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1894年中国社会的转型

2023-09-05 02:10周敏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3年8期
关键词:满汉文综卷太平天国运动

周敏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40—1894年,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1840—1894年,短短五十余年间,中国社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8年,《天津條约》签订。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封建的中国任人宰割的程度逐渐加深。中国人被迫觉醒: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洋务运动;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思想。

近几年,高考全国文综卷对该专题考查的主要考点有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例如,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41(1)题,考查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及其原因。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28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28题,考查西方科技传入的影响。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28题,考查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民用工业的原因。

近几年,高考全国文综卷对本专题内容重点考查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等主干知识,如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发展等,对新思潮的萌发的考查等也有所涉及,对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考查较少。1840—1894年为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时期,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地位非常重要,近几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频率较高,预计在未来高考中仍是必考内容,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同学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抓住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重点掌握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新的经济因素产生的特点、影响。同学们还要抓住本专题的核心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如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界、商品输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等。基于核心素养的考查趋势,同学们需注意从时空观念上掌握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学会以大事年表和地图的形式梳理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全过程,增强时空观念;通过分析军事企业与民用企业管理方式的异同,对洋务企业的性质进行合理解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洋务运动及李鸿章等洋务派的活动置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对其历史影响和历史功绩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例】下表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年代满汉总督比例年代满汉巡抚比例

1860年5:51860年6:9

1861年5:51861年4:11

1862年4:61862年2:13

1863年3:71863年1:14

1864年2:81864年0:15

1865年1:91865年0:15

A.最终被满汉地主阶级武装联合镇压

B.导致清朝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C.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腐朽的专制统治

D.促使清朝对内政外交实施全面改革

解析:首先,同学们应该明白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间和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指1851年至1864年发生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后,满洲贵族镇压乏术,清政府不得不倚重汉族地主。从材料信息看,1860—1865年,汉族总督、巡抚所占比例超过满族,这反映了汉族地主势力上升,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清朝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故选B项。材料反映了满汉总督、巡抚比例的变化,无法说明满汉地主阶级武装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故A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太平天国运动对清王朝的打击,故C项错误。材料中也无法体现清朝对内政外交实施全面改革,故D项错误。

猜你喜欢
满汉文综卷太平天国运动
满汉拟声词对比研究
基于晚清满汉服饰标本的“袖制”比较
桑德斯镜头中的太平天国运动
神剧——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研究
从一道高考选择题看学生思维问题——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0题
社会史研究范式与高考——以2016年高考三套全国文综卷第40题为例
在高考试题中重新理解历史知识——以2015年山东高考文综卷第39题“人民公社体制”为例
历史课堂教学视角的选择与实践——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为例
顺治满汉福字钱