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扬州画派”对现今中国画创新的启示

2023-09-01 05:24朱肖肖
书画世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启发创新融合

朱肖肖

关键词:创新;启发;融合

一、“扬州画派”形成原因和艺术特点

(一)形成原因

“扬州画派”出现于清代中叶的扬州,代表人物有郑燮、金农、罗聘等。“扬州画派”亦称“扬州八怪”,“八怪”并不单指八个人而是一群人。“扬州画派”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优越

扬州是古“九州”之一,位于江苏中部长江以北,位于我国南北之中,又有运河、淮河及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极为便利。这样的地理位置为当时文人画家的聚集提供了可能。

2.经贸繁荣

清中期是清朝统治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达,沿海出现许多富裕的城市,在这个背景下扬州盐业进入鼎盛时期。各地的盐商聚集于扬州,这就更加激发了城市活力,进而为各地文人画家聚集扬州提供了较好的生活和创作条件。

3.政策宽松和自由

清朝初期的政策逐渐放宽,清政府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减少,为清代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提供了条件,也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清中期文化具有集大成特色,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支撑

清中期,中国传统文化在各方面逐渐趋于成熟,传统学术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各民族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使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这也使传统文化更加包罗万象和丰富多彩,呈现出勃勃生机。清中期的学者们,特别是乾嘉学派的学者为总结传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在儒家经典整理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清中期传统文化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一方面因高度发达而逐渐呈现出僵滞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而又再次酝酿着发展与创新。这一特点对晚清乃至以后的传统文化走向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文人的社会价值观等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促进了人们对自我的再认识。思想的解放也使当时的扬州画家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观察视角。

5.艺术市场的繁荣使商与士两个阶层关系密切,促进了文人情趣式创作理念的革新

富裕的盐商们拥有相当多的财富之后,为了装点门庭及弥补自身文化修养的不足而购买书画并结交文人画家,更热衷于对书画的收藏和对艺术家的资助,因而在扬州形成对艺术品的强大购买力。有民谚曰:“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扬州富商的收藏热情直接促进了扬州一带书画市场的发展,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大量画家来到扬州。

这就不难看出,“扬州画派”的形成与政治环境、经济政策、文化发展、地理优势、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艺术市场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扬州商品经济的发展及绘画的商品化,就没有“扬州画派”。“扬州画派”画家主张“推陈出新”。文人画自唐发展到清代,创作思维僵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扬州画派”应运而生,其画家群体多受石涛“我自用我法”的主张影响,立志要创作出“无古无今之画”。

(二)艺术特色

1.题材拙雅淳朴

虽然“扬州画派”的绘画仍属于文人画的范畴,但是扩大了绘画题材,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蔬菜瓜果,赋予寻常事物以新的意境。如“扬州画派”的金农就多以平常果蔬为题材。他著名画作《蔬果图》意境幽远,水墨交融之间流露出田园情趣。

2.构图出巧

“扬州画派”出现以前的绘画讲究构图的均衡,讲究画面的留白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而“扬州画派”一改前人的构图形式,多用截断式构图,给观者以不拘绳墨之感,构图常常疏密有致,给观者极大的视觉享受。

3.以书入画

“扬州画派”在继承前人“以书入画”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自己对书画的理解,使书画完美结合。如郑燮的绘画题材多为兰、竹、石,他将书法的笔法融入画中,用简练的笔锋生动地表现出竹枝的弹性与生机,墨色淋漓,浓淡、干湿结合,画出竹子的滋润、清瘦感。其画兰用焦墨,以草书之法绘之。正所谓“板桥写兰如写字,秀葉疏花见姿致”[1]14。

4.诗、书、画、印结合

中国画又有“丹青”之称,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扬州画派”跳出了单纯以诗就画的窠臼,在诗境中开拓画境,以画意传达诗情,做到诗画相得益彰。“扬州画派”在做到诗、书、画融合时,也没有忽视对印章的追求。“扬州画派”的印章种类繁多,印文也别具一格,在画中实现诗、书、画、印的完美融合。

5.雅俗共赏

“扬州画派”之前的画家持一种避世的态度,绘画于他们而言是一种高雅的笔墨游戏。“扬州画派”的画家打破了这种观念,他们走出山林,将绘画艺术与民间趣味相结合。“扬州画派”的出现影响深远,绘画创作有了世俗化倾向,对后世影响极大。

二、具体案例分析

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祖籍苏州。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在书画、文学上有突出贡献。郑燮于乾隆年间中进士,罢官后客居扬州,卖画为生,为“扬州画派”代表人物之一。其绘画题材多集中于兰、竹、石,自云“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为四美也”[2]。其主要书画作品有《修竹新篁图》《兰竹芳馨图》《清光留照图》《甘谷菊泉图》等。

郑燮的艺术成就主要集中在诗、书、画、印四个方面。他在画卷上题诗、钤印,整幅画有一种清新淡雅的美感。如郑板桥在《题竹石》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这幅画中,郑板桥的艺术成就得到了集中呈现。

郑板桥的艺术特征为“以少胜多”“以新胜旧”,在绘画实践中追求形式与技法并存,既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又表现出强烈的革新精神。其绘画风格劲健,自然真实。板桥的美学思想可概括为三点。一是以造化为师,以自然万物为创作对象。早在唐朝,张璪就说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人对自然有着独特的认识,郑板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的绘画多以生活中的景物为题材。他热爱观察生活,关注其中的细节。二是要从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郑板桥通常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他的绘画,尤其是兰竹绘画中。三是画要有生气。这里的“生气”指的是不能死板,不能照搬照抄,而要有自己的体会,这样呈现于画面的物象才能有生命力。

三、以郑燮为代表的“扬州画派”画家的艺术创作对当下中国画创新的启示

(一)要培养创新意识

在“ 扬州画派” 出现之前,画坛正被“四王”追随者“娄东派”“虞山派”等把持。从历史上看,开宗立派的鼻祖几乎少有被追随者超过的,这些后继者只是对前人循规蹈矩。而“扬州画派”另辟蹊径,不循旧路,冲破了画坛刻板保守的风气,也突破了旧文人画只观照自我内心的局限,给画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画风。“扬州画派”画家关心民生,体恤民苦,把艺术与老百姓的疾苦联系在一起,做出了前辈画家未涉及的事情。

(二)在继承中创新

“扬州画派”画家立足于中国画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谈创新。对于学习古人,“扬州画派”画家多是进行取长补短的扬弃式学习。郑板桥主张对传统不要一味地模仿,他主张“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画家个人必须按照自己的个性对古人艺术进行取舍。在现今的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应该保持一种“出位之思”,即在不失去自身特色的同时,将其他媒介的优点融入绘画,以求创新。

(三)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对生活有真实情感

郑燮为了深入揣摩竹子的特点,他在自己家门口种了许多竹子。夏天,他在竹林中放了一张小榻,卧看新篁初放,体会绿荫给人的凉意;秋冬之际,他用竹竿做成窗棂,糊上匀薄、洁白的纸,于风和日暖时,仔细观察映在窗纸上的竹影零乱的天然图画。风中雨中,倾听它的声音;日中月中,观看它的影子;诗中酒中,对它抒发感情;闲中闷中,以它作为伴侣。板桥自云:“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1]15由于他熟悉、了解不同季节、时辰竹的生长规律和各种形态,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发现并捕捉到竹子千姿百态的形象,为其艺术创作打下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图1、图2)

参考文献

[1]周积寅. 郑板桥书画艺术[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闻世震. 郑板桥题画诗文赏析[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259.

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

猜你喜欢
启发创新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