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2023-09-03 18:55刘媛媛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9期
关键词:智化数智财会

张 烨 刘媛媛

(作者单位:1.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衡水市卫生健康委药具管理中心)

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不断推动着财务数智化转型。财务大数据和财务机器人等的应用对传统财务工作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财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

数智技术变革下财务管理岗位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经济管理综合基础知识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还要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数据和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技术实现企业财务流程自动化。

财务管理人才岗位需求的深刻变革必然对财务管理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但现有财务管理教育没有跟上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步伐,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发生错配。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主力,必须主动顺应数智化时代的社会变革,积极响应国家新文科建设的号召,及时关注当下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了解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上与企业需求接轨,切实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1]。

通过对河北省财务管理人才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详细调查,剖析当前正在实施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高校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从而针对性地为河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措施,以期能够为数智化转型的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

一、河北省财务管理人才供需两侧调查情况

(一)河北省财务管理人才需求侧调查情况

考虑到河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所调查企业重点放在河北省,覆盖11 个地级市,同时兼顾北京市和天津市。以学校修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为契机,对89 家企业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对财务人才的需求,同时分析了正保网中网对202 家企业的调研数据。

1.会计信息系统的普遍应用,有利于数智化技术应用开展

通过查看正保网中网对企业在会计、财务工作中采用信息系统或者组织模式的调研数据,可知37%的企业采用网络版会计信息系统,30%的企业采用单机版会计信息系统,23%的企业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只有10%的企业采用传统手工做账或代理记账。RPA 技术应用需要建立在系统平台上,通过调研数据可以发现大多数企业已采用了会计信息系统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就使得企业可以对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将其自动化,这样财务人员就能够节省出大量时间来从事更能创造价值的工作,从而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降低财务管理的风险。

2.企业看重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人际沟通能力和数智技术应用能力

学校对89 家企业的调研数据中,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所需的能力中,人际沟通能力占比最高,达66.67%;其次是财务分析能力,占64.97%;然后是政策解读能力、税务筹划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分别占比55.56%、38.46%和37.61%。在正保网中网对202 家企业的财会类专业新入职高校毕业生存在问题的调研数据中,专业知识不扎实占64.85%,沟通能力差占41.09%,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较差占33.66%。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企业除了关注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外,更关注财会人员在财会工作岗位上的沟通能力。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是财务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由于数智技术不断发展,企业也越来越关注财务人员的数智技术的应用能力,尤其是数据分析与数据应用能力(占比70.30%)、云平台电子工具应用能力(占比63.86%)和智能财务工具应用能力(占比60.4%)。

3.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高

通过对学校的调研,企业要求财务人员最需要的专业素质中,诚实守信占比83.76%,敬业精神占比72.65%,团队协作占比71.79%。正保网中网调研会计类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占比较高的是责任心强、廉洁守法、保密意识、细心严谨、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由于财务岗位的特殊性,企业越来越重视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尤其关注其是否具有诚实守信、廉洁守法和保密意识等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的财务人员,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企业和贡献社会[2]。

(二)河北省财务管理人才供给侧调查情况

学校本次调查的高校是河北省的28 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入了解其开设会计或财务管理专业的具体情况。

1.高校日益重视数智化技术,积极调整财会类专业发展方向

学校调查财务管理专业开设“大智云区”相关财务管理课程的必要性,数据显示17 家高校认为很有必要,10 家高校认为有一定必要。可见越来越多的高校日益重视数智化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正在进行或将进行财会类专业方向的创新,比如设立大数据财务方向、智能财务方向等。

2.紧跟数智时代步伐,对财会类课程体系进行重构

在对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进行调研时,84.43%的被调研者认为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业财融合、决策支持类知识的讲授,81.6%的被调研者认为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数据分析、智能应用、区块链等技术类融合课程。很多院校越来越重视数智化技术与财会的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已经开设了数智化相关财会课程。

3.财务管理专业进行数智化改革的阻力大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很重视数智化改革,迫切进行改革,也尝试进行数智技术与财务融合课程的重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确实面临着很大阻力,78.77%的被调查者认为课程体系不成熟,需要探讨新增技术类内容与财会类内容的课程组合方式;67.92%的被调查者认为课程资源有欠缺,需要研究开发教材、课程资源,并研究新内容的教学方式;61.32%的被调查者认为师资能力不具备,需要培训学习后才可胜任;43.40%的被调查者认为课程内容无标准,需要研究每一门技术融合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设计。

二、河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一)高校培养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

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调查数据来看,企业虽然很看重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但也很看重人际沟通能力和数智技术应用能力,虽然高校也在努力增加一些数智技术融合课程,但是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并不能在实践中直接应用。企业需要的财务人员除了有较强的专业水平之外,为适应更加综合性、智能化的财务工作,更应该具有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3]。企业财务部门的人员只有与其他部门人员更好地沟通交流,才能够让财务工作顺利开展。

从调查数据也可以看出,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较高。随着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信息安全成为财务领域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信息的泄露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财会专业人才每天接触企业大量的信息,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各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和信息安全教育明显不足,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只是部分课程的一章,往往不作为课程的重点内容;信息安全教育在财会专业课程中更是寥寥无几,这样培养出的财会人才步入工作岗位后,由于认识不足,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做出一些不利于企业和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师资力量薄弱

数智时代对于学生的培养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相应的师资队伍跟上发展步伐。现在各高校急需一批既懂财会又懂数智技能的融合交叉的复合型教师,这对教师所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一些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没有系统的体系和培养标准,也没有明确的激励机制,这样就很难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很多教师在财务领域深入研究很多年,对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这些新的领域会有排斥心理。究其原因,一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入门比较难;二是在目前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没有相应的激励,自身动力不足,不想涉足新的领域学习新的知识[4]。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原有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高校在培养过程中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加以完善,在传统的课程基础上加入一些数智化方面的课程。需要考虑的是,应该加入哪些数智化课程,在加入时,如何保证加入的数智化课程与原有的传统课程能有效衔接。另外,数智化实践性课程急需创新和转型,学生虽然能够根据课程学习到一些数智技术的知识和简单操作,但是学到的只是皮毛,不能够将所学运用到企业的实践中,不能够满足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需要。

(四)产教融合不深入

不管是院校还是企业,都是立足于自身开展的产教融合,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普遍问题。对于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的企业来说,更多关注收益,但是产教融合短期收益较低,致使企业热情不高。对于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的高校来说,由于经费、声誉、师资、科研、政策等方面的劣势,在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上述企业和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专业预见性不够,缺乏结合所在区域的整体性规划和全局性建设,难以形成持续的、科学的产教融合机制,并且这种各自为政的状况也造成投入资源的浪费。

三、数智化时代河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与完善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会计学专业)》作为基本原则,以立德树人为使命,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重培养综合素质高、整体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体验丰富、具有创新思维的管理型财务人才。数智化时代,高校需要将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塑,以期能够为数智化转型的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5]。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可从外部引进既懂财务又懂数智化技术的高水平教师,弥补现有师资力量的不足,形成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其次,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这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和基础。在日常工作中,高校可以聘请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专家对教师队伍进行智能化的课程培训,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财务融合在一起,建立相应的师资激励机制,鼓励每位教师参与培训,共同学习成长。再次,教师还应定期到企业学习,进行财务工作实操练习,了解智能财务的整个运营过程,每位教师进行轮岗学习,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保证知识的新鲜度。最后,高校要大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财会交叉融合的教育和科学研究,加快培育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产出财务与数智化相结合的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和教育研究成果,促进师资教学与科研学术能力的交互发展,切实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

(三)完善课程体系,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首先,课程体系的完善应符合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设立的课程应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等。根据该学科所培养财务人才的方向,设立具体的专业课程,进而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其次,课程内容要贴近经济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经济环境和商业逻辑,讲深讲透基本原理,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具体来说,高校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培养管理型财务人才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加快财会类专业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更新课程内容。再次,课程教学重构的主要任务在于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将学校教学资源与企业实践资源紧密对接,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结合,改变单向知识传授模式,借助“大智移云”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立体化、可视化、实务化、智能化的课程教学,实时再现以更好地学习为目的而设计的教学环节和场景,提供培养财务人才的必要条件,逐步构建“讲授教学+案例教学+项目研发”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四)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高校通过积极与各行业已实现高度信息化、数智化变革的企业共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通过学生进企业参访、实习实践等形式,将课堂搬到企业中,由企业资深经理人、行业领导者在企业内部针对真实企业环境和运营情况开展全真实景教学。高校还可以聘请财务领域精英担任企业导师进入学校,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实务讲座,企业导师通过分享财务工作实践经验,讲述数智化财务实践场景,给学生提供近距离与行业领导者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从实务视角为学生解读数智化时代企业财务如何“危”中寻“机”,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业务洞察力和职业发展能力[6]。

猜你喜欢
智化数智财会
路安炎:按下中国造纸业“数智转型”启动键
叉车数智化安全管理模式初探
电子证照重构山西道路数智化体系
数智时代教练员的数字素养:概念内涵、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径
网安天下担使命数智引领向未来"双引擎"驱动现代警务创新人才培养(计信系摄影报道)
乡乡镇镇通5G”建设助力山西“数智”转型
沙冒智化的诗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沙冒智化的诗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