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剧舞台音响音效保障和艺术化提升的感想

2023-09-05 19:41张文光
戏剧之家 2023年17期
关键词:音声舞台艺术话筒

张文光

(山东省枣庄市艺术剧院 山东 枣庄 277100)

一、音声传播与音响器材

(一)时代回顾

当我们在剧场享受戏剧艺术时,当我们静心品味美妙演唱、欣赏舞台艺术时,是否会想到仅仅在不足百年之前、在尚无音响器材的历史阶段,人们如何更好地欣赏舞台演艺、乐队乐音以及其他音声传播?

今天看来,早在1905 年就首开纪录的第一部中国戏曲电影《定军山》以及同时期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精彩表演,如果能拥有音声同步该多么好啊!然而当时还没有相应的音响技术和设施器材,尽管舞台艺术及时进入银屏时代,却只能成为“无声默片”,因而留下深深遗憾也在所难免。

电影艺术诞生之初,银幕上只有人物及场景动态影像,看起来也非常生动真实,然而观众需要的音声传播不能同步实现,因为当时还没有音声传播技术,尚无相应的音响设备器材。好在无声默片时代留下的遗憾,后来被音响技术及音响器材的发明所填补。

早期以撂地摊演绎传承的戏剧杂技等艺术形式,因为没有音响技术,演艺和发展提升空间受到制约,表演及观看空间长久难变,仅仅发展到“戏园子”和“小剧场”阶段,达官显贵及富豪人家邀入班社举办堂会,在表演空间上也无法实现超越。戏园子和小剧场空间有限,观众席位难以扩展,在音声传播上充其量只能利用建筑墙体和巧妙设计,使得声音根据墙壁反射特性产生微弱回音,有限增强音声响度并提升声场效果,演员的唱腔功底和是否拥有一副好嗓子还是决定性基础条件。无论舞台艺术表演多么精彩,也没有专人负责舞台音响工作,更多人同时观看表演依然大受空间局限,也没有远距离传播的可能。但是随着音响器材的发明应用,舞台艺术也借助音响器材提升了表演维度,在表现空间和观赏空间上都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之后,各地各级国有戏剧院团纷纷成立,音响器材的广泛运用也大大促进了舞台艺术的兼容改革,各专业院团设立“灯服道效化”等保障部门,戏剧院团的音响部门无可争议地成为舞台艺术基础保障部门之一。

舞台科技的发展和音响器材的更新着实为舞台音响音效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不仅成为划时代的标志,还是舞台艺术基础要素之一。

(二)关于“音响概念宗旨”的再认知

音响早已成为舞台艺术基础要素之一。

“音”就是声音,是物体无规则震动发出的声音。“响”则是由“音”衍生而来的传播介质,是代表发声体经过空气体现声源的一种亮度。在戏剧和影视艺术声音当中,除了有声语言和音乐之外,一切自然界及人类活动声音被统称为“音响”。戏剧艺术是在演员、舞美、灯光、音响、乐队、服装等多部门配合下,在舞台上共同呈现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音响师首先要运用音响设备器材完成作品声音传播方面的技术保障,同时还要对作品艺术效果的提升进行有机设计、有益补璧和再创作,不仅要实现良好的音声传播,让观众听见、听清、听好,还要更进一步地让音声传播艺术化,时时不忘为舞台艺术作品提供支持。此外,要想使观众享受特殊音效带来的审美愉悦,在音响操控方面的确有很大的提升发挥空间,而音响部门和音响师在满足观众“听见”“听清”“听好”的基础之上,应尽可能在音响专业操控、设计、发掘、创造方面,追求和营造“技术+艺术”提升空间。为达到更好的舞台艺术效果,还应跟其他部门协调配合,从而为演艺成功发挥更大作用,而不仅仅是完成基本意义上的音声传播保障。

二、配合与发挥

(一)音响跟演员的配合

戏剧院团音响首先是为演员服务的,助力演员将好声音和美妙唱腔奉献给观众。音响师应该掌握演员的声音特色与表演风格。有的演员的共鸣音很强,稍加调整即可使其演唱达到很好的效果;有的演员上场前往往要求将话筒音量开大些,如果音响师了解其声音特性及可达高度,即可得心应手地对音声传播进行弥补修饰,而不是简单地将话筒音量随意开大,因为那样很可能适得其反。由此可见,了解演员的声音特性、唱腔习惯、发音特点,再通过技术手段加以润色修饰,不仅颇有操作空间,而且还有一定的艺术提升空间。

演员身上戴的无线话筒也是音响师和演员沟通的桥梁,无线话筒可被分为三类:手持无线话筒、领夹话筒、头戴话筒。歌唱演员及主持人多用手持话筒,使用时有利于稳定传输;综艺演员多用耳麦话筒,因其咪头紧贴嘴角,音声传播和音量稳定性较强;戏曲演员和古装戏演员多用领夹话筒,因其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又能较好地避免头饰、化妆、髯口、服装及程式化表演的制约。另外,古装戏人物脸谱化特征明显,耳麦话筒还会使演员的化妆造型及艺术情境被破坏,进而影响造型美观。

(二)音响跟乐队的配合

乐队是戏曲演艺的基础要素之一,音响师应该主动了解戏曲音乐、乐器演奏风格技巧以及戏曲乐队特点,从而在保障演员音声传输的同时,根据剧情起伏和重点时段内容的情绪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演员演唱与乐队乐音的综合传输。只有熟悉演员表演与乐队伴奏关系,熟悉重点乐器特点,才能将乐队传输话筒进行正确摆位,在为乐队进行话筒扩音时还要有主次之分,适当突出主弦、独奏、领奏的作用,同时兼顾高中低音区平衡,当演员进入演唱高潮时段、抒发情感时段以及念白阶段时,应将乐队伴奏乐音由小到大、准确及时地把握烘托,而当演员叫板唱腔起始之际,一般要随时将伴奏音乐过门提高,从而调动演员和观众的情绪,有效增强艺术表现力,此时还要掌握演员演唱与乐队之间的音量平衡。专业调试与密切协同将会更加有利于促成和谐音量的整体延展运行,为观众带来听觉方面的高质量享受。

进入21 世纪,随着舞台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内音响领域甚至已经实现了多处超越,演出空间已经全面进入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整体呈现时代。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快速提高,潜移默化地对音响技术与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音响师所要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调音台、话筒和常规传输设备,更要面对新时代、新标准、新需求,不仅要满足技术标准上的音声清晰、空间感真实、信噪比高等要求,还要在声音的艺术表现力、声音层次以及感染力方面,通过设备保障与专业操作取得所需要的音声效果,这应该是新时期音响师的操作新基准、新起点和追求目标。

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和舞台科技快速进步,音响技术操作可以实现一系列精准调控,而在分部调控当中,应尽可能在满足乐队音声传输与扩音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乐队,形成更为紧密协调的合作与对接。

(三)音响跟灯光的配合

音响和灯光是两个独立运作的戏剧演出保障支撑部门,二者间的协调配合非常重要,有时会因数秒时间差使得支持保障效果大相径庭。事实上,音响部门不光为观众扩音,在进行有效表达与支撑时,还能为剧情延展进行铺垫,为剧情延续进行辅助,另外还能为特定效果展现、特殊情节展现或者强化艺术时空助力,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特殊效果。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音响和灯光两部门的密切配合,可有效进行舞台艺术效果制造,让观众在听觉、视觉效果方面享受到充足的审美视听福利,因为听觉效果跟视觉效果几乎密不可分,而且缺一不可。

通常情况下,先有音才有光,而且需要彼此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明确了这一点,音响部门跟灯光部门就更应该倾力配合、密切协调。例如,当剧情表现拂晓时刻,为了让观众感受到听觉与视觉双重效果,音响部门先放出雄鸡啼鸣、钟声或其他声响,观众得到提示就知道天要亮了,此时灯光部门以艺术化手法渐次展现灯光效果,给观众带来艺术化的拂晓感受,并且比现实感受更好,这种密切配合与有机结合能够形成高于生活的舞台效果,反之,不仅不符合舞台艺术规律,还会严重影响视听效果。

音响与灯光部门协调配合不仅会使剧情更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有效提高舞台艺术质量,也会使得舞台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不仅为剧情发展进行有力铺垫,还可以为舞台艺术时空转换提供可靠保障,音响与灯光的和谐统一能够为增强舞台艺术表现力、丰富舞台艺术感染力提供不可或缺的专业化支持,是演出成功的基础保障之一。

三、乐队现场伴奏和播放伴奏录音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舞台艺术表演空间、舞台艺术手法的求新求变,戏剧舞台已经大面积采取了播放伴奏录音的新方式,至少在市、县级专业院团当中,这种用电脑录音软件提前录制而成的音乐伴奏方式已经屡见不鲜,有些省级专业艺术院团有时也会采用这种方式了,虽然这种伴奏形式确实存在一定局限性,当演员进入更好状态或可以更好地提升剧情演绎时,由于不是乐队现场伴奏,在伴奏质量及艺术情境塑造等方面不能实现同步提升,而这种局限性又很难被打破。可是当表演空间受到局限,演艺队伍又受人数、经费、酬劳、出行等因素限制之时,这种播放伴奏录音方式反而更加机动、灵活、及时、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困扰。

无可否认,这种新兴的播放伴奏录音方式正在稳步延展,使用空间迅速扩大。作为专业音响师,必须正视、接受并努力使之与戏曲演艺相契合,以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戏剧舞台播放伴奏录音方式也属于划时代现象,它打破了一直以来戏曲乐队现场伴奏形式方法,也能够基本满足舞台演出实际需要,由音响师根据剧情演绎进程和基本要求播放伴奏音乐,有时还可通过打击乐进行现场配合。然而,乐队现场伴奏效果肯定更好这无可否认,在重要演出或大型赛事等场合还要以乐队现场伴奏为首选并作为专业标准执行。对比之下,播放伴奏录音节奏固定不变,确实会限制演员的发挥空间,而且注定缺乏伴奏亮点,也影响演出效果。有些戏迷关注乐队配置阵容不无道理,无论戏剧舞台和舞台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无论灯光音响等各方保障实力有多强,播放伴奏录音效果也超越不了一支现场伴奏的好乐队,更何况这是戏剧演艺不可更替的核心要素之一。身为专业戏剧院团音响师,必须切实意识到这个重要问题,在保障演出艺术效果的同时,一定要加以区分、正确实施并以艺术规律和专业准则为根本原则和最高要求。

时代不同了,舞台演艺空间又时常多变,这两种演出伴奏方式的交替运用也对音响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专业人员必须正确认知、适时把握,始终不忘艺术准则和艺术追求目标。与此同时,因受经费、人员、条件、空间等因素制约,又难以避免地采用播放伴奏录音方式进行演出伴奏,音响师就要自觉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伴奏录音方式以达到理想效果的问题了。

身为专业戏曲院团音响师,笔者个人长期担任音响保障和音效设计工作,且越来越多地采用播放伴奏录音的方式完成保障任务。对于重要剧目创排演,首先要了解剧本,熟悉剧目,努力对重要情节、音乐伴奏、人物特点等进行音效设计,切实保证音乐播放效果,对于临场播放的录音伴奏单元曲努力熟稔于胸,配合排练模拟同步化并跟导演、演员、灯光、等部门及时交流,默契配合,牢记要点,诸多问题在前期准备和排练当中就能得到解决,使得播放伴奏录音方式与专业操作实现有机结合,在保障演出的同时不断追求更好的效果,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演出节奏,进而为整场演出作出突出贡献。

四、结束语

随着舞台科技的发展进步,音响技术也在同步发展,其作用愈发凸显,也对音响工作和音响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新时代音响部门在戏曲演艺过程中的地位无可置疑地得到了提升,音响师这一角色更加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音声舞台艺术话筒
文化中的乐种研究
——评陈辉《浙东锣鼓:礼俗仪式的音声表达》
小话筒
严凤英舞台艺术整理研究及当代意义
简易无线话筒扩音系统设计及实现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鄂西民间手抄唱本音声符号“”考释
陶渊明“不解音声”是个伪命题
舞台艺术闪耀“文华”
“音声”之疑——质疑当下流行的一个音响概念
电子音乐在舞台艺术中交互思维模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