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生物农药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田间药效及安全性评价

2023-09-04 11:45马明敏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3年7期
关键词:蜡质颗粒剂生物农药

马明敏,李 凡,史 东

(滨州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滨州 256600)

番茄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在我国番茄种植分布广泛,一直采用日光温室、塑料棚和露地栽培等3种方式,一年四季均有栽培[1]。按照栽培方式和收获季节不同,主要划分为5个种植区域,分别为黄淮海及环渤海设施生产区域、北部高纬度夏秋生产区域、长江流域早春生产区域、西南冬季生产区域和华南番茄生产区域。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产业扶贫事业的大力推进,番茄作为高收益蔬菜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主产区种植户的主要经济来源[2-3]。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类专性植物寄生病原线虫,寄生在植物根系处,其寄主范围广泛,多达5 500多种,在一些重要的蔬菜如番茄、黄瓜、菠菜以及一些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的作物上均有发生[4-6]。根结线虫可使植物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球状根瘤,水分和养料的运输受阻,导致其叶片发黄、植株矮化等问题。随着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尤其设施栽培番茄占比不断提高,同时番茄复种指数不断增加,重茬现象严重,根结线虫的危害日趋严重,其病害发生地番茄产量损失达30%~50%,严重地块甚至70%[7],种植户对根结线虫的防治需求十分迫切性。生产实际中根结线虫的防治方式主要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其中化学防治仍是最普遍的防治方式,但由于其高毒、高污染等特性,部分化学药剂开始被禁用或者限制使用,同时随着国家出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方案[8-9],毒性低、残留少、环境兼容性好的生物农药越来越受重视,市场对于生物农药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缺口逐渐扩大,亟待增加安全有效的生物农药产品。

本研究开展了10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和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2种生物农药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评价2种药剂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效及作物安全性提供数据支撑,并指导种植户科学选药、合理用药,有效控制番茄根结线虫的为害。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防治对象:根结线虫。

供试品种:金鹏8号、普罗旺斯、罗拉、一点红、金鹏1号、瑞珍番茄和天正粉奥4个主栽品种。

试验场地:重庆市北培区东阳镇蔬菜基地;河南省新郑市民升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安徽省萧县龙城镇;湖南省长沙县春华试验基地。

1.2 试验药剂 10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10%噻唑膦颗粒剂 。

1.3 试验方法

1.3.1 作物安全性试验 按照《农药对作物安全性评价准则第1部分:杀菌剂和杀虫剂对作物安全性评价室内试验方法》(NY/T 1965.1-2010)要求,10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设置2 000、4 000、8 000 g/667 m23个剂量处理,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设置6.7、13.4、26.8 mL/667 m23个剂量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处理,共7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每盆1株番茄植株,每个重复8盆。将处理后的番茄植株放置在环境条件为温度25±1℃、湿度为80%的玻璃温室内培养(光暗比为12 h∶12 h)。根据需要定量浇水,观察试验结果。药后第3 d调查番茄受害情况,并记录番茄有无变色、坏死和萎蔫、畸形等药害症状,并进行相应的药害程度描述。药后第21 d调查番茄生长和受害情况,并记录番茄有无生长发育延缓和畸形等药害症状,并进行相应的药害程度描述,测量株高,计算生长速率及其抑制率。

1.3.2 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在温室大棚内开展,小区面积为15~20 m2,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10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试验于番茄移栽前,拌土开沟撒施施药1次,用土量4 kg/667 m2。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试验于番茄移栽后,兑水稀释后灌根施药1次,用水量为750 L/667 m2,试验药剂处理浓度(表1)。

施药后不定期观察番茄生长情况,并于施药后60 d调查试验结果,以株为单位,每个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株,共25株。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计算病情指数、防治效果。根结线虫病情分级标准如:

0级:无根结(根系上无虫瘿);

1级:根系上有少量根结;

3级:三分之二根系上有虫瘿;

5级:根系上布满小虫瘿,并有次生虫瘿;

7级:根系形成根须团。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调查结果按下列公式进行统计。

式中: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作物安全性试验结果 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表2),10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2 000、4 000、8 000 g/667 m2)、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6.7、13.4、26.8 mL/667 m2)在田间最大推荐剂量的1、2、4倍剂量下,常规处理番茄植株,对3品种的番茄株高、生长速率以及生长速率抑制率无明显影响,且植株的叶片形态、叶色等性状也无差异。在试验中观察可知各处理均无药害症状出现。2种药剂对番茄的安全系数为4.0。

表2 10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和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对番茄安全性系数测定结果

2.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10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表3):1 500 g/667 m2处理下,4地防效为60.75%~66.30%;2 000 g/667 m2处理下,4地防效为66.80%~73.82%;2 500 g/667 m2处理下,4地防效为72.87%~81.72%;对照药剂10%噻唑膦颗粒剂1 333 g/667 m2处理下,4地防效为66.52%~72.85%。对照药剂的防效与试验药剂中剂量防效相当,较试验药剂高剂量防效低,且具有差异显著性。同时,试验药剂的防效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说明试验药剂对根结线虫活性十分稳定。

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表4):4 mL/667 m2处理下,4地防效为54.62%~73.01%;5.3 mL/667 m2处理下,4地防效为60.68%~76.93%;6.7 mL/667 m2处理下,4地防效为68.04%~80.74%;对照药剂10%噻唑膦颗粒剂1 333 g/667 m2处理下,4地防效为60.16%~77.28%。对照药剂的防效与试验药剂中剂量防效相当,较试验药剂高剂量防效低,且具有差异显著性。同时,试验药剂的防效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说明试验药剂对根结线虫活性十分稳定。

表4 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防治番茄跟根结线虫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根结线虫寄主广、危害重,每年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化学农药不仅用量大,对土壤造成污染,而且随着长时间的使用,抗药性问题也日渐突出[10-11],相较于传统化学农药防治的种种弊端,目前生物农药以其低毒、低残留、对环境无害和容易分解的优势,在绿色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应用生物农药也是促进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生物药剂防治根结线虫越来越受到关注,筛选并推广生物农药用于防治番茄根结线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属于内寄生性真菌,是一些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在低浓度时还能够促进植物根系与植株的生长。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是一种在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微生物,也同时具有促进作物的生长和防治根结线虫病等多种土传病害的功效。已有研究发现应用淡紫拟青霉和蜡质芽孢杆菌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番茄根结线虫的危害,而且能够促进植株生长,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12]。在本研究中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2 000~2 500 g制剂/667 m2处理下防效在75%左右,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5.3~6.7 mL制剂/667 m2处理下防效在70%左右,在田间推荐剂量下2种生物农药均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生产中推荐在番茄移栽前开沟撒施10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2 000~2 500 g制剂/667 m2或者在番茄移栽后灌根施用10亿CFU/mL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5.3~6.7 mL制剂/667 m2,施药1次,可有效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危害。

猜你喜欢
蜡质颗粒剂生物农药
大麦表皮蜡质组分及晶体结构的差异性分析
服用颗粒剂药品避免四误区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旗叶蜡质含量不同小麦近等基因系的抗旱性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
生物农药新亮点
饮片与免煎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