的实现FIRE的途径。

“绝对会辞职的人”正是如此,他坦言,自己对投资没有天赋,从炒股票赚的钱只有数万日元,因此他只能靠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开支来储蓄。他预期今年就能达成1亿日元(约人民币500万元)的储蓄目标,这样,他就会比预定的50岁提早5年过上退休生活。

人生剧本

你可能会想,这样坚持粗茶淡饭一定需要过人的毅力。但在当事人看来,更大的动力,是如何逃离黑心企业。

在“黑心企业”上班,给他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已经远远超过了节俭的生活。他努力存钱,就是为了能够及早摆脱公司,过上自由的生活。

“绝对会辞职的人”为自己制订了一共九集的“人生剧本”,大结局是“光明”的FIRE。剧本的前几集都灰暗无比,一切都从“我入职了黑心企业”开始。

“绝对会辞职的人”在社交媒体发出的漫画

他大学毕业时,日本正值“就业冰河期”,能够被一家较大的公司录取,让他心怀感激。但等待他的,是“血汗工厂”无穷无尽的压榨。他不得不每天早上6点起床,早早到公司给30多位“前辈”擦桌子、倒垃圾、泡茶。公司虽然表面规定下午5点下班,但是潜在的加班文化迫使他每天要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才能离开。

除了分享自己每天的极简饮食,“绝对会辞职的人”在社交账号上张贴最多的,是衣衫褴褛的奴隶推磨的漫画形象。他认为自己的打工生活,堪比古代的酷刑,甚至把自己人生剧本的第四集命名为“要有上吊的觉悟”。如今的他,则认为自己已经行走在“通往1亿元的小道”,即将进入“奴隶的反击”。

事实上,省吃俭用的生活,“绝对会辞职的人”如此过了20年。

他不结婚、不生子,不然以普通的收入,根本不可能存得了钱。实施FIER计划后,他给自己开了个单独的账户,只存360万日元(约18万元人民币),每年的开销,不能超过这个数。

即将成为“亿万富翁”之际,他在日本火了,登上了推特、雅虎等平台的热搜榜,还参加了电视节目。

而他这样的案例,在日本媒体中,可谓屡见不鲜。

2021年,日本电视媒体就曾经报道过一位达到FIRE目标的57岁大叔。这位大叔名叫坂口一真,他在6年前存够了1亿日元(那时约610万元人民币),于是辞职回家。相较于在外租房的“绝对会辞职的人”,坂口在神奈川还有一套还完贷款的大房子。

坂口工作时的年收入约450万日元(不到30万元人民币),仅略高于436万日元的平均收入。坂口也有自己的省钱之道。他身上的T恤穿了20多年,家里的冰箱也空空如也,每次购物只买能很快吃完的食物。他用的手机还是2007年发售的诺基亚。坂口把每月的生活费控制在10万日元(那时人民币6000多元)以内,一年能够存下220万日元。他用了30多年达到1亿日元储蓄的目标。

坂口本身物质欲望就很低,整个存钱达到财务自由的过程让他乐在其中。退休后的坂口,大部分时间都在当志愿者,偶尔还会出门旅游。闲暇的时候,他还会带着自己喜欢的七轮炭炉,去公园烤东西吃。

“低欲望社会”遇上通胀

日本人对省钱的执着,对于政府来说,是个头疼的事情。

日本人不花钱的现象,被日本新自由学派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形容为“低欲望社会”。

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讲述日本年轻人的职场困境

2023年3月13日,日本东京的上班族

“低欲望”现象,在“80后”“90后”日本人身上尤为明显。

在2015年出版的《低欲望社会》中,大前对日本社会的描绘是:人口减少、超高龄化,而且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国民持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企业也有大量资金储备,却不能有效运用。最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公共投资都无法提升消费者信心、振兴国民经济。大前指出,“日本人对于低成长的社会已经非常习惯了”,而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奉行的“安倍经济学”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低欲望社会”的问题。

“低欲望”现象,在“80后”“90后”日本人身上尤为明显。这一代人出生前后赶上了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他们的成长期经历了“失去的10年”“失去的20年”。当他们走向社会时,又遭遇“就业冰河期”,收入也不高,于是对未来心怀茫然。

安倍政府从2012年开始推行的“安倍经济学”旨在提高企业利润,增加日本资本的获利率,但对于打工的年轻人来说却是雪上加霜。从2013年到2018年,日本企业获利增长了1倍,然而同期劳工的实质收入却逐年减少。如今的日本工人必须多投入11%的工时,才能赚到与20年前相当的实质工资。

有统计表明,日本有多达450万全职工人在下班之后要从事第二份工作,每周兼职工作的时间长达6-14小时,甚至有人达到30-40小时。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年轻人认为,上班不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梯,而是需要尽早摆脱的炼狱。

自1990年代以来的通货紧缩抑制了日本的消费和投资,日本政府也想尽一切办法恢复通胀,包括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但是政府的努力几乎从未引起年轻人的兴趣,也没能恢复年轻人对日本经济的信心。

不过,近期日本似乎有机会摆脱通货紧缩的噩梦。2022年以来,全球通胀攀升。今年4月份核心CPI飙升至42年来的新高4.1%,5月核心CPI同比上升3.2%。但日本厚生劳动省6月初公布的统计结果則显示,在持续通胀下,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4月日本实际工资收入同比下降3.0%,会连续13个月同比减少。

由于工资涨幅远不及物价涨幅,日本有媒体和专家担忧,家庭购买力会受到抑制,消费会陷入停滞,从而拖累日本经济复苏。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结构性因素还将长期存在,年轻人的“通缩心态”恐怕很难转变。奉行FIRE的“绝对会辞职”一族也恐怕会持续存在。毕竟过去30年来,日本也曾经有数次显现出走出通缩的迹象,但最终证明只是短暂的回温。

特约编辑姜雯 jw@nfcmag.com

猜你喜欢
省钱年轻人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探寻日本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省钱妙招——讨价还价
《黄金时代》日本版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成效:省钱省时提效
“爱省钱”的超级富豪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